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以自己某一节课的教学设计或教案为例,分析或反思自己

一、以自己某一节课的教学设计或教案为例,分析或反思自己

一、以自己某一节课的教学设计或教案为例,分析或反思自己在这节课上各教学技能运用得如何?《多姿多彩的民族服装》课题:多姿多彩的民族服装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民族服饰的多样性和独特性。

初步掌握民族服饰的简易画法。

2、过程与方法:体验服饰艺术与民族、生活与审美的密切关系,了解民族服饰从设计到制作的答题过程。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民族大家庭、热爱民族艺术的情感,树立保护、挖掘和发展民族艺术的态度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民族服饰的简易画法。

教学难点:真实、生动地表现某民族服饰的艺术特点。

教学准备:画笔、画纸、范画、电脑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视频导入:(5分钟)师:同学们,上课前我们先来看一个短片,请同学们认真看,看完后告诉老师你有什么感受。

(看视频)师:好了,谁来说说在刚刚的短片里,你看到了什么?(生交流)师:哎、说的很好,观察得真仔细。

准确的说是中国的56个民族的服饰。

那么同学们想不想这些精美的服饰画下来呢?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多姿多彩的民族服饰》。

板书课题。

那么服饰和服装的区别在哪呢?让老师来告诉你,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多姿多彩的民族服饰》。

板书:课题;“服”,指服装;“饰”指装饰;所以服饰是包括服装之外,还有头饰、手饰等。

)板书:服饰:服装上的装饰.二、讲授新课:(7分钟)通过了解某几个民族的服饰的外形、结构、材质、特点以及民族的生活习惯,使学生感受中国地域辽阔,了解民族服饰的多样性和独特性,培养学生热爱民族大家庭、热爱民族艺术的情感。

师:在刚刚的短片里,带给了同学们什么感受呢?(生交流)师:说的非常好,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服饰是丰富多彩的,是多样化的,但同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各自的特色,又是独一无二的。

好,谁来说说你最喜欢哪个民族,并说说为什么?生:苗族。

喜欢它的头饰,很漂亮。

1、苗族师:好的,苗族。

我们一起走进苗族的生活。

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云南、广西等省。

苗族的先祖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时代。

苗族的音乐舞蹈历史悠久,群众喜爱的芦笙舞,技艺很高。

“祭鼓节”是苗族民间最大的祭祀活动。

一般是七年一小祭,十三年一大祭。

邀亲朋共聚一堂,以求增进感情,家庭和睦;饮食习惯跟我们差不多,均以大米为主食。

苗族服装最大的特色在于银饰,戴银饰是苗族姑娘的天性,她们挽起头发髻于头顶,戴上高约20公分左右,制做精美的银花冠,上面大都打制着二龙戏珠、百鸟朝凤等图案。

银冠上除插银片外,还插高约1公尺的银牛角,角尖系彩飘,更显的高贵富丽。

脖子上戴的银项圈有好几层。

前胸戴银锁。

耳环、手镯都是银制品。

袖口还镶嵌着一圈较宽的银饰。

苗家姑娘盛装的服饰常常有数公斤重,苗家银饰的工艺,华丽考究、巧夺天工,假若盛装的苗族姑娘汇聚在一起,那一定会变成一个美丽的银色世界。

苗族服饰从总体来看,保持着中国民间的织、绣、挑、染的传统工艺技法,显示出鲜明的民族艺术特色。

从造型上看,采用中国传统的线描式的造型手法;从用色上看,她们善于选用多种强烈的对比色彩,一般均为红、黑、白、黄、蓝、绿。

苗家的姑娘最爱穿百褶裙,一条裙子上的褶有500多个,而且层数很多,有的多达三四十层。

这些裙子从纺织布到漂染缝制,一直到最后绘图绣花,都是姑娘们自己独立完成。

看着苗族的服饰,真是异彩纷呈,美不胜收。

2、傣族生:傣族,喜欢它婀娜多姿的舞蹈。

师:很好,看来同学们课前预习做的不错呀,知道傣族的舞蹈是美不胜收呀!那下面我们一起再来欣赏傣族那美丽的服饰。

傣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部靠边境的弧形地带,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等。

