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宁海外国语学校八年级(上)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一、语文积累与语言运用(21分)1.(10分)古诗文默写(1)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一文中运用比喻描写月光的句子是,,。
(2)补全崔颢的《黄鹤楼》全诗: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
,。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3)陆游的《十一月风雨大作》一诗中,表现诗人虽然年老体弱但仍思报效国家的诗句是:,。
(4)此地一为别,。
(李白《送友人》)2.(2分)下列字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霹雳.(lì)奔丧.(sāng)愧怍.(zuò)川流不息大廷广众B.渴.(kě)慕狼藉.(jí)取缔.(tì)眼花瞭乱妇孺皆知C.诘.(jié)问琐屑.(xiè)伎俩.(liǎng)提心吊胆情不自禁D.颓.(tuí)唐烦躁.(zào)吊唁.(yàn)随声附合走投无路3.(5分)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自己把自己说服了,是一种理智的胜利;自己被自己感动了,是一种心灵的(升华净化);自己把自己征服了,是一种人生的(成就成熟)。
大凡说服了、感动了、征服了自己的人,就是有力量征服一切挫折、痛苦和不幸。
受挫一次,对生活的理解加深一层;失误一次,对人生的醒悟增添一阶;不幸一次,对世间的认识成熟一级;磨难一次,对成功的内涵透彻一遍。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有人把自己看做是生活的主角;有人把自己看做是生活的配角;有人把自己看做是生活的观众;而不屈服命运的强者,却把自己看做是生活的编导。
(1)文中的①、②两处应该选用的词语是①②(2)请修改文中画线句子的语病,把正确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3)请你根据上下文,在文中空白处仿写一句话,写在下面横线上。
4.(2分)下列关于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一部小说的成功之处,往往是塑造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如《骆驼祥子》中老实坚忍、吃苦耐劳却一步步走向堕落的祥子等等,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B.苦苦挣扎了一生的祥子最终也没能拥有一辆自己的洋车:第一次买的车被大兵抢走了,第二次买车的钱被孙侦探敲诈去了,第三次买的车安葬虎妞时卖掉了。
C.《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社戏》是鲁迅先生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选自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D.老舍的《骆驼祥子》刻画了上世纪20年代末期北京一个勤劳、壮实的底层社会的小人物﹣﹣祥子,形象地反映了祥子的人生理想同他所处的社会环境的尖锐矛盾。
5.(2分)阅读下面一则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材料:张女士的工作就是与文字打交道,她一向认为自己的文字功底还不错。
在键盘上打字如飞的她,手写的机会越来越少,常常出现提笔忘字的现象,字也没有以前写得漂亮了。
在观看“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过程中,她也拿出纸笔,在主考官念题后开始答题。
令张女士深受打击的是,两轮听写下来,每轮14个词,她最好的情况是写对了一半。
应该指出的是,社会上类似张女士这样的现象并非个例。
探究结果:社会现象:产生原因:。
二、古诗文阅读(17分)6.(12分)阅读《三峡》一文,回答以下问题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①略无阙.处②夏水襄.陵③不以疾.也④属.引凄异(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①自.三峡七百里中②自.非亭午夜分B.①空谷传响,哀转久绝.②群响毕绝.C.①故.渔者歌曰②两狼之并驱如故.D.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②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3)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译:②素湍绿潭,回清倒影译:(4)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用“寒”“肃”“凄”“哀”数字,便将三峡秋季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B.文中写山,突出了连绵不断、雄起险峻、遮天蔽日的特点。
C.“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写出了三峡水流的迅急。
D.本文层次清楚,先写山,后写水;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四时景色。
7.(5分)课外文言文阅读: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①,春往而冬反,迷惑失道②.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
”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
”乃掘③地,遂得水。
注【】释】①管仲、隰(xí)朋:皆齐桓公时大臣,帮助桓公成就了霸业。
孤竹:古国名。
②迷惑失道:迷路而找不到归途。
③掘:挖。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①春往而冬反.②迷惑失道.(2)翻译下面句子: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
译:(3)文中故事是成语的来历,现比喻。
三、现代文阅读(17分)8.(6分)阅读《老王》一文(节选),回答以下问题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
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
