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DB510100 四川省(区域性)地方标准DB 510100/T 150—2015 成都市社区用房建设规范2015-05-08发布2015-05-08实施成都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目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用房功能分类 (1)5 建设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 基本要求 (3)5.2 功能分类要求 (3)5.3 各功能房面积占比 (4)6 标识 (5)6.1 标识设计、设置及管理 (5)6.2 标识图样 (6)7 管理与维护 (6)7.1 管理 (6)7.2 维护 (7)附录A(规范性附录)标识图样 (8)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成都市民政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
本标准起草单位:成都市标准化研究院、成都市民政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胡昌川、江维、黄小宇、梁秋蓉、任雁、李茂春。
成都市社区用房建设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成都市社区用房的术语定义、分类、建设要求、标识、管理和维护。
本标准适用于成都市域范围内的城市(镇)社区、涉农社区和建制村用房。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2894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T 10001.1 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1部分:通用符号GB/T 10001.9 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9部分:无障碍设施符号GB 13495 消防安全标志GB/T 15566.1 公共信息导向系统设置原则与要求第1部分:总则GB 15630 消防安全标志设置要求GB 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96 住宅设计规范GB 50180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368 住宅建筑规范GB 50763 无障碍设计规范GB/T 50908 绿色办公建筑评价标准CJJ 14 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JGJ 67 办公建筑设计规范建标 167-2014 城市社区服务站建设标准3 术语和定义3.1社区用房社区开展民主自治、服务管理和各类活动的用房,包括具有产权或使用权的社区办公、服务、活动和辅助用房。
4 用房功能分类社区用房按使用功能不同分为办公用房、服务用房、活动用房和辅助用房,其中:a)城市(镇)社区用房各功能分类详见表1;b)涉农社区和建制村用房各功能分类详见表2。
表1 城市(镇)社区用房功能分类表2 涉农社区和建制村用房功能分类表2 (续)5 建设要求5.1 基本要求5.1.1 社区用房选址与布局应符合建标167-2014第四章的规定。
5.1.2 社区用房建筑应符合建标167-2014第五章的规定。
5.1.3 社区用房应具备办公、服务、开展活动等基本功能,能满足社区“一站式”服务和社区各类组织、社区居民开展各种活动需要。
5.1.4 社区用房应按使用功能不同,分别设置社区办公用房、社区服务用房、社区活动用房和附属用房等。
5.1.5 社区用房应遵循服务优先和高效实用的原则,使办公空间最小化、服务功能最大化,提倡“一室多用”,提高社区用房的使用效率。
5.1.6 社区用房建筑面积按社区常住人口数量(或户数)和社区所处地理位置不同分别进行配置,平均每户按3口人计算,每100户居民至少应配置20 m2的社区用房,社区用房面积最低配置要求应符合表3规定。
表3 社区用房面积配置5.1.7 社区用房中的社区综合服务厅、社区助残服务室、社区老年服务室和老年活动室等宜设置在一楼,当设置在其他楼层时,应安装电梯、升降装置或无障碍坡道。
5.1.8 社区用房应设置在方便居民出入、通风采光好、建筑物低层、便于服务辖区居民的位置。
注:地下室;层高、采光通风不满足国家规定的架空层;楼梯间夹层、廊道、异形房间等不成型的空间不得计作社区用房。
5.1.9 社区用房应为独立成套的单体空间并拥有独立使用通道,房屋应方正不得异型,房屋空间、层高和室内净高应符合JGJ 67和GB 50096的相关规定。
5.1.10 当社区用房因条件限制不能集中设置时,可按功能分类拆分设置,拆分设置的社区各功能用房应符合本标准的相应规定,用房面积叠加计算。
5.1.11 社区用房应按GB 50016、GB 50096、GB 50368和JGJ67的相关规定,配备完善的供电、给水、排水、消防、通讯网络设施。
5.1.12 社区用房应按JGJ 67和CJJ 14的规定配备相应的公共卫生间,并按GB 50763的规定设置相应的无障碍设施。
5.1.13 新建社区用房除应满足上述要求外,还应符合建标167-2014第四章的规定以及GB/T 50908的相关要求。
5.2 功能分类要求5.2.1 办公用房5.2.1.1 社区党组织和居委会办公用房应按社区工作需要进行设置,应采用大开间的集中办公模式,不应设置单人办公室。
