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春季《计算机通信网络》复习提纲
1)分组交换与电路交换的概念,以及二者之间的主要区别。
a)H2中描述了两种交换方式的工作模式。
b)可以按照自己的体会去总结二者之间的区别。
2)时分复用与频分复用的概念与区别。
分组交换与电路交换中,所采取的复用方式有什么不同?
a)FDM和TDM的概念可以按照H2中的解释性描述来回答;二者的区别
请自己总结。
b)分组交换和电路交换中的复用方式区别,主要在于:一个是固定的,另
一个是不固定的。
参见H2-17和H2-21。
3)假定将x比特用户数据装配成一系列的分组,沿着一条k跳的路径在分组交换网中传输,每个分组含p个数据位和h个报头位,x远大于p+h,线路速率为b比特每秒,每跳的传播延迟为d秒。
什么样的p值使总的延迟最小?
a)基本的技巧是:充分理解H2-14和H2-24中的相关概念;作图;最后计
算。
4)协议的概念。
a)H2-32。
应该能够举例说明。
5)什么是网络体系结构?其用途是什么?
a)H3-5
6)为什么需要分层?分层结构中,服务(service)、接口(interface)和协议(protocol)各自的作用是什么?
a)H3-8,9
7)ISO的OSI模型分了几层?各层的名称和功能(简述)是什么?本课程中讲述的分层模型分了几层?为什么?
a)H3-10,11,12,13,14
8)端到端原则是什么意思?其基本思想在实际应用中应该怎么理解?
a)H3-24,27,28,29,30
9)IP分组的头格式中,与分段重组(fragmentation)功能相关的域有哪些?
各自是什么意思?
a)H4-16
10)IP地址的结构是什么样子的?
a)H5-8
11)CIDR的基本概念是什么?提出这个概念的目的是什么?
a)H5-12~18
12)为什么需要最长前缀匹配(Longest-Prefix Matching)?
a)H5-27,28
13)什么是传输层的复用与解复用?为什么需要?
a)H6-7~11
14)RDT2.1与RDT2.0相比,作了哪些改进?为什么?
a)H6-25,28
15)GBN与Selective Repeat协议相比,有什么优势?
a)H6-38
16)简述UDP的服务特点。
a)H6-13~14
17)Pipeline Protocol的概念是什么?这类协议是用来解决什么问题的?
a)H6-34,35
18)流量控制(flow control)与拥塞控制(congestion control)的区别是什么?
a)针对的问题,控制的目的;
b)举例说明:在方法上的不同。
19)TCP如何实现流量控制(flow control)?
a)H6-50
20)TCP建立连接的过程是什么?请详细描述三次握手的过程。
a)H6-56,57,58
21)链路层提供的服务/主要功能有哪些?
a)Framing、error control、MAC、Flow control
22)成帧的概念、方法,以及各种方法的特点。
a)字节计数、首尾标识、基于时钟三类方法的优缺点
23)差错检测和纠正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a)为什么需要?
b)基本原理:增加冗余
24)Hamming距离的概念及其应用,H7-15,16
a)汉明距离的概念:两个码字之间的汉明距离;整个码集的汉明距离。
b)给定码集的汉明距离,问能检测和纠正多少比特的错误。
c)给定信息的比特数目,问为了保证纠正1比特错误,应该添加多少冗余。
25)差错检测方法:Parity Checking,Checksum,CRC
a)重点是奇偶校验(1、2维)和循环冗余校验的计算方法。
26)介质访问控制(MAC)的概念和用途。
a)H7-20,21
27)MAC的方法有哪些。
它们的性能如何?
a)H7-22,40
28)ALOHA和时隙ALOHA的最佳吞吐量是多少?
a)H7-30,32
29)CSMA/CD的原理。
a)H7-33,35
30)CSMA/CD对以太网的物理距离以及帧长施加的限制是什么?为什么?
a)H7-38,39
31)互联网络的各种设备
a)H8-3
32)中继器(repeater)和集线器(hub)的优缺点
a)H8-6
33)网桥(bridge)和交换机(switch)的优缺点
a)H8-11
34)切通(cut-through)交换的基本概念及其用途
a)H8-13
35)自学习(self-learning)路由的基本概念
a)H8-14,15,16
36)为什么需要引入生成树?
a)H8-17,18,19
37)链路状态路由方法。
a)如何发现链路状态的变化?H9-23
b)如何通告链路状态?H9-18,20,21
c)如何根据链路状态通告构造拓扑图?
d)如何在拓扑图上计算最短路径树?
e)如何根据计算结果构造转发表(forwarding table)?H9-17 38)距离矢量路由方法。
a)在路由器之间传递的是什么?
b)需要洪泛么?
c)如何计算?H9-31~36
39)无穷计数问题及其解决方法(poisoned reverse)。
a)H9-37,38,39
40)两类路由方法的代表性协议。
a)L-S:OSPF, ISIS
b)D-V:RIP
关于最终成绩:
一、平时作业:10分
四次课堂练习:
1)分组交换和电路交换的时间关系。
H2-31 2)CRC举例。
H7-18
3)Dijkstra算法。
H9-22
4)Bellman-Ford算法。
H9-31~36
六次作业:
1)什么是协议?
2)Selective Repeat的FSM。
H6-42
3)序列号与窗口大小的关系。
H6-44
4)流量控制与拥塞控制的区别。
H6-62
5)反应式与预防式拥塞控制的区别。
H6-68 6)ALOHA协议的时隙状态。
H7-32
二、期中考试:10分
三、实验:20分
四、期末考试:6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