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妊娠合并高血压

妊娠合并高血压

妊娠合并高血压诊治中日友好医院范书英妊娠合并高血压。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始讲解。

首先妊娠合并高血压有哪些危害?妊娠合并高血压是妊娠过程中最常见的一种临床情况,它的患病率大概占到妊娠的5%到10%左右,其中70%是妊娠有关的高血压,其余的30%是在妊娠以前即存在的高血压。

妊娠高血压是孕期和围产期死亡的重要原因,在与妊娠相关的死亡原因中占到了12.3%。

同时,妊娠高血压也是新生儿死亡和发病率增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讲妊娠高血压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一下妊娠期心血管参数的一些生理性的变化。

在妊娠期间,无论是收缩压、舒张压,还是平均动脉压都会在妊娠的早期出现下降,在妊娠的中期,也就是20到24周以后降到最低。

之后,这个血压会逐步的上升到妊娠之前的水平。

收缩压在整个妊娠过程当中可以下降4到6个毫米汞柱,舒张压在妊娠的早期可以下降到8到15个毫米汞柱,而平均动脉压下降约6到10个毫米汞柱。

其他的包括心室率、每搏量、每分输出量都会在妊娠期间发生一些变化,其中心率和每搏量在妊娠的中期会达到最高,然后就趋于稳定。

心输出量是在妊娠的第6个月达到高峰,之后持续到妊娠结束。

妊娠期间血压的生理性改变为什么我们要了解?首先是因为血压下降明显的时候,会掩盖患者之前存在的轻度的高血压。

妊娠早期血压下降的原因有哪些?主要有两点:第一,与血容量增加,平均动脉压和全身血管阻力降低,心输出量增加有关;第二,与血管对血管紧张素2的反应性降低和内皮前列腺素和一氧化氮的产量增加有关。

妊娠合并高血压的定义、分度以及分类。

妊娠合并高血压的定义与普通的成人的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没有什么区别,收缩期血压大于等于140毫米汞柱或者舒张压大于等于90毫米汞柱的时候,即可诊断为妊娠合并高血压。

但是妊娠合并高血压的分度与成人的血压的分度是不相同的。

孕期高血压教育组织制定的正常或可接受的血压的标准是收缩压小于等于140毫米汞柱,舒张压小于等于90毫克汞柱。

当收缩压在140到150毫米汞柱之间,舒张压在90到109毫米汞柱之间的时候,定义为轻度高血压。

当收缩压大于等于160毫米汞柱,舒张压大于等于110毫米汞柱的时候,定义为重度高血压。

妊娠合并高血压的分类有大概几种。

根据孕期高血压教育项目工作组的分类分为四类:一是慢性高血压;二是妊娠期高血压;三是在慢性高血压基础上的妊娠期的高血压;四是出生之前无法分类的高血压。

那中国2010版制定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明确的指出妊娠高血压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慢性的高血压;第二类是妊娠期高血压;第三类是先兆子痫。

