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层序界面划分与识别
层序界面的划分与识别是测井层序地层分析的基础,本次研究柴西南区钻井资料为基础,运用T.A.Cross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及划分对比技术对区内31口重点钻井进行层序地层学分析。
层序界面表现为地层间断的一个时间界面,其识别标志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
⑴层序界面向陆延伸部分的暴露及剥蚀作用;
⑵层序界面之上地层逐步上超;
⑶滨岸上超向盆地方向的迁移;
⑷相转换界面——浅水沉积直接覆盖于深水沉积之上,中间往往缺失过渡沉积。
这些特征在岩芯、测井、地震以及地球化学特征上都有一些具体的识别标志,本次研究结合柴西南区特殊的沉积环境和沉积特征,在精细的测井分析和岩芯观察的基础上,综合分析化验资料,总结出以下几种层序界面标志。
1. 岩芯与钻井识别标志
岩芯上可以观察到层序界面附近的一些暴露作用,具体标志有:河道底部滞留砾岩沉积、冲刷构造、膏质及钙质层、同生泥砾、植物碎屑、碳屑及垂直虫孔等。
2、层序边界测井响应特征
3. 最大湖泛面识别标志
最大湖泛面形成于沉积速率远远小于湖平面上升速率条件下形成的,是层序划分中的一个重要界面,也是比较容易识别的一个界面。
沉积
4、钻井层序地层分析
柴西南区下第三系具有多旋回性、多物源、多沉积体系的沉积特征,盆地具有凹凸相间的古地貌特征,发育陡坡带、缓坡带及局部古隆起区。
受物源和古地形的控制,不同地区层序发育特征有着明显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