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专题三:物质分类

专题三:物质分类

专题三:物质的分类
考点一:分类法
12.下列各组物质按酸、碱、盐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醋酸、纯碱、氯化钠 B .硝酸、生石灰、硫酸钡 C .盐酸、熟石灰、石英
D .硫酸、烧碱、碳酸氢钠
13.下列物质分类的正确组合是( )
14.盐是一类常见物质,下列物质可直接反应生成盐的组合是( ) ①金属 ②金属氧化物 ③碱 ④非金属氧化物 ⑤酸 A .只有①②③
B .只有①④⑤
C .只有②④
D .全部
15.Na 2CO 3俗名纯碱,下面是采用不同分类法对纯碱的分类,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Na 2CO 3是酸式盐 B .Na 2CO 3是正盐 C .Na 2CO 3是钠盐
D .Na 2CO 3是碳酸盐
16.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 ) A .Na 2CO 3→NaOH B .CaCO 3→CaO C .NaCl→NaNO 3
D .C→CuO
18.下表中关于物质分类的正确组合是( )
32.无机化合物可根据其组成和性质进行分类。

(1)如图所示的物质分类方法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

(2) 以Na 、K 、H 、O 、C 、S 、N 中任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合适的物质,分别填在上表中②③⑥后面。

(3)写出⑦转化为⑤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34.有以下几种物质:
①空气②液态氧③硝酸钾溶液④硫酸铜晶体(CuSO4·5H2O)⑤二氧化碳⑥氧化铜⑦金刚石⑧纯碱⑨甲烷⑩氢氧化铜
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属于盐的是________;属于有机物的是________;属于碱的是________;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

36.回答下列问题
(1)SO2属于酸性氧化物,请写出SO2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
(2)CO2属于酸性氧化物,请写出足量CO2与K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
(3)CuO属于碱性氧化物,请写出CuO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
(4)Al2O3属于两性氧化物,请写出Al2O3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
考点二:分散系
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浓盐酸、浓硫酸、浓硝酸均属于强电解质
B.SiO2、SO2、SO3均属于酸性氧化物
C.纯碱的分子式是Na2CO3D.根据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23.分类法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

下列分类方法不正确的是()
①根据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多少将元素分为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
②根据物质在常温下的状态,可以从硅、硫、铜、铁、氮气中选出氮气
③根据组成元素的种类,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④根据酸分子中含有的氢原子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和多元酸
⑤根据氧化物中是否含有金属元素,将氧化物分为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
⑥根据盐在水中的溶解度,将盐分为硫酸盐、碳酸盐、钾盐和铵盐
A.①④⑤⑥B.③④⑤⑥C.①③⑤⑥D.全部24.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①任何物质在水中都有一定的溶解度,②浊液用过滤的方法分离,③分散系一定是混合物,④丁达尔效应、布朗运动、渗析都是胶体的物理性质,⑤饱和溶液的浓度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一些,⑥布朗运动不是胶体所特有的运动方式,⑦任何溶胶加入可溶性电解质后都能使胶粒发生聚沉,⑧相同条件下,相同溶质的溶液,饱和溶液要比不饱和溶液浓些。

A.③⑥⑧B.②④⑥⑧⑦C.①②③④⑤D.全部不正确
25.下列事实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
A.将植物油倒入水中用力搅拌形成油水混合物
B.向豆浆中加入硫酸钙做豆腐
C.观看电影时,从放映机到银幕有明显的光路
D.江河入海处常形成三角洲
26.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可利用丁达尔效应区分胶体与溶液
B.将盐卤或石膏加入豆浆中,制成豆腐,利用了胶体聚沉的性质
C.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铁胶体都能透过半透膜
D.胶体粒子有较大的表面积,能吸附阳离子或阴离子,在电场作用下产生电泳现象
28.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的微粒直径在10-9 ~ 10-7m之间B.光线透过胶体时,胶体中可发生丁达尔效应
C.Fe(OH)3胶体能够使水中悬浮的固体颗粒沉降,达到净水目的
D.用平行光照射NaCl溶液和Fe(OH)3胶体时,产生的现象相同
29.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FeCl3溶液、Fe(OH)3胶体与Fe(OH)3沉淀的本质区别是有没有丁达尔效应B.凡能电离出H+的化合物均属于酸
C.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不一定都是非金属氧化物D.将几滴汽油加入装有10mL水的试管中,用力振荡形成胶体
10.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与粒子直径的大小无直接关系的是
A.过滤B.渗析C.萃取D.丁达尔效应
13.下列有关Fe(OH)3,胶体的制备、提纯和性质的实验图示中,正确的是A.制备B.滲析
C.丁达尔效应D.电泳
14.下列关于胶体的性质或应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A.静电除尘器除去空气或工厂废气中的飘尘是利用胶体粒子的带电性而加以除去B.明矾净水是利用胶体的吸附性除去杂质
C.将“纳米材料”分散到某液体中,用滤纸过滤的方法可以将“纳米材料”从此分散系中分离出来
D.烟、雾属于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21.有下列词语:A.渗析、B.聚沉、C.电泳、D.丁达尔效应,选出适当的词语将其序号填入下列空白处。

①在肥皂水中透过强光,可看到光带,这种现象称为。

②在Fe(OH)3胶体中加入(NH4)2SO4产生红褐色沉淀,这种现象叫做。

③用半透膜把制取Fe(OH)3胶体中生成的氯化钠分离出的方法叫做。

④在水泥和冶金工厂常用高压电对气溶胶作用,除去大量烟尘,以减小对空气的污染。

这种做法应用的主要原理是。

19.半透膜与滤纸一样有许多小孔,但孔径比滤纸小,只能通过较小的离子和分子,胶体分散质不能通过半透膜。

现把10 mL淀粉胶体和5 mL KCl溶液的混合液体加入用半透膜制成的袋内,将此袋浸入烧杯内的蒸馏水中。

2 min后,用两支试管各取5 mL烧杯中的液体,并做如下实验。

(1)向其中一支试管里滴加少量AgNO3溶液,其现象是。

(2)用另一支试管里的溶液设计实验,证明胶体粒子是否存在?。

(3)由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20.铁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极其重要的用途,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氯化铁溶液呈棕黄色,氯化铁溶液的分散质是____________,分散剂是
____________。

(2)氢氧化铁是难溶于水的固体,那么分离氢氧化铁与水的悬浊液常用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

(3)氢氧化铁胶体呈红褐色,具有良好的净水效果。

以饱和氯化铁溶液为原料制备氢氧化铁胶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氯化铁溶液、氢氧化铁胶体、氢氧化铁悬浊液三种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直径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___,最小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5)鉴别氯化铁溶液和氢氧化铁胶体,除了可通过观察颜色以外,还有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