什么样是慢性高血压?慢性高血压的定义是指孕20周之前发现的或者持续超过产后12周的高血压。

它的患病率大概占到孕妇的3%左右,而且呈逐年增加的趋势。

慢性高血压主要与肥胖、晚育等因素有关。

慢性高血压不仅会增加先兆子痫的发生率,同时还会增加新生儿低出生体重的发生率,增加新生儿心血管、食管、尿道先天畸形的发生率。

第二什么是妊娠期高血压。

妊娠期高血压的定义是指妊娠20周以后诱发的高血压,不伴有明显的蛋白尿,在产后的42天血压可以恢复正常。

它的发病率要占到所有孕妇的5%到6%左右,发生的原因并不是很清楚。

妊娠高血压第一可以发展为先兆子痫或者发展为慢性的高血压,如果在孕期之间出现了蛋白尿,这个时候就应该诊断先兆子痫,如果血压持续升高,则应该诊断为慢性高血压。

第三介绍一下什么是先兆子痫和子痫。

先兆子痫是指在孕20周以后新发的高血压,伴有明显的蛋白尿。

所谓明显的蛋白尿是指每升里边蛋白有300个毫米或者在24小时尿蛋白定量大于等于500个毫克,或者尿常规里蛋白是大于等于2个加号。

先兆子痫的发生率在妊娠高血压当中发生率大概是5%。

当血压大于等于160/110毫米汞柱,同时伴有大量的蛋白尿,出现头痛、视力模糊、肺水肿、少尿和实验室检查的异常。

包括血小板计数的下降,转氨酶的异常,这个时候就要诊断为重度先兆子痫,重度先兆子痫通常合并的胎盘功能的异常。

先兆子痫好发于初产妇,初产妇的发病率要明显高于经产妇。

其次,在经产妇当中,再婚的经产妇要大于普通的经产妇。

先兆子痫会有一些很严重的后果,首先会影响器官的灌注,包括肝脏、肾脏、心脏、脑子,还有肺,严重的时候会发生多器官功能的衰竭。

其中,30%的患者会引起胎盘功能不全,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甚至胎儿死亡。

先兆子痫患者发生了癫痫的时候就要诊断为子痫。

子痫可以发生在产前、分娩过程当中、产褥期以及产后1个月之内。

它的发生率大概占到了33%左右,没有先兆子痫病史的孕妇同样是可以发生的。

先兆子痫有一些诱发的重要的危险因素,这个是大家需要了解的。

首先未产妇、多胎妊娠的患者容易发生先兆子痫。

其次,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肥胖、肾脏病的患者也容易发生先兆子痫。

其他的一些诱发因素包括高凝的状态、抗磷脂抗体综合症、先兆子痫家族史、先兆子痫的病史以及黑人和社会经济地位地下的病人容易发生先兆子痫。

先兆子痫的早期诊断是非常重要的。

它的诊断的关键特征是要存在蛋白尿,但是约20%的先兆子痫的患者并没有蛋白尿。

因此,对任何有相关症状和体征的合并高血压的孕妇,即使没有蛋白尿的时候也应该警惕先兆子痫的可能性。

目前对先兆子痫方面研究的一些最新进展显示,尿蛋白和肌酐的比值与24小时尿蛋白的排泄率有相关性,这些可以预测先兆子痫的发生。

子痫的早期诊断还包括了一些因子,包括胎盘生长因子,可溶性的FMS样酪氨酸激酶以及胎盘蛋白13。

早孕期和中孕期子宫动脉的多普勒测速异常也有助于预测先兆子痫的发生。

关于先兆子痫怎么样去预防,以前有过很多探索性的研究。

早期性的研究显示,低剂量的阿司匹林和维生素C的预防证据不充分。

一篇文章对27项,约11348个孕妇进行了一项研究,低剂量的阿司匹林能够带来轻中度的获益,可以预防子痫的发生。

因此,在2011年英国的NICE指南对阿司匹林提出了如下意见。

第一,高危先兆子痫的孕妇和先兆子痫危险因素大于等于1个的孕妇,也就是中危的患者,在孕12周以后可以口服阿司匹林75毫克每天,直至分娩结束。

所谓先兆子痫高危的病例是指前次妊娠中存在高血压或者合并慢性肾脏病、糖尿病、慢性高血压、红斑狼疮、抗磷脂抗体综合症以及其他的一些自身免疫病。

中危的病例中首次怀孕年龄大于等于40岁,妊娠间隔期大于10年,体重指数大于等于30公斤每平米,多胎妊娠以及先兆子痫家族史。

先兆子痫的其他预防措施包括有利尿剂和钙剂。

关于利尿剂早期认为先兆子痫是与钠潴留有关的,目前认为先兆子痫患者的血容量低于正常。

因此,利尿剂因为会加重低血容量,并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从而加重了高血压,因此利尿剂现在已经不被推荐。

