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中学“小组合作学习”课题研究之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氧气
教学目标:1:了解0
2
的性质、用途,以及S、P、Al与02反应的现象、反应表示式。
2:研究具体物质的方法,并知道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
3:了解化学性质、氧化剂的概念。
4:了解化学反应、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缓慢氧化等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在本课题中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归纳思维水平,要让学生学会“观察现象→分析现象→得出结论”的科学思维方法。
教学重难点:重点:1:氧气的化学性质、化学变化2:S、P、Al与0
2
反应的现象
难点:1.氧气的化学性质。
2.氧化反应和氧化剂的概念。
课前准备:氧气3瓶,铁丝、木炭、硫磺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个人研修
一
情景导入
讲述我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知道了氧气的用途,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来学习和研究氧气
二自主学习1物理性质
(1)色、味、态: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降温后,氧气能够变为淡蓝色的液体,甚至淡蓝色雪花状固体。
(2)密度:标准状况下,密度为1.429g/L,略大于空气;
(3)溶解性:氧气不易溶于水
三教师导学2:氧气的化学性质
【演示】带火星的木条在氧气燃烧的实验,燃烧后向集气瓶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一边实验一边引导学生观察木条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现象的不同)。
【提问】为什么澄清的石灰水会变浑?
碳+氧气二氧化碳 C + O2点燃CO2(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演示】硫在氧气燃烧的实验(一边实验一边引导学生观察硫在
空气和氧气中燃烧时火焰颜色的不同)。
【讲述】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时火焰颜色不同的原因以及二氧化硫的气味。
实验现象:①硫在空气中能燃烧,发出微弱淡蓝色火焰;
②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③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板书】
硫+氧气二氧化硫S + O2点燃SO2(蓝紫色火焰,放出刺激性气体)
【演示】铝在氧气燃烧的实验(一边实验一边提醒学生注意做本实验时,集气瓶底,要铺一层细砂或放少量水.(防止灼裂瓶底) 并引导他们观察细铝在氧气中燃烧时的现象和生成物的颜色和状态)。
实验现象:铝在空气中加热,不能燃烧!,在氧气中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和耀眼的白光。
四合作探究与氧气反应的
物质
与氧气反应的现象表达式
实验2--2
木条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碳+氧气二氧化碳 C + O2点燃CO2实验2--3硫磺燃烧时发出蓝紫色火
焰,有刺激性气味.。
硫+氧气二氧化硫S + O2
点燃SO2实验2-1
红磷
发出明亮的黄色火
焰(在空气中发出微弱
的黄色火焰)有大量白
烟
磷+氧气五氧化二磷4P + 5O2点燃
2P2O5
实验2--4
铝箔
剧烈燃烧,,放出大
量的热和耀眼的白光,
生成白色粉末。
铝+氧气三氧化二铝2Al+3O2点燃
Al2O3
五交流反馈学习和研究观察实验的方法。
变化前变化中变化后
1.有几种物质参加反应;
2.物质的色、态、味等。
1.反应条件(加热、点燃、催化
剂等);
2.现象(发光、放热、生成沉淀
或气体等)。
1.有几种物质生成;
2.生成物的色、态、
味等。
六巩固提升某同学收集了三瓶氧气,取一瓶氧气,倒立过来后再拿走玻璃片,并立刻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内(如图A所示),发现木条复燃,说明氧气具有__________的性质;取另一瓶氧气,按图B的方式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内,木条也复燃了,且比A中燃烧更旺,说明___________,所以盛氧气的集气瓶瓶口应向_________(填:上或下)放置。
在用第三瓶氧气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实验时,该同学把细铁丝绕成螺旋状,一端系在一根铁丝上,另一端系上一根火柴。
点燃火柴后迅速把铁丝连同火柴一起插入集气瓶下部(没有接触到细沙,如图C所示),但不见铁丝燃烧,反复实验均未成功。
该同学认为可能导致失败的原因主要有三种:
A. 铁丝表面有锈迹,影响了反应的实行;
B. 点燃火柴后立即将它伸入瓶内,火柴燃烧消耗了氧气,不利于铁丝的燃烧;
C. 火柴燃烧时有大量的热量放出,将铁丝和火柴迅速伸至集气瓶下部,因热胀冷缩之故。
瓶内氧气会膨胀逸出,使铁丝无法燃烧。
实验:根据以上假设,他对实验应作的相对应改进为: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过改进后,实验成功了。
在上述铁丝燃烧的实验中,集气瓶底部为什么预先要铺少量细沙或者装少量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
学
反
思
图A 图B 图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