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提高在院产妇的纯母乳喂养率 (1)
提高在院产妇的纯母乳喂养率 (1)
目标
措
施
负责
完成 时间
地 点
1、严格执行三早工作,并设立三早登记本。 产妇出院前下 奶充裕,满足 新生儿纯母乳 喂养。 2、产妇生产后第一天即进行产后康复仪的使用,增 加泌乳量。 3、制定饮食宣传手册,责任护士分时段进行饮食指 导。 1、告知产妇及家属新生儿在出生一周内胃容量的大 小,让产妇及家属了解新生儿不需要母乳以外的其他 饮品。 2、从入院开始即进行爱婴医院的宣传工作,禁止将 奶瓶奶嘴、代乳品等可能干预到母乳喂养的工具带入 母婴同室。 1、 制定有针对性母乳喂养知识及技能的培训方案, 改善年轻护士的知识结构。 2、通过培训考核,使年轻护士能够规范且有效地解 决产妇及家属在母乳喂养方面的问题。 3、通过对产妇进行母乳喂养指导检查反馈护士工作 质量。 王红娟 刘慧 2015年7 月 王红娟 刘慧 2015年7 月 妇 产 科
2016/6/6
九、效果评价
2015年1月至10月分娩新生儿618人,医学指征81人,符合条件 537人,实际喂养500人,纯母乳喂养成功率达93.1%。
94 92 90 88 86 84 82 80 78 76 74 72
93.1 活动前 目标值 活动后
85
80.15 活动前
目标值
活动后
2015年各月份住院产妇纯母乳喂养情况
2016/6/6
八、组织实施 D3—年轻护士母乳喂养知识掌握不足。
措施1:制定有针对性母乳喂养知识及技能的培训方案,改善年轻护士的 知识结构。
八、组织实施 D3—年轻护士母乳喂养知识掌握不足。
措施2:通过培训考核,使年轻护士能够规范且有效地解决产妇及家属 在母乳喂养方面的问题。
八、组织实施 D3—年轻护士母乳喂养知识掌握不足。
时间 新生儿出生人数 医学指征人数 符合条件人数 实际喂养人数 纯母乳喂养成功率
2015.1 2015.2
2015.3 2015.4 2015.5 2015.6 2015.7 2015.8 2015.9 2015.10
提高在院产妇的纯母乳喂养率
目录
一、小组概况 六、要因确认 七、制定对策
二、选题理由
三、现状调查
八、组织实施
四、确定目标
九、效果评价
五、原因分析
十、遗留问题与下步打算
前
言
为了迎接国家爱婴医院复审,使产妇及家属在住院期间掌握母
婴健康知识,教会产妇母乳喂养技巧,进一步提高产妇住院期间纯
母乳喂养率,提升产科护理服务质量,在我院护理部的倡导下,妇 产科护理团队从2015年1月到10月举行10个月的QC活动。本次
因素 人数 200人 百分比 产妇因素
56 28%
家属因素 医务人员因素
58 29% 54 27%
产妇因素 家属因素
社会因素
26 13%
其他
6 3%
医务人员因素 社会因素 其他因素
五、原因分析
产妇因素
乳量不足 乳头扁平、凹陷 过度依赖医务人员
家属因素
私自使用代乳品 及奶具
年轻护士母乳喂 养掌握不全
调查人:王红娟 刘慧
地点:妇产科
时间: 2015月3月
六、要因确认 验证五:护士人员不足
验证方法 2015年1-10月住院人数调查
验证过程
论证:统计我科2015年1-10月住院人数,平均每日住院在30人,目前我科 取证护士为22名,除去门诊护士,在岗人员为21人,根据等级医院评 审母婴同室床护比1:0.6的要求,目前我科母婴同室床护比大于1:0.6 的床护比要求,所以护士人员不足为非要因。
调查人:王红娟 刘慧
地点:妇产科
时间: 2015月3月
六、要因确认 验证九:母婴分离
验证方法 母婴同室现场调查
验证过程 论证: 通过统计2105年1月-10月因为新生儿窒等医学指征转新生儿科治疗的 新生儿为54例,仅占出生新生儿的8.7%,这类因素为不可控制,因此, 母婴分离为非要因。
调查人:王红娟 刘慧
纯母乳喂养,宣传不到位 代乳品过度 宣传
母婴分离
护士工作量大
哺乳环境不好
医务人员因素
社会因素 其他因素
纯 母 乳 喂 养 成 功 率 低 的 原 因
六、要因确认 验证一:乳头扁平、凹陷
验证方法 妇产科病房现场调查 验证过程 论证:通过对一月份在院40名产妇进行乳房条件评估,发现乳头扁平、凹陷 等乳头条件不好的产妇有7名,占17.5%。且乳头扁平或凹陷可通过孕前、孕 期进行“十字”牵拉操改善。因此,乳头扁平、凹陷为非要因。
调查人:王红娟 刘慧
地点:妇产科
时间: 2015月3月
六、要因确认
验证三:过度依赖医务人员
验证方法 验证过程 在院产妇家属现场调查 论证:经调查在院50名产妇家属,发现产妇家属需要医务人员帮助、指导 的为45名,占90%,但通过住院期间护士进行母乳喂养的宣教以及一对 一的母乳喂养姿势指导,产妇出院时超过80%的产妇及家属均能掌握母 乳喂养的相关技巧,并不过度依赖医务人员。因此,家属过度依赖医 务人员为非要因。