关于钙剂,2006年一项入选8325名孕妇的随机对照双盲研究表明,尽管补钙无法预防先兆子痫,但是却能够降低先兆子痫的并发症。

最近一项随机入选524名日常钙摄入量低的健康初产妇的研究表明,补充钙剂能够显著的降低先兆子痫和早产的发生率。

提示补钙或许有一些益处,尤其是对那些日常钙摄入量比较低的孕妇。

第三部分我们来讲一下妊娠合并高血压的处理。

首先讲一下妊娠期高血压的处理。

妊娠期高血压的处理原则主要依赖于三个方面:血压的水平;妊娠的年龄以及相关母体和胎儿的危险因素。

处理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非药理学的处理;一个是药理学的处理。

非药理学的处理方面主要是要患者卧床休息,减少活动。

但是应该避免减重或者过分限制盐的摄入。

非药理学的处理适用于收缩压在140到149毫米汞柱之间,舒张压在90到109毫克汞柱之间。

关于药理学的处理方面,就是什么样血压需要启动药理治疗?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切点,在美国认为收缩压、舒张压大于等于160/105毫米汞柱的时候,才要启动药理治疗,关于血压的具体降低目标也不是很确定。

在加拿大当血压大于等于140/90的时候就要启动药理治疗,它的血压治疗的目标是要舒张压在80到90毫米汞柱之间。

澳大利亚起点是血压大于等于160/90毫米汞柱。

在德国收缩压的起点是要大于等于160/100毫米汞柱。

关于启动药物治疗的时候,这些血压的起点不同的指南都有不同的标准。

孕期高血压教育项目组的血压的起点是收缩压在150—160毫米汞柱或者舒张压在100到110毫米汞柱的时候,血压启动降压。

但是他同时指出合并肾功能不全或心室肥厚等靶器官损害的患者,当舒张压大于90毫米汞柱的时候,即可启动药物治疗。

2007年ESC指南明确指出当收缩压大于等于150毫米汞柱或者舒张压大于等于95毫米汞柱的时候应该启动药物治疗。

2010年NICE指南指出妊娠期高血压的目标血压水平应该控制在150和100毫米汞柱之内,其中尤其指出舒张压不能低于80毫米汞柱。

在2010中国颁布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指出当妊娠期高血压大于等于150/100毫米汞柱的时候就应该启动治疗,他的目标水平是在130到140,80到90毫米汞柱之间。

妊娠期轻中度高血压的治疗原则是指血压小于等于160/110毫米汞柱的孕妇来说。

妊娠期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的治疗原则我们应该掌握以下几点,第一对血压小于等于160/110毫米汞柱的患者来说,因为目前的临床实验并没有显示轻中度的高血压能够从药物治疗里获益,而且不管你是慢性的高血压,还是妊娠的高血压,无论你是否治疗,患者在严重的高血压的发生率,先兆子痫、早产、新生儿死亡、低育龄新生儿出生率等等方面都没有明确的差别。

因此对妊娠期轻中度高血压的患者并不主张治疗。

妊娠期高血压在孕期的血压大于等于140/90毫米汞柱,同时合并以下情况的时候就要考虑药物治疗了。

第一合并妊娠期蛋白尿;第二妊娠28周前存在的高血压;第三妊娠高血压合并蛋白尿或者有症状;第四慢性高血压和靶器官的损伤;第五慢性高血压这些基础上的妊娠期高血压这些都是用药物治疗的。

关于治疗药物方面的选择,中枢的降压药、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直接血管扩张剂量和利尿剂均可以选择。

目前通常会首选中枢作用的降压药,其中甲基多巴被证实安全有效,但是同时也要注意它的副作用,包括会引起抑郁、肝损以及溶血性贫血。

如果没有甲基多巴的时候可以选择可乐定,它的有效性与安全性与甲基多巴是非常相似的。

在β受体阻滞剂方面要首选拉贝洛尔,它的安全性跟甲基多巴相似,而且比甲基多巴可能更有效,但是应该警惕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

孕妇高血压是禁止使用阿替洛尔的,因为会引起胎儿宫内发育受限。

直接血管扩张剂方面首选肼苯哒嗪,这是一个非常有效的静脉药物,但是会引起多神经病、心动过缓以及药物诱导的狼疮等等这些。

利尿剂方面禁止选择螺内酯,因为可能有胎儿的抗雄激素的效应。

可以选择噻嗪类的,但是会引起血容量不足以及电解质的紊乱。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β受体阻滞剂方面的一些信息。

刚才我们已经提到拉贝洛尔的有效和安全性都是良好的,并且要禁止使用阿替洛尔,这是因为孕中期应用阿替洛尔会导致胎儿生长受限和低体重胎儿发生率的增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