对立统一规律
第五章 对立统一规 律
第一节 矛盾及其属性 第二节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第三节 矛盾的复杂性及其解决形式 的多样性
一,矛盾即对立统一
如果用你的矛 去刺你的盾,如何?
我的盾没 有利器能穿过它!
我的矛无坚不摧!
!?
这里的“矛盾”是逻辑 矛盾,而不是唯物辩证法所 说的辩证矛盾。
第一节
坚持对立统一规律,掌握矛盾 分析方法,具体解决实际问题
坚持“两点论”与“重点 论”相结合的工作方法。
通常所说的 “统筹兼顾,适 当安排”和“学 会弹钢琴”的工 作方法,讲的正 是这个道理。
坚持对立统一规律,掌握矛盾 分析方法,具体解决实际问题
坚持“两点论”与“重点 论”相结合的工作方法。
时常说的“打蛇 要打七寸”、 “牵牛要牵牛鼻 子”、“好钢要 使在刀刃儿上” 等,这些讲的都 是抓重点的道理。
内因和外因的关系
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
种庄稼,选好种子很重要,但还要 注意土地、肥料、温度、水份等条件。
内因和外因的关系
河外星系
银河系
太阳系
矛盾双方既同一又斗争,推动事物不断发展 推动天体运动和演化的动力,是 吸引和排斥既斗争又统一的相互作用.
天体的吸引与排斥
矛盾双方既同一又斗争,推动事物不断发展 生命运动的发展和进化,是同化和异 化、遗传和变异既斗争又统一的矛盾斗争。
矛盾双方既同一又斗争,推动事物不断发展 人类社会是由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 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既斗争又统一才不断发 展的。
坚持对立统一规律,掌握矛盾 分析方法,具体解决实际问题
坚持“两点论”与“重点 论”相结合的工作方法。
十一届三中全 会以来,我们党正 确制定了“一个中 心、两个基本点” 的基本路线,这是 对唯物辩证法这一 原理科学运用。
第三节
矛盾的复杂性及其解决形式的多样性
一,矛盾的复杂性. 二,矛盾解决形式的多样性 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原理为我 们提供了科学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在实际工作 中常运用 “一般号召 与个别指导 相结合”的 科学方法。
调查研究 干部下 乡蹲点
一般号召 与个别指 导相结合 搞试点 办特区
实行民 族自治
坚持对立统一规律,掌握矛盾 分析方法,具体解决实际问题
矛盾同一性
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条 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我国解决台湾 问题的原则立场 是“力争和平解 决,但绝不承诺 放弃使用武力”。
矛盾同一性
矛盾双方相互贯通、相互转化。
克隆过程
克隆棉羊“多莉”
“克隆”是细胞与个体之间的相互 贯通、相互转化。
多与少(聪明与愚蠢)
矛盾斗争性 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 面之间互相排斥的属性,体现为对立双 方互相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矛盾的特殊性
矛盾解决方式的特殊性
矛盾的一方克服另一方。
生存竞争
日本投降
矛盾的特殊性
矛盾解决方式的特殊性
矛盾双方“同归于尽”,为新的对立 双方所代替。
十月革命
五四运动
南昌起义
矛盾的特殊性
矛盾解决方式的特殊性
有些矛盾经过一系列的发展阶段,最后 达到对立面的融合,形成全新的事物。
矛盾的特殊性
矛盾解决方式的特殊性
两种相反的观点,通过争论最后取得 一致意见。
光的本质 是粒子性 光的本质 是波动性
光的本质是 波粒二象性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区别。
共性的人 分类标准 职业 年龄
个性的人
工人、农民、军人、医生、护士…… 儿童、少年、青年、壮年、老年……
人
国籍 民族 时代 肤色 体形 性质 姓别 生理
矛盾的普遍性
在人类社会中,任何社会形态都是生产力和生 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统一体。
矛盾的普遍性
在认识领域,也存在着感性和理性、理论 和实践、主观和客观、主体与客体、真理和 谬误的矛盾。
矛盾的特殊性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不同 事物的矛盾及每一侧面各有 其特点。主要表现有:矛盾 性质的特殊性、矛盾地位的 特殊性和矛盾解决方式的特 殊性。
三,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矛盾的同一性在发展中的作用 矛盾的斗争性在发展中的作用 矛盾双方既同一又斗争, 由此推动事物不断发展
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1 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是事物存在的 前提;2矛盾双方的互相利用、互相吸收 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得到发展;3矛盾双方 的相互贯通规定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
孔繁森
何鲁丽
焦裕禄
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中,有的领 导干部立场坚定、一尘不染。
内因和外因的关系
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
王宝森
有的则以权谋私、贪污受贿,甚至堕落为人民的罪人。
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 人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
内因和外因的关系
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
搞活国有企业,一方面要转 变政府职能,为企业创造良好 的外部环境;但更重要的是企 业自身要注重练“内功”,面 向市场,完善内部机制。
矛盾双方既同一又斗争,推动事物不断发展 正确认识与错误认识、不甚深 刻的认识与深刻的认识既斗争又统一, 是推动思想前进的动力。
托勒密 地心说
哥白尼 日心说
开普勒 行星运动 三大规律
牛 顿 万有引 力定律
爱因斯坦
相对论
第二节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一、矛盾的普遍性 二、矛盾的特殊性
三,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一,矛盾的复杂性.
