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单元】董永遇仙记【原文】汉董永,千乘①人,少偏孤②,与父居,肆力田亩③,鹿车载以自随④。
父亡,无以葬,乃自卖为奴,以供丧事。
主人知其贤,与钱一万,遣之⑤。
道逢一妇人,曰:“愿为子妻。
”遂与之俱。
主人谓永曰:“以钱与君矣。
”永曰:“蒙君之惠,父丧收藏⑥。
永虽小人,必欲服勤致力⑦,以报厚德。
”主曰:“妇人何能?”永曰:“能织。
”主曰:“必尔者⑧,但令妇为我织缣⑨百匹。
”于是永妻为主人家织,十日而毕。
女出门,谓永曰:“我,天之织女也,缘君至孝,天帝令我助君偿债耳。
”语毕,凌空而去,不知所在。
(节选自《搜神记》)【注释】①千乘:古地名,今山东境内。
②偏孤:指失去母亲。
肆力田亩:在田间辛苦劳作。
④鹿车载以自随:用手推的小车载着父亲跟自己去田间。
⑤遣之:打发他走。
⑥收藏:埋葬。
⑦服勤致力:出力干苦活。
⑧必尔者:一定要这样的话。
⑨缣(jiān):细绢。
【译文】汉朝的董永,千乘人,少年时失去了母亲,跟父亲生活在一起,常在田间辛苦劳作,(为了不让父亲寂寞)便用手推小车载着父亲跟自己到田间。
父亲死了,没什么用来安葬,便出卖自己做奴仆,以便用来供料理丧事。
主人家知道他孝顺,给了他一万铜钱,打发他回去。
(后来)在路上遇到一个女子,说:“愿意做你的妻子。
”(董永)便带着她一同(去主人家)。
主人家对董永说:“钱不是已经给你了。
”董永说:“承蒙你的好意,我父亲的丧事已办妥。
我虽然是低下的人,但一定要出力干苦活,报答(你的)深厚的恩情。
”主人说:“你妻子能干什么?”董永说:“能织布。
”主人说:“一定要报答的话,只需叫你妻子给我织一百匹细绢。
”于是董永妻子为主人家织绢,十天就完成了。
那女子出了门,对董永说:“我是天上的织女,因为你极孝顺,天帝命令我(下凡)帮助你偿还债务。
”说完,飞上高空离去了,不知(她)到哪儿去了。
1田螺姑娘【原文】谢端,晋安侯官①人也。
少丧父母,为邻人所养。
至年十七八,恭谨自守②。
未有妻,乡人共悯(同情)之,愿为娶妇,未得。
一日,端于田间得一大螺,以为异物,取以归,贮瓮③中,畜(养)之数十日。
端每早至野,还,见其户中有饭饮汤(热水)水,如有人为(做)者。
数日如此,辄询诸邻人。
邻人皆曰未为也。
后,端于鸡鸣而出,平旦④潜归,于篱外窃窥,见一少女自瓮中出,至灶下燃火。
端亟(急)入门,问曰:“新妇从何来,而相(我)为炊?”女大惶惑,欲还瓮中,然已不得(能够),曰:“我,天汉⑤中素女⑥也。
天帝哀(同情)卿(你)少孤,故使我权⑦为汝守舍。
十年之中,使卿富且得妇,自当还去。
今吾形已露,不宜复留。
留此壳,以贮米谷,常可不乏。
”端请留,终不肯。
时天忽风雨,倏然(shū rán一下子)而去(离去)。
【注释】①晋安侯官:古地名,今福建境内。
②恭谨自守:严肃谨慎,有自我约束力。
③瓮(wèng):一种口小腹大的盛器。
④平旦:天亮时。
⑤天汉:银河。
⑥素女:白水姑娘。
⑦权:暂时。
【译文】谢端,是福建境内晋安侯官县人。
小时候失去了父母,被邻居们所抚养。
到十七、八岁,(他)严肃谨慎,有自我约束力。
没有妻子,同乡的人都同情他,愿意给(他)娶个妻子,(却)没有找到。
一天,谢端在田里得到一个大的田螺,把它当作稀奇的东西,拿回家来,储藏在瓮中,养着它几十天。
谢端每天早晨到田野(耕作),回来(的时候),看见他家中有吃的饭有喝的汤有用的热水,好象是有人(替他)做的。