孔雀舞是傣族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民间舞蹈。

傣族人住竹楼已有1 4 0 0 多年的历史。

竹楼是傣族人民因地制宜,创造的一种特殊形式的民居。

傣族信佛教,认为男人一生一定要过一段脱离家庭的宗教生活。

所以男孩一到七八岁就要削发为僧,开始过宗教生活。

送孩子入寺为僧是件大事,全家举行隆重的仪式来庆祝。

孩子一旦踏入佛门,二三年后还俗。

妇女虽然不入寺为僧,但也都是虔诚的信徒。

傣族妇女的穿着打扮,是全世界最美丽的,它就像孔雀开屏一样。

傣族妇女一般都长得身材苗条,看上去婷婷玉立,素有“金孔雀”的美称。

傣族妇女一般喜欢穿窄袖短衣和统裙,把她们那修长苗条的身材充分展示出来。

所采用的布料经柔,色彩鲜艳明快,无论走路或做事,都给人一种婀娜多姿、潇洒飘逸的感觉。

傣族男子一般都穿小袖衫,长管裤,用布包头,有的戴呢礼帽,显得潇洒大方。

傣族无论男女,出门总喜欢在肩上挎一个用织绵做成的挎包(筒帕)。

3、维吾尔族师:同学们,老师呢,最喜欢的是居住在中国西北边陲新疆,有一座白雪皑皑的天山,天山脚下聚居着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同学们知道是什么民族吗?生:维吾尔族师:真聪明,就是维吾尔族。

维吾尔族的顶碗舞、盘子舞、手鼓舞等,最富民族特色。

我最喜欢的是它最有特色维吾尔族男女都喜欢戴帽子。

女帽皆用金银线绣花点缀与装饰,四楞花帽脱颖而出几乎成了维吾尔族花帽的主流而延续至今。

维吾尔族男子削发戴小罩刺绣花帽。

维吾尔族服饰花样较多,非常优美,富有特色。

维吾尔族妇女喜用对比色彩,使红的更亮,绿的更翠。

维吾尔族男性讲究黑白效果,这样粗犷奔放。

维吾尔人穿著鞋靴是传统的习惯,历史久远,可追溯到千年以上。

维吾尔族是个爱花的民族,人们戴的是绣花帽,着的是绣花衣,穿的是绣花鞋,扎的是绣花巾,背的是绣花袋,衣着服饰无不与鲜花息息相关。

4、三个民族服饰对比。

苗族最特殊的是银饰;傣族的服饰紧衣统裙;维吾尔族是男女都带帽子,色彩非常鲜艳。

5、小结:师:同学们,我们中国民族的服饰美不美?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独一无二的民族以及特色的服饰,才让我们的国家更加丰富多彩,所以,不管我们是哪个民族的,都应该和睦相处。

三、课堂示范:(8分钟)师:好了,了解了这几个民族后,相信同学们都已经被这些精美的服饰深深的吸引住了。

可是,我们该怎样去把自己喜欢的民族服饰画出来呢?现在,同学们认真看老师是怎样一步步把复杂的民族服饰画下来的。

第一步:整体把握,画出对象的外轮廓;第二步:在外轮廓的基础上把对象的每个部位分出,使对象成形;第三步:深入画出服饰上的细节,是画面完整;第四步:根据民族特色上颜色。

四、课堂练习:巡回指导(15分钟)五、学生作品展评:(3分钟)六、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2分钟)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通过欣赏民族服饰、了解几个民族习俗、分析了民族特色、还初步学习绘画民族服饰的方法;感受到了中国地域辽阔,民族服饰的丰富多彩,艺术的博大精深。

布置作业: 1、继续完善手绘的民族服饰;2、有兴趣可采用废旧纸片进行拼贴的方法。

板书设计:多姿多彩的民族服饰地理位置服饰特点气候特点形成原因民族风俗宗教信仰分析与反思:我觉得首先必须要掌握的就是教材的内容,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所以必须充分挖掘教材资源,使用各种教学工具,达到课堂的良好氛围。

