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学名词解释

社会学名词解释


“镜中我”理论(looking-glass self)
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通过言语的激励,给学生一个良好的“
镜中我”定位,这对学生培育积极的自我意识是相当重要的。这种“
镜中我”的定位对他很快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坚定自己的在此基础上调适自己的
行为,以便更好地实现自我发展、与他人和谐相处并适应社会,是每
角色失败
复 旦 投 毒 案
角色失败
大学生存在角色失败
文化震惊 (culture shock)
文化震惊(culture shock)
文化:
文化是与自然现象不同的人类社会活动的全部成果,它包括人类 所创造的一切物质的与非物质的东西;也可以说,自然界本无文化, 自从有了人类,凡经人“耕耘”的一切均为文化,简单而言,文化就 是“自然的人化”(马克思)。
——《鲁滨逊漂流记》
文化震惊(culture shock)
文化震惊(culture shock)
【千年的传承,可怕 的日本】前不久我去 日本考察,亲眼目睹, 不能用震惊来描述, 是可怕!那种纪律性、 统一性奉献精神,世 界上无与伦比。这种 文化是从而何来呢? 从中国的魏晋、唐宋 而来。中国的传统文 化,儒家文化,尤其 是佛家文化早已深入 他们的骨髓里去了!
文化震惊:
指生活在某一种文化中的人,当他初次接触到另一种文化模式时 所产生的思想上的混乱与心理上的压力。(在文化分析中,比较不同 文化是具体内容。关于比较不同文化,社会学提出的分析视角)
文化震惊(culture shock)

“我从山岗上下来,走到岛的西南角,我马上就吓得惊慌失 措、目瞪口呆了。只见海上满地都是人的头骨、手骨、脚骨, 以及人体其他部分的骨头。我心里的恐惧简直无法形容.我还 看到有一个地 方曾经生过火,地上挖了一个斗鸡坑似的圆圈, 那些人大概就是坐在那里,吃掉自己同类的肉体……我转过脸 去,不忍再 看这可怕的场面。我感到胃里的东西直往上冒,几 乎快晕倒了.”
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 望,是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
角色失调与角色调试:
角色失调是角色扮演中出现的社会角色内部或角色之间的矛盾、 失调等现象。角色失调是角色扮演中经常出现的现象。
角色失败
角色失败:
扮演者不成功或中止扮演。是一种角色失调现象。
两种类型: 扮演者半途退出 实践证明已失败
概念:自我或人格是社会互动的产物, 是在不断观察和反省他人对自己的反应 的过程中形成的。
(C.H.Cooley,1864-1929)
“镜中我”理论(looking-glass self)
库利的镜中我概念将自我 意识分为三个阶段
1、设想自己在他人面前的行为方式 2、 做出行为后,设想他人对自己行 为评价 3、 根据自己对他人的评价的想象来 评价自己行为
社会学名词解释
1 “镜中我”理论 2 角色失败 3 文化震惊 4 微观社会 5 科层制
目录
6 初级社会群体 7 社会流动 8 制度化逃避 9 差序格局 10 “二元”社会结构
目录
“镜中我”理论 (looking-glass self)
“镜中我”理论(looking-glass self)
美国社会学家库利最早将“自我”概念 引入社会化研究并其作出出色研究的社 会科学家之一。
“镜中我”理论(looking-glass self)
“镜中我”理论在微博中的体现
微博的好处就在于它彻底的平民化特 征,真正实现了分享信息的即时互动,无论 在政治、社会、娱乐、社交等方面多层次互 动,网民可以说自己的话,并且拥有相当一 部分的粉丝,似乎真正实现了“自我明星化 ”特征。就像镜中我理论一样,每个人说的 话反映到微博中,折射出自己内心的想法和 感受。微博虽短,可是针针见血,折射出生 活在社会中的人心理最深层的感受。但是任 何事物有利必有弊,事物的两面性决定了微 博也有自身的负面效应。新媒体微博微信因 为平台广、不受限制,所以在监管力度方面 往往不可控的。
“镜中我”理论(looking-glass self)
有个 “四颗糖”的故事可以说明 “镜中我”的重要作用。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担任中学校长时,某天,他看到一个男生 正想用砖头砸其同学。陶行知先生立刻制止了这个孩子的行为,叫他 到校长办公室去。然后,陶先生向别的同学简单地了解了一下学生打 架的起因和过程,回到办公室,那个男生在等他。陶先生掏出一颗糖 递给这个学生说:“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比我准时。”接着又掏出 第二颗糖:“这也是奖励你的,我不让你打人,你立刻就住手了,说 明你很尊重我。”这个学生将信将疑地接过糖,陶行知先生又掏出一 颗糖给他:“据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这说明你有正义 感。”这时,那名男生哭了:“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 能采取打人这种方式。”陶先生又掏出第四颗糖:“你已经认错,再 奖励你一颗。我的糖分完了,我们的谈话结束了。”
文化震惊(culture shock)
旅游中文化震惊:
不同的心理特征的组合,会产生不同性格特征的旅游者。一是以自 我为中心的旅游者,在遇到异质文化时,会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进而 横加指责。这种人较少与旅游目的地的当地人士接触,不能迅速地学 习和尽快适应,更不愿融人当地社会。这类旅游者在异质文化中产生 的文化震惊最为强烈,后果最为严重。二是边缘型的旅游者,这种类型 的旅游者在异质文化中显得很软弱,不知道如何与当地人打交道。他 们成天生活在自己旅游团队中的小圈子里,尽量逃避参与与当地人的 活动。逃避主流,也就滑向边缘。这种旅游者希望用逃避的方式来减 轻异质文化带来的文化震惊,希望自身的文化与异质文化各行其是,井 水不犯河水。三是迎合型的旅游者,这种旅游者没有自己的主见,且对 自身的文化抱有一种自卑感。与本国人在一起,言必称:“人家那里如 何如何”,不加选择地模仿旅游东道主的言行举止。这种旅游者所受 旅游震惊的冲击最少,但容易发展为民族文化虚无主义。四是适应型 的旅游者,他们在旅游地的公共场合或参与性的社交场合态度积极,主 动理解他人的文化,并且通过跨文化交往的实践,更加客观深刻地
个人都要做的 “功课”。
“镜中我”理论(looking-glass self)
你从别人身上看到 的是自己。我们对别人 的意见,主要是取决于 他们使我们看清自己什 么,而不是我们如何看 他们。你所有的人际关 系都是一面镜子,透过 它们,你才能认识真正 的自己。
角色失败
社会角色:
角色失败
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