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材料科学基础1试题及答案

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材料科学基础1试题及答案


其弹性模量 (3) ; 金属铜为 (4) 键, 结合键 (5) 故其弹性模量 (6) ; 橡胶中分子链上是 (7) 键,分子链之间是 (8) 键,故其弹性模量 (9) 。 2. (11) 3. 液态金属结晶的驱动力是 (10) ;多晶体金属中晶粒长大的驱动力是 (12) (13) 。 于位错线,其滑移运动方向 (14)
G V GV A S
a 3 GV 6a 2 S

(2 分)
d (G ) 0, da
解得临界晶核边长 a * 为
a
则临界形核功 G 为

4 S GV
(2 分)
4 S G G V

4 S GV 6 G V
(2)(6 分)
a 点:包晶反应, L+ M7C3+(C)→M5C2 b 点:包共晶反应,L+ M5C2 →M3C +(C) c 点:包共晶反应,L+ε →M3C+(γ Mn)
(2 分) (2 分) (2 分)
四、证明题(8 分) 证明:设立方体晶核的边长为 a,液体与固体间的体积自由能为 GV ,液体与晶 核间的比界面能为 S , 晶核表面积为 A , 晶核体积为V , 则形核时的自由能变化 G 为
3
S
2
32 S (GV ) 2
3
(1 分)
临界表面形核能 A S
6(a ) 2 S
4 S 6 G V S
(1 分)
2

3 96 S (GV ) 2
第 2 页

3 32 S (GV ) 2 1 G 3 3 A S 96 S 2 (GV )
第 4 页
2. (5 分)影响扩散的主要因素为温度和扩散组元的浓度梯度。920℃左右渗碳时,碳 在奥氏体(面心立方结构)中扩散,过高的温度会引起奥氏体晶粒粗大;但温度过 低,碳将在铁素体(体心立方结构)中扩散,碳在铁素体中的极限溶解度比在奥氏 体中小得多,因而浓度梯度也小得多。 3. (5 分)根据
B
A a
图5
第五题第2题图 第 3 页
2. (8 分)W-Cr-Ni 三元合金 800℃等温截面图示于图 5。 (1) (4 分) 写出图中 A 合金在该温度时的相组成物, 在图中标出各组成相的成分点, 并计算各相的质量百分数(用字母列式表示即可) ; (2) (4 分)写出图中 B 合金在该温度时的相组成物,在图中标出各组成相的成分点, 并计算各相的质量百分数(用字母列式表示即可) 。 3. (8 分)立方形晶体中的位错环 ABCDA 如图 2 所示。AB 段和 CD 段平行于 Z 轴,AD 段和 BC 段平行于 X 轴,位错环的柏氏矢量 b 平行于 Y 轴, AD d 。刃位错的应力 场 e 公式如下:
Bf 1010 % fe Be fc 100% fe cd
wNi4W w 2
3. (8 分) (1) (4 分)
(0.5 分)
Be fd 100% fe cd
(0.5 分)
f
Gb 2 2 (1 )d
(3 分) (1 分) (1 分) (1 分) (2 分)
水平放置的 B 质量分数 wB 20% 的 A-B 二元合金熔液从一端定向凝固成长为 L 的横 截面均匀的合金棒。 (1) (4分)计算棒中单相 固 溶体段占棒长的分数; (2)(4分)计算合金棒中单相
α A 20 30 60 β B T L
固溶体段的平均B含量 wB 。
wB (%)
图4 第五题第 1 题图
二、判断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1. 密排六方结构的晶体属于密排六方点阵。
2. 空位的存在,总是使晶体的自由能降低。 3. 4. 5. 6. 7. 8. 位错的存在,总是使晶体的自由能升高。 晶体中可以形成纯刃型位错环,也可以形成纯螺型位错环。 螺型位错线只能进行滑移运动,不能进行攀移运动。 位错线在其滑移面内运动的方向与其所引起的晶体滑移的方向相同。 合金中多相平衡的条件是各组元在各相中的化学位相等。 一个二元合金相图中, 液相线与固相线距离越大的合金, 其结晶时的流动性越差。 第 1 页
x 2 Dt
,当 恒定时,x 与 t 成正比,
(3 分) (2 分)
x 变为 4 倍,则 t 变为 16 倍,故共需 16 小时。
4. (5 分)如图所示,强度随碳含量增加先增高后下降,在碳含量约 1.0%时为强度极 大值。 (2 分)
强度的这种变化与平衡态碳钢中的组织随碳含量变化有关:当碳含量小于 0.77%时,钢中的组织为铁素体+珠光体,且珠光体的分数随碳含量增高而增大,而 珠光体在钢中起强化作用,故强度随碳含量增加而增高; (1 分)
9. 在三元相图的垂直截面图中,不能利用重心法则求三个平衡相的质量分数。 10.在固相不扩散、液相完全混合的条件下,固溶体凝固中不可能出现成分过冷。 三、识图题(共 18 分) 1. 2. (4 分) 写出所示立方晶胞中 ABCDA 晶面及 AC 晶向的密勒指数。 (5 分) 写出所示六方晶胞中 MNPQM 晶面、MN 晶向、NP 晶向、PQ 晶向、QM 晶
(1 分)