几天都是这样,谢端就询问邻居们。
邻居都说没有做。
后来,谢端在公鸡啼叫(的时候)出去,天亮时悄悄地回来,在篱笆外偷偷地窥视(自己的家),看见一个年轻女子从瓮中出来,到灶下去点燃柴火。
谢端急忙进了门,问(她)说:“新来的女子你从哪里来,为什么给我做饭?”那个女子惶恐疑惑,想要回到瓮中去,然而已经不能够(回去),说:“我是天河中的白水姑娘。
天帝同情你年少丧父,所以派我暂时给你看守房舍。
十年之内,使你家中富裕并且娶到妻子,(那时)我该回到(天庭)。
现在我的原形已经暴露,不适合再留下,留下这个田螺壳,用(它)贮存米谷,经常可以不缺粮食。
”谢端请求(她)留下,(她)最终不肯。
这时,天上忽然刮起狂风,下起暴雨,(白水素女)一下子(消失)离去了。
2奇鹰【原文】楚文王少时好猎。
有人献一鹰。
文王见之,爪①利(锋利),殊绝常鹰。
故文王猎于云梦②,置网云布,烟烧张天。
毛群羽族③,争噬(shì,咬)竞搏;此鹰轩④颈瞪目,无搏噬之志。
王曰:“吾鹰所获以百数,汝鹰曾无奋意,将欺余邪?”献者曰:“若效于雉(zhì,野鸡)兔,臣岂敢献。
”俄而,云际有一物翔,不辨其形。
鹰遂竦翮⑤而升,矗若飞电。
须臾,羽堕如雪,血下如雨。
有大鸟坠地,度(duó,测量)其两翅,广数十里。
众莫之识(莫之识:莫识之)。
时有博物君子⑥曰:“此乃(是)大鹏雏(幼禽)也。
”文王乃厚赏之。
【注释】①距:禽爪后面突出像脚趾的部分。
②云梦:古地名;楚国的大湖泽,在今湖北境内。
③毛群羽族:此指其他的鹰。
④轩:高高昂起。
⑤竦翮(hé):展开翅膀。
⑥博物君子:知识渊博的人。
【译文】楚文王年少的时候喜欢打猎,有人进献给他一只老鹰,楚文王看它,爪子锋利,很不同平常的鹰。
所以楚文王在云梦打猎(时),设置的网像云一样密布,火烧的烟弥漫天空。
其他的老鹰,争相嘶咬相互搏斗(捕杀猎物);这只鹰(却)高高昂起脖颈瞪着眼睛,没有搏斗嘶咬的意向。
楚文王说:“我的老鹰捕获的猎物有好几百只,你的老鹰竟没有奋战的意思,(你)将要欺骗我吗?”进献的人说:“如果它如果只会致力于(捕捉)野鸡、兔,我哪里敢将它献给您?”不久,云中有一样东西在飞翔,分辨不出它的形状。
这只鹰就展开翅膀飞升上天空,象闪电一样直入云霄。
一会儿,羽毛像雪片一样落下来,血像雨一样滴下来。
有一只大鸟坠落到地上。
测量它的两只翅膀,宽有好几十里,大家都不能识别它(是什么东西)。
这时有位知识渊博的人说:“这是大鹏的幼鸟。
”楚文王于是重赏了他(进献的人)。
3天敌【原文】苏辙①曰:“鱼不畏网罟②,而畏鹈鹕③,畏其天④也。
”一村叟(老头)见蜈蚣逐(追赶)一蛇,行甚急,蜈蚣渐近,蛇不复动,张口以待。
蜈蚣竟直入其腹,逾时而出,蛇已毙(死)矣。
村叟弃蛇于深山中,越旬往视之,小蜈蚣无数食其腐肉。
盖(原来)蜈蚣产卵于蛇腹中也。
又尝见一蜘蛛,逐蜈蚣甚急,蜈蚣逃入篱抢竹⑤中。
蜘蛛不复入,但(仅仅)以足跨竹上,摇腹数四而去。
伺(等候)蜈蚣久不出,剖竹视之,蜈蚣已节节烂断矣。
盖蜘蛛摇腹之时,乃洒溺以杀之也。
物之畏其天有如此奇者也。
【注释】①苏辙:北宋著名文学家。
②网罟(ɡǔ):捕鱼的网。
③鹈鹕(tí hú ):一种善于捕鱼的鸟。
④天:天敌。
⑤抢竹:乱竹丛。
【译文】苏辙说:“鱼不怕捕鱼的网,而怕鹈鹕,是怕它的天敌。
”村里的一个乡村老人看见一条蜈蚣追赶一条蛇,爬得很快。
蜈蚣渐渐靠近蛇,蛇不再动,张开嘴巴来等待,蜈蚣居然径直钻进它的腹中。
