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篇勘察设计工作大纲目录一项目概况二勘察设计工作内容、工作方案及计划工作量三勘察设计进度计划四勘察设计项目组织机构及主要人员安排五勘察设计质量保证体系六后续服务工作安排七其它一、项目概况**区位于广东省中部.珠江三角洲西北端东邻广州市花都区、东南同南海区接壤,与高要市和高明区隔江相望,西与四会市交界北接清远市。
因西、北、绥三江在境内汇流,故名**。
佛山行政区划调整后,市委、市政府提出重点建设“六大工业园区”,实行产业强市的发展战略。
虽然**中心科技工业园区列人“六大工业园区”,但是由于产业经济基础相对较弱,园区之间发展和定位不明晰等原因,工业园区的再发展遇到了全新的问题。
通过对**区综合条件和竞争态势的分析研究,**区正式确定了“建设珠三角产业创新基地”这一战略目标。
为实现这一发展战略目标,**区提出了“以区位优势和生态环境优势为基础,以三大科技工业园区为龙头,以主题产业簇群为载体,以名牌企业暨产品为带动,以生态现划为原则,实现产业梯度转移和跨越式主题发展”的总体发展战略。
本项目位于佛山市**区中北部**镇、**镇和**镇内,路线起于乐平镇内三花公路范湖段鹏村处(K115+643.794),呈南-北走向,途中跨芦苞涌,终于大塘赤下社,接国街线(X263)和广州市花都区的山前大道。
二、勘察设计工作内容、工作方案及计划工作量2.1测量工作内容、方案及计划工作量2.1.1工作内容本次测量工程拟采用一次定测进行,线路总长约13.876km。
主要工作内容有:GPS控制测量、导线测量、水准测量、地形测量、中线测量、横断面测量和其他测量等。
2.1.2技术依据坐标系统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基准。
2.1.3 GPS控制测量及导线测量本次测量的平面首级控制拟采用GPS静态控制测量,在沿线布设D级GPS控制网,所有控制点均埋设永久性标志,预计埋设GPS控制点6个。
拟采用GPS Trimble 4700施测,控制测量按《公路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有关技术要求严格执行。
本次测量采用I级导线对平面首级控制网进行加密,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不大于1/15000,方位角闭合差不大于±10n,N为测站数,控制点步设要求全线测通,所有控制点均埋设于沿线附近或建筑物顶上,以利于永久性保存,预计埋设I级导线点45个。
为施测带状地形图,预计布设图根点86个。
拟采用全站仪Leica 702施测,控制测量按《规范》有关技术要求严格执行。
2.1.4 水准测量拟采用Leica NA2002电子水准仪按四等水准测量要求施测,全程预计每1.0km 布设水准点1个,共埋设永久性水准点18个,水准路线长度约18公里,水准测量要求严格按《规范》执行。
2.1.5带状地形测量施测1:2000带状地形图,拟施测中线两边各300米,面积约8.34 Km2。
桥涵及其它交叉工程按要求加大测量范围,拟采用1/2000地形图数字摄影测量的方法进行(航测宽度0.6公里范围),最后利用专业软件由计算机处理成三维数字地形图。
水下地形拟采用DGPS定位,回声测声仪PS20-R施测水深,水下地形测量按《规范》有关技术要求严格执行。
初测阶段应对线状地物,如高压输电线路、重要的通讯网路进行勘测,准确测定其坐标位置及走向;公路及其附属物应按实际形状测绘;各类建筑物、构筑物及其主要附属设施均应进行测绘。
2.1.6中线测量线路总长约13.876km,其中曲线段总长11.289km,定测直线曲线段每20米测定一中桩。
另如下情况需加桩,加桩以整数加桩为宜,特殊情况可取至0.1米。
拟采用GPS Trimble 4700接收机的RTK模式施测,中线测量按《规范》有关技术要求严格执行。
地形加桩:由于地形变化太大、地质条件发生变化加桩。
地物加桩:如遇到公路、河流、村庄、房屋、桥涵、隧道需要加桩。
曲线要素加桩:如直缓点、缓圆点等要进行加桩。
关系加桩:如JD、起点QD或终点ZD都需要加桩。
2.1.7横断面测量横断面测量应逐桩施测,其方向应与路线中线垂直,曲线路段与测点的切线垂直,横断面应在现场绘制草图,室内成图后要进行现场核对。
2.1.8资料整理及提交观测资料经检查无误后,由测绘专业软件开思软件进行绘图,并编写技术报告,并最终提交如下资料:●1:2000带状地形图以及部分桥址大比例地形图●工程测量技术报告(包括有关控制资料)●逐桩点位高程一览表●横断面图2.2初勘、定勘工作内容、方案及计划工作量2.2.1物探2.2.1.1工作内容主要工作内容有:桥位勘察、管线探测。
2.2.1.2技术依据坐标系统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基准。
2.2.1.3桥位勘察2.2.1.3.1目的大桥的物探勘察,需要查明以下问题:(1)对于测线地下地层进行划分;(2)对岩石风化带、围岩类别进行划分;(3)探明是否存在隐伏断层、破碎带、断裂、软弱夹层、洞穴等不良地质现象。
2.2.1.3.2工作量平行桥位走向布设3条测线,其中桥中轴线1条,两侧20米各一条。
测线总长(544.94)×3=1634.82m。
每条桥地震勘察测线均需比桥位本身长10~20m。
2.2.1.3.3实施方案计划采用北京水电物探技术研究所生产的SWS多功能地质检测仪进行地震勘察,采用连续地质地震映象法进行勘察。
采集参数现场试验后决定。
