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实词练习
请把选择题答案写在下面表格中。
【通假字】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愿伯其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违背。
B、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当:通“挡”,抵挡。
C、泰伯说.,与郑人盟说:通“悦”,高兴。
D、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卒:通“猝”,突然
2、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宇的一项是()
A、召有司案图
B、距关,毋内诸侯,泰地可尽王也
C、或师焉,或不焉
D、之二虫又何知
3.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涂有饿殍而不知发
B,范增说项羽曰:“沛公居山东时……”
C,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
D.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4、对下列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举酒属.客属:通“嘱”,劝人饮酒
B、夙遭闵.凶闵:通“悯”,指可忧患的事(多指疾病死丧)
C、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不:通“否",不这样
D、直.不百步耳直:通“只”只是。
【一词多义】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徐:缓慢。
B、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如:好像。
C、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属:劝酒
D、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藏:宝藏。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蒙故业,因.遗策因:沿袭。
B、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爱:吝惜。
C、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黔首:秦朝对百姓的称呼
D、谪戍之众,非亢.于九国之师也亢:抵抗。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谢”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阿母谢媒人:“女子先有誓,老姥岂敢言!”推辞,谢绝
②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感谢
③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辞别
④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道歉,认错
⑤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告诉
⑥及花之既谢凋谢
⑦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谢绝
A、①②③④
B、①③⑤⑥
C、②④⑥⑦
D、③⑤⑥⑦
4、解释下列句子中“道”的含义。
(1)有碑仆道
(2)何可胜道也哉
(3)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4)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5)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6)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7)《书》以道事,《诗》以达意
【古今异义】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古今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A、穷发.之北,有冥海者
B、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
C、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
D、臣欲奉诏奔驰
..
2、对下列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樊将军以穷困
..来归丹穷困:贫穷。
B、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斯文:行为文雅
C、君子博学
..而日参省乎己博学:学问广博精深
D、今之众人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众人:普通人,一般人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古今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A、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
B、行李
..之往来
C、微夫人
..之力不及此
D、劳苦
..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燕国见陵.之耻除矣陵:欺侮
B、持千金之资币.物币:货币
C、厚遗.秦王宠臣之庶子蒙嘉遗:赠送
D、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谢:谢罪
【偏义复词】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去来
..江口守空船
B、以先国家
..之急而后私仇也
C、盖目眶尽肿,不可开合
..也
D、文章千古事,得失
..寸心知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昼夜勤作息
..
B、孰与君少长
..
C、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
D、谨庠序
..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则胜负之数,存亡
..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B、勤心养公姥
..,好自相扶将
C、江山如画,一时多少
..豪杰
D、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
..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属于偏义复词的一项是()
A、羞恶
..之心,人皆有之
B、我有亲父兄
..,性行暴如雷
C、风吹草低见牛羊
..
D、茕茕孑立,形影
..相吊
【词类活用】
1、下列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艰难苦恨繁.霜鬓
B、阙秦以利.晋
C、粪土
..当年万户侯
D、会盟而谋弱.秦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道.芷阳间行道:取道。
B、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谬:错误。
C、火尚足以明.也明:照明。
D、以尔车来,以我贿.迁贿:财物。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单于壮.其节壮:钦佩。
B、大将军邓骘奇.其才奇:奇特。
C、于其身也,则耻.师焉耻:轻视。
D、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绝:拒绝。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范增数目.项王目:示意
B、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寿:长寿
C、武能网.纺缴、檠弓弩网:结网
D、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悼:划船
【参考答案】
1、【B】当;读dāng,对等,比得上。
2、【D】知:动词,知道。
A、案:通“按”,审察、察看
B、距:通“拒”,把守。
C、不:通“否”
3、【B】说:读shuì,劝说。
A、涂:通“途”,道路。
C、郤:通“隙”,隔阂,嫌怨。
D、孰:通“熟”,仔细。
4、【D】直:副词,只是、不过
【一词多义】
1、【B】如:往。
2、【D】亢:高、强
3、【B】②道歉,认错④感谢⑦询问
4、(1)名词,道路。
(2)动词,说。
(3)名词,道理。
(4)名词,风尚
(5)名词,道德,道义。
(6)名词,方法,技艺。
(7)动词,阐明。
【古今异义】
1、【D】奔驰:很快地跑,古今同义。
A.发:古义,毛,指草木;今义,头发B.其次:古义,它的旁边;今义,次第较后,第二(用于列举事项)。
C:成立:古义,成人自立;今义,指(组织、机构等)筹备成功,开始存在。
2、【D】A、穷困:走投无路B、斯文:这次集会的诗文C、博学:广博地学习
3、【D】D、劳苦:古今含义相同,劳累辛苦。
A、东道主:古义,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今义;请客的主人。
B、行李;古义,出使的人,今义:出门所携带的包裹、箱子等。
C、夫人:古义,那个人,读为“fúrén”“夫”指示代词:那,那个。
今义:名词,妻子,读为“fūrén”。
古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一些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词在古汉语中大多是两个单音节词语。
4、【B】B币:礼品
【偏义复词】
1、【D】“得失”是并列结构。
A.“去来”偏在“去”,“来”是衬字。
B、“国家”偏在“国”,“家”是衬字 C.“开合”,偏在“开”,“合”是衬字。
2、【D】“庠序”是并列结构。
A、“作息”偏在“作”,“息”是衬字。
B、“少长”偏在“长”,“少”是衬字。
C、“远近”偏在“远”,“近”是衬字。
3、【A】A、存亡:是并列结构。
B、“公姥”偏在“姥”,“公”是衬字。
C、“多少”偏在“多”,“少”是衬字。
D、“浅深”偏在“深”,“浅”是衬字。
4、【B】“父兄”偏在“兄”,“父”是衬字。
其他选项都是并列结构。
【词类活用】
1、【C】
C、粪土:名词的意动用法,把.......当作粪土,认为......是粪土。
A、繁: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繁多。
B、利,名词的使动用法,使.......得利。
D、弱,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变弱、削弱。
2、【B】谬:使.......错,弄错
答案:B。
3、【A】
A、壮:以.......为壮,意译为“钦佩”。
B、奇:以.......为奇。
C、耻:以.......为羞耻。
D、绝:横渡
4、【B】寿:名词用件动词,向人进酒或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