过了一些时间出来,蛇已经死了。
乡村老人将蛇扔在深山中,过了十日前去察看,(看到)无数条小蜈蚣在吃已经腐烂的蛇肉,原来是蜈蚣在蛇腹里产了卵。
又曾看见一只蜘蛛,追逐蜈蚣追得很急,蜈蚣逃进乱竹丛的篱笆中,蜘蛛不再进去,仅仅用脚跨在竹子上,肚子摇了几次离去。
等候蜈蚣长久没有出来,破开竹子看里面的情形,蜈蚣已经一节节的腐烂断裂了。
大概蜘蛛在摇腹部的时候,就撒了尿将蜈蚣杀死了。
动物害怕他的天敌竟有如此奇异的现象。
4樵夫毁山神【原文】康熙①十五年,余姚②有客山行,夜宿山神寺。
夜半,有虎跪拜,作人言,乞食,神以邓樵夫许之。
明晨,客伺(等候)于祠(庙)外,果见一樵夫过之,逆(迎(上去))谓曰:“子(你)邓姓乎?”曰:“然。
”因告以夜所闻见,戒勿往。
邓曰:“吾有母,仰食于樵。
一日不樵,母且(将)饥。
死生命也,吾何惧之有(有何惧)?”遂去不顾,客随而觇③之。
樵甫④采樵,虎突出从竹间。
樵手搏数合(回合),持虎尾盘旋久之。
虎不胜愤,乃震哮一跃,负痛遁(逃走)去,樵遂(追上去)而杀之。
客逆劳(安慰)之。
樵曰:“感君高义⑤,盍⑥导我至庙中。
”既(已经)至,大诟(斥骂)死虎斥神曰:“今竟(最终)如何?”遂碎其土偶⑦。
【注释】①康熙:清圣祖玄烨的年号。
②余姚:古地名,在今浙江余姚县。
③觇(chān):悄悄地看。
④甫:刚。
⑤高义:深厚的情义。
⑥盍(hé):何不。
⑦土偶:指泥塑的山神。
【译文】康熙十五年,余姚个过客在山中赶路,夜里住在山神寺。
半夜,有只老虎跪地叩拜,发出像人一样的话语,乞讨吃的东西,山神答应把邓樵夫给他。
第二天早上,过客等待在寺庙外,果然看见一个樵夫经过那里,迎上对他说:“你姓邓吗?”回答说:“是的。
”于是把昨晚上听到见到的事情告诉樵夫,劝告(他)不要前往。
邓樵夫说:“我有母亲,靠(我)打柴为生,一天不打柴,母亲将会饿肚子。
生死是命中注定的,我有什么(可以)惧怕的呢?”就头也不回地离去了。
客人跟随他悄悄地看情况。
邓樵夫刚打柴,老虎突然从竹林间窜出来,樵夫空手与它搏斗了几个回合,抓住老虎的尾巴.旋转了好久。
老虎非常愤怒,于是情绪激动地咆哮着一跳,忍痛逃跑离去。
邓樵夫就追上去将它杀了。
客人迎上前安慰他。
邓樵夫说:“感谢您深厚的情义,何不带我到寺庙中去?”到了寺庙里后,(樵夫)大骂死掉的老虎斥责山神,说:“现在最终怎么样?“于是砸碎了那个泥塑的山神。
5二叟钓鱼【原文】有二叟(老人)分石而钓。
其甲得鱼至(极)多且易取,乙竟日亡所获也,乃投竿问甲曰:“食饵①同,钓之水亦同,何得失之异也?”甲曰:“吾方(刚)下钓时,但(只)知有我而不知有鱼,目不瞬,神②不变,鱼忘其为我,故易取也。
子(你)意乎鱼,目乎鱼,神变则鱼逝(游走)矣,奚其获?”乙如(按照)其教,连取数鱼。
【注释】①饵(ěr):放在鱼钩上的食物。
②神:神色,神态。
【译文】有两位老人分别坐在石头上钓鱼,其中甲钓到的鱼特多并且轻易地钓到。
乙一整天没有什么收获。
就扔下钓竿问甲说:“鱼饵相同,钓鱼的溪流也相同,为什么得失不同呢?”甲说:“我刚下钓钩的时候,只知道有自己而不知道有鱼,眼睛不眨,神色不变,鱼忘了那是我,所以容易钓到鱼了。
您思想(集中)在鱼上,眼睛(盯住)鱼,神态(一有)变化那么鱼(自然)就游走了,哪里(还会有)收获呢!”乙按照他指教做,(就)一连钓到几条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