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湖州市城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

湖州市城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

湖州市城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03年2月目录综合报告第一章规划的问题在优良条件下逐步边缘化的湖州 (6)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边缘化 (7)二、交通区位的边缘化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核心产业的边缘化 (12)四、经济联系的边缘化:大城市的阴影交汇区? (12)第二章战略的核心思辨如何从边缘化的现状实现追赶? (14)一、边缘化的现状所意味的区域强力竞争 (15)二、边缘化过程中湖州自身的失败何在? (18)三、落后和追赶:“发展机遇期”的重要意义 (18)四、湖州复兴的突破口:后发优势 (21)五、小结 (24)第三章发展的整体战略整合资源、创造条件、系统优化、后发致胜 (24)一、功能定位(发展战略目标) (25)二、实现功能定位的配套策略 (29)三、小结 (30)第四章发展战略的空间落实(一)市域综合交通网络和空间结构规划 (31)一、市域综合交通网络规划 (31)二、市域空间结构规划和开发控制指引 (31)三、市域、市区城镇体系和人口城市化规划 (31)第五章发展战略的空间落实(二)中心城市空间结构规划 (33)一、走向“太湖时代”的湖州市:城市空间结构的备选方案 (33)二、城市空间结构规划 (33)第六章城市发展的时序控制 (34)专题报告综合报告规划的目的是实施。

因此,从终极蓝图式规划到过程式规划、从目标式规划到情境式规划(scenario planning),城市规划在努力走近发展的客观现实。

这些首先在国外城市规划界提出的改变,在中国由计划经济逐步转为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尤其具有现实的相关性:静态地对未来某个时点发展状态的设想或定义,只是在构筑海市蜃楼,即便其无比美好也只是幻象;只有在系统思索和规划了发展的合理过程之后,才可能获得对未来的恰当预见。

这样的规划,一方面不再只是理想的终极蓝图,另一方面,它在提出合理的规划目标的同时,也同时提出一整套的实施方案,是一套关于发展的一揽子的政策建议(a package of policies for development)。

本规划努力成为这样一个真正意义的“发-展-战-略”的规划,一个基于对发展道路、发展情境的深入研究而提出的能够对地方发展的实践真正具有指导意义的规划。

第一章规划的问题在优良条件下逐步边缘化的湖州改革开放以来,湖州市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巨大的提高。

和整个中国一样,湖州正处于历史上最好的时期。

但是,当思考湖州市未来十年、二十年乃至更长期的发展战略时,我们将不会陶醉于已经取得的成绩,而是以审慎、冷静的思索,在把握本地的长处的同时努力检讨存在的不足乃至问题,在对问题的解决中规划湖州更加坚实的前进的脚步。

检讨现状发展中的问题,也是任何具有全局意义的规划所不能绕过去的,尤其是发展中系统性、基础性的问题。

我们对所获证据的分析显示,湖州市发展中的问题,已经集中地表现为这个城市在大区域的比较中相对落后、边缘化的发展状态!而尤其值得深思的,是这种边缘化是在湖州市本身拥有优良发展条件的情况下形成的——湖州市地处中国自然条件最好、经济最发达的长江三角洲中部的杭嘉湖平原,乃鱼米之乡、天下粮仓,丝绸之府、锦衣九州;更兼双溪合抱、面山濒湖,山水形胜,奠基窈窕城郭,地杰人灵,史上因此盛极一时:工商繁荣、富可敌国,湖学都会、文冠华夏。

