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格拉底的申辩

苏格拉底的申辩

读《苏格拉底的申辩》有感
【摘要】
我们已经度过了生命最初的二十多个年华,我们正在步入人生中最绚烂的青年时期,我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已经初步形成或者正在形成。

对于怎样看待自己,怎样正确的把握自己,我们却知之甚少,也从未认真踹度过。

读了柏拉图《理想国》中的《苏格拉底的申辩》,让我对这一问题有了新的认识。

【作者】
蔡月华混合0801 0800000118
【正文】
苏格拉底是柏拉图的老师,于公元前399年70岁时被判处死刑。

据记载,他是一个大好人,是各种美德的典范:智慧、谦逊、节制、勇敢、正义、公正守法、不贪财等等。

可是,在雅典这样一个民主制的国家里,他为什么会被判处死刑呢?柏拉图的著作《苏格拉底的申辩》,记述的就是他在法庭上的辩词,这些辩词说明了他被判处死刑的前因后果,并且集中的表达了苏格拉底的思想。

他说:尽管我并不以为我们人中间有谁知道什么真正美、真正好的东西,可我还是比他好一点,因为他一无所知,却自以为知道,而我既不知道,也不自以为知道。

他运用了简单的逻辑证明了一个在今天看来是显而易见的道理:没有谁是最智慧的。

首先,他让神传下神谕说没有人比他更智慧了。

所以他就是当时人当中最智慧的了。

然后,出于对自己的不够智慧这一事实的自知之明,他找到了一个政界受敬仰的人士,他指出,如果神是对的,那么他就是最智慧的人,于是人们常常信奉的那些所谓的最智慧的人就不是真正最只会的人了;反之,如果人们一贯信以为真的那个政客是最智慧的,那么神就是不对的,除非神在撒谎,而神撒谎与本性不合。

这就犯了一个显而易见的错误,要么神是错的,要么人们心中认为最聪明的人不是最聪明的。

苏格拉底探讨这个问题的意义在于什么呢?我想,他是要求我们认识自己,同时客观的去看待神灵,打破习惯性的思维,不要盲目的给别人带上万能的光环。

其实,苏格拉底被控告的原因在于:亵渎旧的神灵,创立新的神;蛊惑青年,教唆他们反对他们的父亲。

本质上,哪怕是法律上,他的这些罪名都是不成立的。

因为从头到尾他只是在与各种各样的人谈话,考问他们的智慧,启发思考,并没有创立新神和教唆青年的动机。

但从哲学的角度来讲,他的思想确实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他教育人们要认识自己,要确立独立思考的原则。

而一个独立思考的人对于其他任何人的看法都要抱着换衣的态度,只相信经过自己头脑认为真的东西。

那么,理所当然的,旧的神与父亲的权威,都是应该被怀疑的对象。

实践证明,青年人听了苏格拉底的谈话以后,往往就不那么驯顺了。

我想,苏格拉底其实只是在起一个推动者的作用,因为本质上,思考的还是人们自己,并且人们有权利接受苏格拉底的教化,最佳的结果是人们在自己仔细思考后接受苏格拉底的思想。

我们需要认识自己,需要知道人应当怎样活着,是盲
目的活着还是自觉地活着,是浑浑噩噩的活着还是时常反思,时常思考自己的人生价值,做一个自觉的人。

苏格拉底为什么一定要指出这个问题呢,甚至可以放弃自己的生命?这是由他所处的社会环境决定的。

他询问了很多人,上至官员,下至工匠,没有一个人不认为自己是无所不知的,而实际上他们只对自己所熟悉的行业有精确的知识,对于其他的只是则不知其所以然,是没有经过追问的。

然而他们却已不知为知。

所以苏格拉底得出:只有知道自己的无知的人才是聪明的人。

因为,只有知道了自己的无知,才会谦虚而不自大,才会去进行思考、求知,进而知道自己的局限,从而提升自己。

人生的支柱就是通过这一求知过程得到的真知,也就是人生的信念,是回答人为什么活着、怎样活着的答案。

那么,苏格拉底确立的信念有哪些呢?概括起来有三点。

第一,德性。

它回答了人生最重要的是什么这个问题。

有人认为是金钱、权利、地位,但是,苏格拉底认为这完全本末倒置了。

不是德性出于钱财,而是钱财出于德性,不出自德性的钱财是可耻的,这样的人堪比野兽,斤斤计较于一己之所得,灵魂不能得到提升。

人的高贵来自德性,德性就是普遍的善,超越各种利益而不为其所制约。

第二,为了信念不惜牺牲生命。

他本人就是这么做的。

他认为生命固然是重要的,但是如果为了保全生命而丧失尊严,不择手段的以求苟活,就会为人所不耻。

这跟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如出一辙。

逃脱死亡不难,难的是逃脱罪恶;想苟活并不难,可是这样的生命又有什么意义呢?第三,信守诺言,遵守契约。

苏格拉底认为,既然诺言和契约都是经过独立思考而确立的,那么有什么理由不遵守呢?人若出尔反尔,何为其人!
苏格拉底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是一个觉醒者,“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中,他的悲剧命运也是难以避免的。

【总结】
作为读起思想的我,思考着苏格拉底留给后人的一个问题:你情愿象原来那样,既没有他们的智慧,也没有他们的无知呢,还是愿意既有他们的智慧,也有他们的无知?我想我选择前者,智慧是无止境的,但是认识到自己的无知便可以永无止境的追求它,从而人生也就有了存在的价值,有了活着的理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