2.2.1.4管线探测2.2.1.4.1目的工业区及铁路两侧的地下管线探测,需要解决以下问题:(1)确定管线走向,埋深,类型,位置以供设计需要。
(2)确保钻探施工时不对地下管线造成破坏。
2.2.1.4.2工作量线路中线两侧各20m范围内的管线分布情况,预计路线总长2km,包括地下雨水,自来水,电力电信等预计管线总长度为6km。
2.2.1.4.3实施方案计划采用英国雷迪管线探测仪进行探测。
2.2.2 地质勘察2.2.2.1 勘察重点路基勘察重点:查明与地基稳定和边坡稳定及设计有关的地质问题。
桥位勘察重点:查明桥梁墩台、特殊和不良地质路段、重点工程路段的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和设计所需的各类岩土物理、力学指标。
2.2.2.2勘探点布置原则及孔深要求路基勘察点一般沿线路中线布设,技术孔和鉴别孔各一半,桥位勘察点一般应在基础轮廓线的周边或中心布置,全部为技术孔。
勘察:路基拟布钻孔50个,一般钻入10米,软土应钻穿软土层,进入硬土层;桥位拟布钻孔30个,一般应钻入微风化3~5m,每孔深度约40m。
2.2.2.3 钻孔取样所有技术孔取土按《规范》进行,并配合标准贯入试验,遇有土层变化,应立即取样并做标准贯入试验。
桥位钻孔需取岩芯进行天然单轴抗压试验。
2.2.2.4 标准贯入试验鉴别孔标贯试验按《规范》进行。
2.2.2.5 室内试验●粘性土和粉土:含水量、天然重度、干重度、孔隙比、饱和度、相对密实度、液限、塑限、塑性指数和液性指数、以及按快剪和固结快剪测定粘聚力和摩擦角、土的压缩系数、压缩模量、无侧限抗压强度,粉土须加测粘粒含量。
●砂性土:颗粒分析、天然坡角。
●膨胀土:自由膨胀率。
●淤泥及淤泥质土还要提供土层的渗透系数(水平、垂直)固结系数(水平、垂直)、固结比、三轴压缩试验(CU、UU)指标。
●岩石:天然状态单轴抗压强度。
●水质简要分析2.2.2.6 勘察报告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包括文字部分、附图表和岩芯照片,按有关规范及甲方要求进行编制。
2.3 初步设计工作内容、方案及计划工作量根据初测初勘收集的资料,遵照现行部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有关规范、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意见、初测初勘外业验收会纪要及专家意见,编制初步设计文件。
2.3.1 路线总体2.3.1.1 定向收集。
,基本确定技术标准合理,平纵组合协调,投资省,效益好的总体方案。
2.3.1.2 认真研究和执行审查会议纪要精神,设计方案充分体现业主、专家和地方政府意见。
2.3.1.3 严格遵守现行的标准、规范、规程,正确根据路线等各专业技术指标的应用。
2.3.1.4 随着地质工作的的逐步加深,初设中应随时掌握对方案影响较大的地质条件的勘察结果,及时调整方案,使质量得到保证,投资得到有效控制。
2.3.2 路基、路面2.3.2.1 基本确定排水系统与防护工程的位置、路段长度、结构形式和尺寸;2.3.2.2 基本确定路基标准横断面和特殊路基断面的设计方案及沿线路基取土方案,计算路基土石方数量并进行调配;2.3.2.3 基本确定路面设计方案、路面结构类型及主要尺寸2.3.3 桥梁涵洞2.3.3.1 对桥型及结构型式作两种以上方案进行比较和论证;对标准化桥梁的经济跨径进行比选。
2.3.3.2 充分考虑沿线道路、农田、厂区的现状和规划,设置合理的小型构造物。
2.3.3.3 基本确定桥位、设计方案、结构类型及主要尺寸。
2.3.3.4 基本确定小桥和涵洞的位置、结构类型及主要尺寸。
2.3.4 路线交叉2.3.4.1 基本确定路线交叉的位置、形式、结构类型及主要尺寸。
2.3.5 交通工程2.3.5.1 基本确定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各项工程的位置、类型及主要尺寸。
2.3.6 景观、环保、绿化工程设计2.3.6.1 进行沿线环境保护设计,提出环境污染防治方案,并进行沿线景观、小品、雕塑及绿化方案设计。
2.3.7 施工组织及工程概算2.3.7.1 基本确定占用土地、拆适建筑物及电力与电讯等设施的数量。
2.3.7.2 初步拟定施工方案。
2.3.7.3 计算各项工程数量。
2.3.7.4 计算人工及主要材料、机具、设备的数量。
2.3.7.5 编制设计概算。
2.3.8 计划工作量序号工作内容计划工作量1 总体设计13.876公里、全线总体协调2 路线13.876公里3 路基、路面及防护排水13.876公里4 桥梁、涵洞大、中、小桥544.94米/8座、涵洞23道5 路线交叉平面交叉路口4处6 环境保护13.876公里7 其他工程13.876公里8 筑路材料13.876公里9 施工方案13.876公里10 设计概算13.876公里、全线概算汇总11 基础资料13.876公里2.4施工图设计工作内容、方案及计划工作量根据初步设计(或技术设计)批复意见、测设合同的要求,进一步对所审定的修建原则、设计方案、技术决定加以具体和深化,最终确定各项工程数量,提出文字说明和适应施工需要的图表资料以及施工组织计划,并编制施工图预算。
2.4.1路线总体2.4.1.1确定路线具体位置2.4.2.路基、路面2.4.2.1确定路基标准横断面和特殊路基横断面,绘制详细设计图,计算路基土石方数量进行调配:确定路基取土、弃土的位置。
2.4.2.2确定排水系统与防护工程的位置、路段长度、结构形式和尺寸,绘制详细设计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