第一,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内因
和外因) 内因即事物的内部矛盾,它是事物存在和 发展的根据。 外因即事物的外部矛盾,它是事物存在和 发展的条件。
内因和外因的含义
外因是变化的 条件,内因是变 化的根据,外因 通过内因而起作 用。 毛泽东
内因和外因的关系
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
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形而上学把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 割裂开来。
形而上学的错 误在于:“在它看 出有差别的地方就 看不见统一,在它 看见统一的地方就 看不出差别。” 马克思
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形而上学把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 割裂开来。 旧形而上学意义下
的同一律是旧世界观的 基本原则:aa。每一 个事物和它自身同一。 一切都是永久不变的, 太阳系、星体、有机体 都是如此。 恩格斯
中国人、日本人、美国人、英国人…… 汉族、回族、壮族、苗族、蒙古族…… 古代人、近代人、现代人…… 白种人、黄种人、黑种人…… 胖人、瘦人、高个、矮个…… 好人、坏人、凡人、英雄、罪犯…… 男人、女人……
健康的人、患病的人、活人、死人……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依存。
世界上没有“水 果”,只有桃、 梨、苹果、桔子 等具体水果形态。 它们虽然各有特 点但都包含有水 果的共同特性, 都含有果酸和糖 类等有机成份。
△同一之中有斗争,同一性
不能离开斗争性而存在。
△斗争之中有同一,斗争性也 离不开同一性。
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又相互联结。
两极的分离和对 立,只存在于它们的相互 依存和联系之中,反过来 说,它们的联结,只存在 于它们的相互分离之中。 它们的相互依存,只存在 于它们的对立之中。 恩格斯
面对北约炸我使馆之暴行,我们既要强烈地抗议,又要 坚定不移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化愤怒为力量,更加努力 地发展生产力,这是由我国当前的主要矛盾所决定的。
矛盾的特殊性
矛盾地位的特殊性
就每一矛盾内部对立双方而言,又分 为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邓小平同志科学地评 价了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 思想:在毛泽东同志的一 生中,功劳是主要的,错 误是次要的。
矛盾的普遍性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 事物的发展过程中,事事有矛盾,矛盾 无处不在;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 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时时有矛盾, 矛盾无时不有。
矛盾的普遍性 机械运动包含了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矛盾。
矛盾的普遍性
在自然界中,机械运动包含了连续性和间断 性、离心力和向心力的矛盾;化学运动包含了 化合和化分、酸性和碱性、阳离子和阴离子的 矛盾;生命运动包含了同化与异化、遗传和变 异的矛盾。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转化。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原理,是矛盾 学说的精髓,是掌握唯物辩证法的关键。 这一共性个性、 绝对相对的道理, 是关于事物矛盾的 问题的精髓,不懂 得它,就等于抛弃 了辩证法。 毛泽东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原理, 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 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重要哲学基础, 也是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 要理论依据。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矛盾 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统一, “社会主义”是普遍性、共性,“中国 特色”是特殊性、个性。
矛盾的特殊性
矛盾地位的特殊性
就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而言,在诸多 矛盾中,有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之分。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 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 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 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矛盾的特殊性
矛盾地位的特殊性
就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而言,在诸多 矛盾中,有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之分。
植物和动物 之间,植物通过光合 作用吸取二氧化碳, 放出氧气;动物正好 相反,吸取氧气,呼 出二氧化碳,它们就 是这样相互利用、相 互促进的。
矛盾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矛盾的斗争性促使矛盾双方的 力量消长,推动事物不断地量变; 矛盾的斗争性引起矛盾双方的转化, 推动事物发生质变。
矛盾双方既同一又斗争,推动事物不断发展 推动天体运动和演化的动力,是 吸引和排斥既斗争又统一的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