5.2.1.3社区警务用房应设置在有独立出入通道的一楼位置,并应与社区办公用房相邻。
5.2.2 服务用房5.2.2.1社区服务用房应按服务功能不同和一站式服务要求设置综合服务厅,服务厅内应至少设置2个综合服务窗口,并将相应的服务项目分别纳入对应的服务窗口;当条件具备时,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更多服务窗口。
5.2.2.2 应根据社区服务工作发展需要,设置相应的志愿者服务站、社会组织服务站等社会组织活动室。
5.2.2.3 当城市(镇)社区用房具备相应条件时,应设置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室、社区老人日间照料室等。
5.2.2.4 当涉农社区用房面积大于1000m2时,卫生服务站面积应≥200m2;当建制村用房面积大于800 m2时,卫生服务站面积应≥80m2。
5.2.2.5 当涉农社区和建制村用房面积>400m2时,应设置社区老年服务室、助残服务室等。
5.2.3活动用房5.2.3.1社区活动用房应满足社区居民参事议事、休闲娱乐和社区各类组织活动的需要,活动用房应具备读书阅览、开展各种文体活动、召开居民会议的功能。
5.2.3.2当社区用房面积>300m2时,应增加社区活动用房面积,并设置青少年活动室、老年活动室等。
5.2.3.3当社区用房面积<300m2时,应保障社区活动用房的最低配置要求,应将社区用房中面积相对较大的房屋作为社区活动用房。
5.2.3.4社区活动用房宜设置在三楼以下(包括三楼),当设置在三楼以上时,应安装电梯、升降装置或无障碍坡道。
5.3 各功能房面积占比5.3.1 城市(镇)社区各功能房面积占比见表4。
表4 城市(镇)社区各功能房面积占比(%)5.3.2 涉农社区和建制村各功能房面积占比见表5。
表5 涉农社区和建制村各功能房面积占比表5 (续)5.3.3 表4、表5中所列比例可根据实际需要适当调整,但用房面积调整范围不得超过10%。
5.3.4 当社区用房总面积超过1000m2时,社区党组织和居委会办公用房面积不得超过80m2,社区综合服务厅面积不得超过100m2,增加的面积应用于社区活动用房。
6 标识6.1 标识设计、设置及管理6.1.1 社区公共信息导向系统的设计和设置应符合GB/T 15566.1的规定。
6.1.2 社区安全标志设计和设置应符合GB 2894的规定。
6.1.3 社区消防标志及其设置应符合GB 13495和GB 15630的规定。
6.1.4 公共信息导向系统图形符号及其设置应符合GB/T 10001.1和GB/T 15566.1的规定。
6.1.5 社区无障碍设施标志应符合GB/T 10001.9的规定。
6.1.6 社区用房标识设计和设置应分别按社区总体标志和各功能房分类标志进行设置,并按要求悬挂摆放。
6.1.7 社区每个功能用房或功能区域都应有相应明确的标识,对一室多用的功能房,应将所有功能逐一集中标示。
6.1.8 每个社区功能用房的标识规格、颜色、字体应统一,标识悬挂位置应固定。
6.1.9 社区用房主体建筑物的显著位置应设置永久性社区总体标识。
6.1.10 社区办公用房主建筑正门外两侧应分别悬挂“××社区支部委员会或××社区党总支或××社区党委或××村支部委员会或××村党总支或××村党委等,以及××社区居委会或××村村委会等标牌。
6.1.11 社区警务室应按相关规定在警务室门口显著位置悬挂“××派出所××警务室”标识。
6.1.12 民事调解服务室应按相关规定悬挂××街道(乡镇)××社区居委会(村委会)人民调解委员会标识。
6.1.13 社区其他社会组织或经济组织需要挂牌时,可按上述规定并参照附录A.7的式样设置。
6.1.14 非一站式服务大厅,社区服务用房外显著位置可悬挂“××社区服务站”标识牌匾,服务站内的服务窗口应按各服务功能归类,分别悬挂“综合一、综合二”等标识牌。
6.1.15 社区不同活动功能用房外显著位置应分别悬挂相应标识,如“图书阅览室”、“会议室”等。
6.1.16 对于临时需要挂牌的服务组织和服务项目,应采用便于更换的插条式的标识方式。
6.1.17 室外标识应选用耐日晒雨淋的材料制作,室内标识宜采用轻质材料制作并便于更换。
6.1.18 所有标识的悬挂、装订应牢固、持久。
6.1.19 社区应指定专人对标识的有效性、牢固性、清晰度进行日常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6.2 社区用房标识图样6.2.1 社区标识由社区logo和社区名称两部分组成,社区logo标识整体色彩以“中国红”(PANTONE: 186C)为准,图样见附录A图A.1;社区logo和社区名称组合见附录A 图A.2,标牌底色为白色,字体为红色楷体,logo和文字字体大小应根据现场牌匾制作大小合理确定,达到美观、协调、醒目的效果。
6.2.2 社区办公用房主建筑正门悬挂的标牌图样见附录A图A.3,标牌底色为白色,字体为红色宋体,规格为2000×320㎜,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按比例缩放。
6.2.3 社区综合服务厅大门正上方悬挂的标牌图样见附录A图A.4,标牌底色为白色,字体为红色楷体,大小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合理设计。
6.2.1 社区综合服务厅内对应的服务窗口应分别悬挂“综合一”和“综合二”等服务标识牌,标识图样见附录A图A.5,标牌规格为300×200㎜,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按比例缩放,颜色为白底黑色楷书字体或蓝底白色楷书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