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
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
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像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
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
我忙去接。
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
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
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
我强笑着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他只说:“我不吃。
”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
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
”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
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
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
我忙去给他开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
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
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
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
我不能想像他是怎么回家的。
过了十多天,我碰见老王同院的老李。
我问:“老王怎么了?好些没有?”“早埋了。
”“呀,他什么时候……”“什么时候死的?就是到您那儿的第二天。
”他还讲老王身上缠了多少尺全新的白布﹣﹣因为老王是回民,埋在什么沟里。
我也不懂,没多问。
我回家看着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完的鸡蛋,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捉摸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
我想他是知道的。
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
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
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1)“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这句话中的“镶嵌”一词能否换成“站立”?(2)文中划线的句子属于描写,说说这样描写的作用:(3)为什么想起老王就“总觉得心上不安”?9.(11分)阅读下面一篇说明文,回答以下问题马航客机为何会失联①马来西亚航空公司MH370航班失联事件,以及由此引发的全球大搜索行动举世瞩目,牵动人心。
在现代科技条件下,一架先进的客机为什么会发生突然失去联系的情况?要了解个中缘由,那就先要从飞机是如何与地面保持联系的说起。
②正常情况下,飞机会通过多种无线电通信系统与地面保持联系。
以波音777为例,这种先进的客机上有3种独立运作的无线电通信系统与地面保持联系。
其中高频通信系统是远距离通信系统,通信距离可达数千千米。
近距离的甚高频通信系统最为常用,在高度为300米时作用距离为74千米。
因为起飞和降落期间是飞机和地面联系最频繁的时间,也是飞行中最容易发生事故的时间,所以为了保证甚高频通信系统的高度可靠,民航飞机上一般都装有一套以上的无线电通信系统。
③地面管制雷达也是管制人员获取飞机位置信息的途径之一..。
管制雷达分为一次监视雷达与二次监视雷达。
一次监视雷达通过扫描获得回波,屏幕上显示的一个个小光点就是空中的飞机。
二次监视雷达将向空中的飞机发射询问脉冲,机载应答机接收到询问脉冲后,将应答机代码及高度、速度等信息编成应答脉冲,发回地面。
二次雷达所获取的信息与一次雷达获得的飞机位置信息结合在一起,组成了最终在地面管制人员终端上所显示的综合信息,并通过该信息与飞机保持联系。
④飞机除了通过无线电通信系统、地面管制雷达这两种途径与地面保持联系外,还会通过ACARS系统与地面保持联系。
ACARS系统是地面监控飞机飞行状态最重要的手段,地面控制中心可以随时了解飞机的引擎、高度、航向等数据。
⑤如果一架飞机甚高频无线电呼叫不到,一次雷达扫描不到,二次雷达问询不回答,甚至ACARS系统也被关闭,那么这架飞机便与地面管制系统彻底失联了。
⑥从技术角度来看,马航客机失联事件与现有主要依靠地面雷达的空管技术难以掌握飞机实际位置有很大关系。
而被誉为下一代空管技术的ADS﹣B航空管制技术其实早在10多年前便已研发出来,迟迟未能推广开来并不是因为技术原因,而是由于需要对目前所有航空管制系统的地面和空中设备进行更新,所有航空管制员和飞行员都需要重新培训,难度可想而知。
不知此次马航失联事件,可否成为新一代空管技术走上前台的助推剂。
(原文有改动)(1)选文第①段有什么作用?(2)第②段划线句子“以波音777为例,这种先进的客机上有3种独立运作的无线电通信系统与地面保持联系。
”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3)第③段加点词语“之一..”能否删掉?为什么?(4)请结合选文第⑥段内容,说说此次马航失联事件,可否成为新一代空管技术走上前台的助推剂?四、作文:(45分)(其中含卷面分5分)10.(45分)材料一:汶川大地震中,谭千秋老师用自己的身躯保护了四名学生的生命,自己却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材料二:湖南身患绝症的黄舸少年,在自己生命的最后时刻捐献了自己的眼角膜,他的爱心让受捐的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让光明生生不息……材料三: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湘潭导游文花枝,在一次带团出游中遭遇车祸。
在自己受重伤的危难时刻,她把救助的机会让给游客,并用“挺住!加油!”的鼓励声让游客获得了支撑下去的勇气,并让他们在噩梦中看到生的希望,兑现了自己对游客的服务承诺。
为此,她尽管付出了截肢的代价,但还是像以前一样,用真情和微笑面对生活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