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让孩子爱上作文

如何让孩子爱上作文

浅谈如何让孩子爱上作文
【摘要】小学作文是最富创造性的学习,是素质教育最有利的阵地。

作文源于生活,因此要让孩子爱上作文就要勾起他们的兴趣,善观察、常思考、乐阅读、重积累、精修改才能真正提高写作水平。

【关键词】兴趣;思考;阅读;积累
作文说难不难,但说不难却也很难,头痛于作文的学生,则是作文还提不起他们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启蒙老师,因此兴趣是写好作文的起点。

要让孩子爱上作文,语文教师必须千方百计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变被动学写为主动学写,逐步使他们乐写。

1.善观察
观察是了解周围事物的主要技能,也是积累作文素材的最基本的方法之一,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

我经常利用课余时间,组织观察活动,让学生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用文字表达出来,要求学生善于观察、勤于观察。

2.勤思考
构思是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发展能力的过程,是学习谋篇布局的重要一步。

思考就是让学生把在生活中看到的、听到的、体会到的进行“深加工”。

有了观察所得的资料不等于就能写出好的文章,还必须巧妙构思,精心剪裁,才能出好作品。

3.乐阅读
阅读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是作文成功的最近通道。

学生积极涉猎
书海,不断接受文化熏陶,主动培养审美情趣,为作文大量储备知识的能力。

大文学家杜甫曾深有体会地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一个人如果生活经验欠缺,书本知识贫乏,写作时必然腹空笔涩。

实践告诉我们,大量阅读古今中外文学名著,阅读其他相关书籍。

既可以继续扩大学生的生活视野,扩宽知识面,又可以引发学生的写作欲望,提高鉴赏能力,还可以逐步丰富他们的语言、词汇、写作素材,领会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写作规律。

“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

”因此教师要有耐心和毅力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乐于阅读。

4.重积累
对于小学生来说,作文主要从借鉴开始,因此少不了好词好句好段的积累。

积累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做起:
根据课文内容来积累。

“重视文本”也是新课标的要求,而且很多课文的思考练习中都出现“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摘抄好词、佳句”这样的练习,让学生在背诵时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摘抄中积累材料。

如果学生能掌握一些好词佳句就为写作做好了铺垫,能够让他们有词可用、有话可说。

通过写日记来积累。

坚持写日记是积累材料的是最好方式,也是练笔的最佳途径.由于日记的内容很广,可写听到的、可写看到的、也可写想到的。

总之,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可无拘无束地表达出来。

这样就让学生有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也能够写真实的事情。

比如:每组织学生看完一场电影,搞完
一次大扫除,都可让学生把当时的情景和感受用日记的形式写出来。

5.精修改
如果只是写出来,不加修改,那也未必是一件好作品。

学生辛辛苦苦写好作文后,总喜欢得到老师的表扬和赞许,在很短的时间内,印象很深,应给予及时的评价,并提出修改意见,学生很容易接受,让学生自己修改自己的作文,或别人的,或轮流交换互阅等。

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明确修改作文的目标,要求学生能写出他们的真情实感,用通顺的语句、清楚的层次、鲜明的观点,恰如其分地记叙见闻、写景状物、说明事物、发表意见,此时,若再重新习作一次,就能上一个等级,这无疑提高了作文水平。

在老师或者同学相互修改作文之前,我们还应培养学生自我修改的能力。

“自改”作文,既能培养学生的自学精神,又能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学生在完成作文后,把自己的作文看几遍,通读几遍后,看它是否顺口,以发现错漏之处,并自己进行修改,以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6.多样化评价
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中提高习作能力”。

每次作文后,我要求学生先自改。

在每次修改好的文章后面,我都要求他们写下“我的习作成功之处____,我还待改进之处
_____。

”在修改过程中我巡视指导,并会相机提出一些问题,如为什么要这样改?这一句加进去你觉得有上什么好处?结尾这样改
有河用意?等等。

学生想到的让他说,没想到的我相机拨,让学生知道“改”得“所以然”,让学生学会修改、学会评价,能用自己的见解和独特的眼光去观察、分析周围的人和事。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修改不如学生自己修改。

学生个人修改不如共同修改。

”为进一步发挥合作的优势,我还常采用四人小组用讨论的形式进行互评。

学生们动脑、动嘴、动手,人人参与,各抒己见。

要求在评改时写下修改意见,在虚心地汲取被评改作文的优点的同时,又认真负责地指出不足之处,大到全篇布局、小到一个词、一个符号。

我在巡视的过程中,逐一给予指点,然后抽取其中的一部分再进行评价。

评价中肯定四人小组的成功之处,同时也指出他们在修改中的疏忽和遗漏之处。

长此以往,学生习作兴趣越来越浓厚,习作的自信心越来越强,习作水平和鉴赏能力也有了质的飞跃。

家长评价也是我常用的一种评价方法。

著名特级教师贾志敏曾经说过:“三分文章七分读。

”,我常常要求学生把自己较满意的习作读给家长听,我想:这样的做法一是提高孩子的朗读能力和自信心,二是在读的过程中也是孩子自我修改习作的过程。

读后要让家长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而家长对评价自己的孩子的习作很有兴趣,一方面可以准确掌握孩子习作的情况,让孩子稳步提高。

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孩子扬长避短,注重和孩子进行心的交流、情感的传递。

家长通过评价
把自己的寄托、自己的想法渗透给孩子,这种评价、这种鼓励、这种亲情是老师所无法替代的。

我们鼓励学生把自己的作文本保存下来,那将是一笔很好的精神财富,并能前后对比感受自己习作的进步。

如果能做到以上几点,相信写作文对于孩子来说绝不是一件头痛的事,相反还是一件快乐的事。

让孩子爱上作文,就先从这几点开始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