3.2014年妇产科住院产妇平均纯母乳喂养成功率为80.15%。
2014年各月份住院产妇纯母乳喂养情况
时间 2014.1 2014.2 2014.3 2014.4 2014.5 2014.6 2014.7 2014.8 2014.9 2014.10 2014.11 2014.12 新生儿出生人数 93 79 73 81 87 77 102 89 78 76 68 91 医学指征人数 8 6 5 8 5 6 10 7 5 6 5 7 符合条件人数 85 71 68 73 82 71 92 82 73 70 63 84 实际喂养人数 66 58 53 57 66 56 72 65 58 58 53 72 纯母乳喂养成功率 77.6% 80.6% 77.9% 77.9% 80.48% 79.38% 78.2% 78% 80.82% 82.1% 83.4% 85.5%
调查人:王红娟 刘慧
地点:妇产科
时间: 2015月3月
六、要因确认 验证六:年轻护士母乳喂养知识掌握不足
验证方法 验证过程 妇产科病房工作现场调查
论证:目前我科取证护士为21名,长期病房工作护士11人,工作5年以下护 士5人,其中3人为工作一年护士,占病房护士人数的45.45%,这些年轻护士没 有接受正规爱婴医院评审的培训,在日常工作中缺乏对产妇持续有效指导,
八、组织实施 D1—乳量不足
措施2:产妇生产后第一天即进行产后康复仪的使用,增加泌乳量。
八、组织实施 D1—乳量不足
措施3:制定饮食宣传手册,责任护士分时段进行饮食指导。
八、组织实施
效果验证:
实施后,2015年5月措施干预产妇与未干预产妇一次母乳量的收集对比,见下表:
60 50 40 30 20 10 5 0 生产当日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15 10 23 38 30 未干预 干预后 50
调查人:王红娟 刘慧
地点:妇产科
时间: 2015月3月
总体结论
1.乳量不足;
2.私自使用代乳品和奶具;
3.年轻护士母乳喂养知识掌握不足。
要 因
七、制定对策
序号 要因 对策
认真进行三早 工作,合理应 用产后康复仪 增加泌乳,正 确指导产妇的 饮食,制定月 子餐。
通过反复无缝 隙的宣教,利 用床旁及集中 宣教改变原先 陈旧的观念 全科进行母乳 喂养知识培训 并考试,针对 年轻护士采取 专门培训老师 指导培训并考 核。
调查人:王红娟 刘慧
地点:妇产科
时间: 2015月3月
六、要因确认
验证四:私自使用代乳品及奶具
验证方法 验证过程 妇产科病房现场调查 论证:通过调查在院50名产妇家属,发现私自使用代乳品的家属为40人, 占80%,经医护人员宣教后,仍然有37名产妇家属认为母乳不足以喂 养新生儿,仍会偷偷进行奶具及代乳品的喂养,继而新生儿易产生 乳头错觉,干预产妇进行纯母乳喂养,因此,产妇家属私自使用代 乳品及奶具为主要原因。
选定课题
提高在院产妇的纯母乳喂养率
2016/6/6
三、现状调查
1.世界卫生组织(WHO)与联合国基金会(UNICEF)在大量科学研 究的基础上,于2001年5月通过第55届世界卫生大会向全球联合倡 议“爱婴医院”暨出生后最初6个月纯母乳喂养最新标准。 2.我院妇产科2015年护理质量管理目标中,按照爱婴医院要求纯母 乳喂养率大于等于85%。
地点:妇产科
时间: 2015月3月
六、要因确认 验证十:哺乳环境不好
验证方法 验证过程 母婴同室现场调查 论证: 通过现场调查的50名产妇,因为担心病房过多人员在场,没有隐私保 护而不好意思哺乳的产妇为10人,占20%。我科在此项工作中做了大量的 努力:严格按照探视规定,定时清理多余探视人员;病房病床之间均配备 隔帘;因此,哺乳环境不好为非要因。
措施3:通过对产妇进行母乳喂养指导检查反馈护士工作质量
效果验证:
八、组织实施
实施后,对工作 5 年以下的年轻护士进行一季度一次的培训验证考试,结 果见下表:
120 100 80 60 40 20 0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母乳喂养理论考试 母乳喂养技能考试
结论:年轻护士通过培训,理论和技能成绩稳步提升,达到预期效果。
措施2:从入院开始即进行爱婴医院的宣传工作,禁止将奶瓶奶嘴、代乳 品等可能干预到母乳喂养的工具带入母婴同室。
效果验证:
八、组织实施
实施后,我小组再次对产妇及家属私自使用代乳品现象进行调查, 结果见下表:
50 40 30 20 10 0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结论:产妇及家属能主动拒绝使用代乳品及奶具,达到预期效果。
只注重对产妇进行语言上的宣教,在行为上缺乏持续有效的指导。因此, 年轻护士母乳喂养知识掌握不足为要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