除此之外,课堂关注必不可少,与学生的互动可以使课堂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我觉得本节课最好的地方在于学生能够很投入的进入探讨环节,对如何进行简易绘画民族服饰非常感兴趣,老师在示范时非常认真观看,以及踊跃提问,如何才能画的更好。

学生们讨论很积极,自主探讨,学到了很多知识。

由于教学时间不长,教学实践缺乏,所以,本节课我基本是按照我的教学设计来进行的,没有太大的临场发挥。

如果我再上本节课,首先,我会给学生一个更全面的视角,使学生掌握的知识系统化、结构化,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然后,我会让课堂氛围更加活跃。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觉得我最需要提高的就是自己的教学水平,多进行教学研究,多向前辈学习请教,使自己的教学水平得到提高。

我作为一名新教师,尚未摸索到较好的方法,在以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将努力积累经验,并积极听组内老教师的课,学习他们的教育教学方法,摸索出适合自己的教育教学方式。

(详细分析教案内容):一、本节课实施的教学策略有:1.探究式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提高美术审美能力;对比式的方式,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形成自己的想法,再组织全班交流,让学生美感得到质的升华。

2.适当的讲解,对中国民族服饰以及服饰的画法通过教师的范画及学生的作品点评达到正确提高学生的美感、及绘画能力的效果。

3.猜想验证,如:出示一幅民族服饰的图片,先由全班学生进行独立思考猜想结论,最后得到验证。

4.多媒体演示,如:使用视频,将56个民族的服饰都展示出来;多媒体演示起到很好的效果,把学生陌生的东西展现出来,利于学生产生兴趣及有初步的了解;5.小组讨论,如:教师并没有将学生的结论直接肯定或直接否定,而是先由学生在小组之间进行深入讨论,从中理清思路。

并且创造了民主和谐的课堂环境,使学生能在轻松自由的气氛中学到知识。

二、本节课如果再上,我会做什么改进?(教案中红色部分为修改内容)本节课在教学流程设置上比较合理,能够层层递进,先让学生了解民族服饰,再着手教学生如何进行简易的绘画。

这是本节课练习的优点,不足之处在于讲解时对比性不够,可以在导入时关于“服饰”与“服装”进行解释对比和讲完三个民族可一起进行对比:(例如):那么服饰和服装的区别在哪呢?让老师来告诉你,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多姿多彩的民族服饰》。

“服”,指服装;“饰”指装饰;所以服饰是包括服装之外,还有头饰、手饰等。

三个民族服饰对比。

苗族最特殊的是银饰;傣族的服饰紧衣统裙;维吾尔族是男女都带帽子,色彩非常鲜艳。

在讲解每个民族服饰特点的前提下,要先讲述一些其民族的居住地点、生活习惯、宗教信仰等等: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云南、广西等省。

苗族的音乐舞蹈历史悠久,群众喜爱的芦笙舞,技艺很高。

“祭鼓节”是苗族民间最大的祭祀活动。

一般是七年一小祭,十三年一大祭。

二、实施新课程以来,对教师掌握和运用课堂教学技能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试论述课堂教学理念、课堂教学实践与课堂教学技能三者之间的关系。

新的要求:答: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学生为本,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状态中高效率地学习。

教师应不断更新课堂教学理念,从传统的单一的“教”转变为引导学生的“学”;重视课堂教学实践的反思,不断找出存在不足之处并努力去完善。

新的教学理念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探索、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就对教师的角色转变、教学技能等有新的要求。

(1)课堂导入新颖的技能。

相比传统课堂,对导课艺术越来越重视,不仅要求紧扣教材内容还要有启发性和趣味性,启发学生积极思考。

(2)设计教学问题情境的技能。

在传统的应试教育中,学生是在被动的学习,对所学知识只能死记硬背。

但是新课程要求教师重视开展活动式教学,强调通过学生自身的操作、思维和体验来获取知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