G
1 A S 3
(1 分)
五、计算题(共 24 分) 1. (8 分)
(1) (4 分)根据公式
z CS ( z ) C0 k 0 1 L
k0 =
k0 1
(2 分)
式中, 则 (2) (4 分) 令 则 2. (8 分)
C S = 30 , C 0 = 20 ,
Gb y (3x 2 y 2 ) 2 2 2 2 (1 ) ( x y ) Gb x( x 2 y 2 ) e 2 2 2 2 (1 ) ( x y ) 0
(1)(4 分)
2 2 Gb y( x y ) 0 2 (1 ) ( x 2 y 2 ) 2 0 ( xx yy ) Gb x( x 2 y 2 ) 2 (1 ) ( x 2 y 2 ) 2 0
ε
a
c
b
o
第 2 页
西 安 交 通 大 学 考 试 题
四、证明题(8 分) 假设纯金属熔液按均匀形核方式形核,晶核形状为立方体。试证明:临界形核功
G 等于临界晶核表面能的三分之一,即
G 1 A S 3
式中, A* 为临界晶核表面积, S 为晶核的比表面能。 五、计算题(共 24 分) 1. (8 分)A-B 二元合金相图如图 4 所示。在固相不扩散、液相完全混合条件下,
MN 晶向:[2113]; NP 晶向: [12 10];
P Q 晶向:[1123] ; QM 晶向:[1210] 。
(2 分) (2 分) (1 分) (1 分) (1 分) (1 分) (1 分)
3. ( 9 分) (1)(3 分) O 合金的成分为:WFe=85.8%,WMn=13.0%,WC=1.2%; 熔点为:~1425℃; 初生晶为: (γ Fe) (1 分) (1 分) (1 分) 第 1 页
向的密勒-布拉菲指数。 Z B C N C P
O A X 3. D
Y M a1
a3 a2 O Q
( 9 分) Fe-C-Mn 三元合金的液相面投影图如下图所示。
(1) (3 分)写出图中 O 合金的成分、熔点及结晶时的初生晶; (2) (6 分) 写出图中 a 点、 b 点和 c 点成分的液相参与的四相平衡反应名称及反应式。
30 1 = 60 2
z 8 = L 9
(2 分)
8 1 wB 0.6 0.2 9 9
(2 分) (2 分)
wB 15%
作辅助线如图所示。
c
f B
d e A a 第五题第2题解答图 b o
a
第 3 页
(1)(4 分)相组成物:(Ni)+α
1
(1 分) (1 分) (1 分) (1 分) (1 分)
—X 方向; (2)(4 分) AB 段: f xy b , —Y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向; CD 段: f xy b , Y 方向;
AD 段和 BC 段无作用力。 六、综合题(共 20 分)
1. (5 分)奥氏体为面心立方结构,碳原子位于其八面体间隙中;铁素体为体心立方 结构, 碳原子也位于其八面体间隙中。 面心立方的八面体间隙半径与铁原子半径之 比(0.414)大于体心立方的八面体间隙半径与铁原子半径之比(0.155),而碳原 子半径大于间隙半径, 一个碳原子固溶于奥氏体中所引起的晶体能量增高远小于固 溶于铁素体中所引起的晶体能量增高。
AB 段对 CD 段单位长度的作用力是多大,在什么方向?
(2) (4 分) 在外应力 xy 作用下, 单位长度各段位错所受的力是多大, 在什么方向?
Y
xy
B
xy
A
b
D
C
X
Z
图6 六、综合题(共 20 分) 针对碳钢回答下列问题:
第五题第3题图
1. (5 分)已知 727℃时,碳在奥氏体中的溶解度为 wC = 0.77% ,而在铁素体中的极 限溶解度仅为 wC = 0.0218% 。请解释二者差别如此明显的原因。 第 4 页
第 5 页
西安交通大学本科生课程考试试题标准答案与评分标准
课程名称: 材料科学基础 1 课时: 64 考试时间:2007 年 1 月 17 日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0 分) 1.(1)共价; (2)最强; (3)最高; (4)金属; (5)较弱; (6)较低; (7)共价; (8) 二次; (9)最低; 2.(10)体积自由能的降低; (11)总晶界能的降低; (12)化学位的降低; 3.(13)垂直; (14)平行; (15)垂直; (16)平行; (17)垂直; (18)垂直; (19)既 不垂直也不平行; (20)垂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