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概要
- 内陆世界城市比重提升。以海运为核心的大规模物流体系转向以空 运为核心的高价值物流体系,世界城市网络从沿海向内陆延伸。
全球制造网络 全球物流网络 全球金融网络 全球科技网络 全球文化网络
核心节点 芝加哥
纽约 伦敦 纽约 伦敦 纽约 硅谷
巴黎 洛杉矶
次中心节点 休斯顿
斯图加特 鹿特丹 上海 香港
迪拜、上海 台北 北京 米兰
功能要求 国家开放新重点 现代产业聚集区
模式要求 国家转型试验区 生态文明先行区
京津冀城镇群 成渝城镇群 长三角城镇群
珠三角城镇群
2.国家战略的大布局:从沿海带动到内陆开放
2.2 高铁建设和 “4万亿”投 资正在打破梯度格局
- 史无前例的国家高铁体系正 在快速展开,从而大大降低 西部的流通成本和时间:成 都4小时可至中西部省会,8 小时到达沿海省会。
A- 华沙、雅加达、圣保罗、苏黎世、墨西哥城、 都柏林、阿姆斯特丹、中华台北、罗马、伊 斯坦布尔、里斯本、芝加哥、法兰克福等
1.全球格局的新趋势:多极化和多元化
1.2 多元化:从“产品输出-资金输出-知识和文化输出”转向
- 伴随新经济对传统经济的逐步替代,世界城市网络从传统的制造、 物流和金融网络转向科技和文化网络,城市上升路径多元化。
成都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纲要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10.03.18
目标 迈向世界现代田园城市 路径 成都模式的继承和提升 战略 构建新型城乡空间平台
目标 迈向世界现代田园城市
1.全球格局的新趋势:多极化和多元化 2.国家战略的大布局:从沿海带动到内陆开放 3.成都的优势与基础 4.成都的新目标:从跟随者向领跑者的转型
水:都江堰世界文化遗产 山:我国主要生态环境过渡带 林:川西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
3.成都的优势与基础
3.2 世界级的优质腹地资源库
- 世界级的自然人文腹地:多处世界自 然文化遗产,中国最美旅游区与世界 生物基因库。
- 国家级的科技资源和尖端产业腹地。
部分城市周边世界遗产数量对比
产业腹地薄弱 自然人文高度富集
产业腹地薄弱 人文资源富集
产业腹地发达 资源腹地薄弱
绵阳(电子、国防科技)
西昌航天
德阳(重大装备) 成都(电子、航空航天、 国防科技)
攀枝花(特种金属)
3.成都的优势与基础
3.3 千年传承的山水田林格局
- 先有都江堰后有成都城,都江堰及成都平原灌区系统是成天府 之国独特生活和生产方式的缔造者,也是世界水利发展史上独 一无二的重要遗存。
- 人工生态体系融合了数千年的文化传承,滋养出环境优美的东 方式田园,形成“山、水、田、林”四大生态本底要素,创造 了一个具有极强人文和风貌标识性的生活环境。
1.全球格局的新趋势:多极化和多元化
1.1 多极化:世界一体化程度提升
- 世界城市体系大幅扩张,GaWC评价的世界城市数量从1998年55个增 加到2008年130个。
- 欧美城市主导的局面逐步扭转,新兴经济体迅速提升,尤其是中国 城市从1998年2个增加到2008年4个。
等级
A++ A+
A
城市
伦敦、纽约 巴黎、东京、悉尼、新加坡、香港、北京、 上海 米兰、孟买、马德里、莫斯科、多伦多、科 伦坡、布鲁塞尔、布宜诺斯艾利斯、首尔
8611 5766 5557 6934 3487 4123
人均GDP (万元)
21679 18428 17697 17024 15207 12742
成都与部分主要城市指标对比
全球服务外包新兴城市50强中的中国城市
3.成都的优势与基础
3.1 西部最具实力的中心城市
- 辐射西部的航空枢纽:西部规模最 大、联系格局最均衡,联系最广泛 的空港。
城市群名称 中原城市群
面积 (万平方公里)
5.92
服务外包、外资机构数量领先。 成都平原城市群
5.99
武汉城市群
5.8
- 市场规模最大:拥有西部最大的 长株潭城市群
9.69
城市经济腹地。
关中城市群
5.55
重庆城市群
8.24
人口(万 人)
3972 3129 3140 4073 2293 3235
GDP (亿元)
布达佩斯、北京
专业节点 苏州 东莞
丹戎帕拉斯 孟菲斯 班加罗尔 昆山 班加罗尔 都柏林 威尼斯 惠灵顿1.球格局的新趋势:多极化和多元化
1.3 中国的世界城市:数量增长,模式单一
- 从经济规模和国土多样 性看,在未来20~30年中 国还将出现10-20个的世 界城市。中国需要什么 样的世界城市?
- 国家4万亿投资1/4用于灾后 重建,使四川成为内陆资金 洼地。
中亚、西亚、欧洲
欧亚大陆桥
西藏
兰州 西安
成都
武汉
昆明 贵阳
京津冀地区 长三角地区
南亚、东南亚
珠三角地区
环北部湾地区
3.成都的优势与基础
3.1 西部最具实力的中心城市
中西部城市群规模指标对比
- 城市经济总量最大、人均最高。 - 国际开放进程最快:国际贸易、
- 服务腹地的陆路枢纽:不同于昆明 、乌鲁木齐等沿边门户型枢纽或是 西安、重庆等通道型枢纽,成都跨 区域的中转和通道作用较弱。
全国机场吞吐量对比(2008) 西部四大机场对外客流联系对比
3.成都的优势与基础
3.2 独特的城市功能体系
- 文化、创新和消费功能处于服 务业的主体。
- 不同于重庆、西安等城市对国 家嵌入力的单一依赖,成都还 有大量依靠内生动力成长起来 的中小企业和多元产业体系。
1.3 中国的世界城市:数量增长,模式单一
- 竞争力堪忧:中国城市在世界实体经济的影响力不断上升,但宜居 吸引力却在下降,在文化、知识输出上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巨大。
英国《经济学家》:最权威的世界宜居城市评选
?
2.国家战略的大布局:从沿海带动到内陆开放
2.1 西部大开发进入到新阶段
2009年10月温家宝总理在西博会上:要努力把西部地区建设成为现代产业发展 的重要集聚区域、统筹城乡改革发展的示范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区域, 加快构建具有全局和战略意义的新经济增长极。
全球权威:GaWC世界城市体系(1998-2008)
- 分布失衡:与亚欧其他 国家及美洲相比,中国 内陆国际化显著滞后。
经济体
美国 欧盟 日本 中国
2008年GDP 1998年 (万亿$) GaWC
14.26
11
18.39
21
4.9
2
4.4
2
2008年 GaWC 17 46 1 4
1.全球格局的新趋势:多极化和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