而反观今天的湖州——区位独特的湖州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边缘化表1 2001年湖州和长三角城市经济发展比较城市国内生产总值(亿元)三次产业比重财政收入(亿元)人均GDP(元/人)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数值位次数值位次数值位次数值位次上海4950.8 1 1.7:47.6:50.71995.6 1 37382 1 40.3 1 苏州1760.3 2 5.2:56.8:38.0208.9 2 30384 3 11.9 5 杭州1568.0 3 7.1:50.6:42.3188.5 5 25074 4 12 4 无锡1360.1 4 4.0:55.2:40.8141.9 6 31248 2 10.47 宁波1312.7 5 7.6:54.8:37.6190.3 4 24213 5 14.5 3 南京1150.3 6 5.1:47.6:47.3204.8 3 20597 6 17.8 2 绍兴822.57 9.8:58.1:32.162.49 189978 7.615 南通809.38 16.8:48.5:34.766.88 1032914 8.211 常州672.99 7.0:56.6:36.475.37 197047 11.2 6 嘉兴604.310 10.5:55.2:34.353.510 1822310 8.99 扬州505.511 13.3:48.7:38.040.712 1120513 8.112 镇江502.712 6.6:55.3:38.140.811 188529 8.112 泰州450.013 15.3:48.0:36.738.513 895815 8.610 湖州385.014 13.1:53.9:33.029.514 1503111 7.714 舟山126.715 26.1:34.1:39.812.415 1289312 9.88 资料来源:国务院政策研究中心1、经济发展量化水平处于长江三角洲地区最低谷湖州近年来获得获得了长足进步,最近发展速度位居全省前列,但我们不能忘记这种发展是建立在较低基础上的恢复性增长。

正如表1所示,当我们把湖州放进一个更大的区域范围内,即和同处长江三角洲的其他城市横向相比却发现,湖州经济的近年来的发展实际上是落后了,特别是当和其周边的发达城市如苏州、无锡相比时。

我们可以看到,湖州各项经济指标除人均GDP 略高外,均处于长三角城市的最后两位。

从量化方面讲,湖州的GDP 总值仅相当于排在13位的泰州的85%。

而人均GDP 也刚超过15000元,仅为排在第10位的嘉兴的80%。

可以说,湖州基本属于长江三角洲地区最不发达的城市之一,处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最低谷。

在长三角城市经济呈整体推进的态势下,湖州的经济发展水平使湖州的经济地位在长三角区域中日趋边缘化。

2、产业发展阶段相对滞后从湖州目前的产业结构比例来看,一、二产业比重较高,初级产业比重高。

如表1所示,湖州市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的比重依然保持在13%左右,这可能和湖州的自然资源优越和农业发展水平较高有关,但仍然反映湖州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

同其它绝大多数城市一样,产业结构呈“二、三、一”的格局,基本处于工业发展的中期阶段。

但湖州较高的第二产业比重是建立在小型企业(见表2)和传统的纺织、建材和金属加工工业基础上(参见产业专题),同其它城市本质上不同,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表2 2001年湖州市企业规模结构统计表 单位:万元企业分类 工业产值 产值比重 比上年增长 大中型企业 40.3% -9.4% 小型企业59.7%27.8%3、发展特色不清晰没有清晰的发展模式,也就是没有可预见、可期待的发展道路,而湖州恰恰面临着这样的问题。

周边的苏州、无锡等城市创造了著名的“苏南模式”,同属浙江的温州、台州则成功创造了“温台模式”。

而处于江浙交界处的湖州本可以有多种成功发展道路加以借鉴,但所谓“乱花渐欲迷人眼”,可能正是这种多样性使湖州在发展道路的选择上无所适从,亦步亦趋,始终存在于其他城市的阴影中,没有形成独立的具有湖州特色地发展道路。

4、中心城市地位边缘化 城市化发展滞后湖州在浙江省来讲经济发展水平位居中游,人均GDP 在全省排名第5,而城镇化水平却位居第8,落后于全省平均城镇化水平将近10个百分点,仅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5个百分比左右。

社会发展水平滞后于后于经济发展水平,影响未来城市力量的进一步释放。

表3 2000年 浙江全省城镇化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比较地区 城镇化水平 (%) 城镇化水平排名 人均GDP (万元/人)人均GDP 排名 全国 36.09 0.71 全省 48.68 1.35 杭州市 58.64 1 7.52 1 舟山市 56.03 2 1.16 8 宁波市 55.75 3 2.18 2 台州市 51.54 4 1.24 6 温州市 51.52 5 1.14 9 绍兴市 48.68 6 1080 3 金华市45.33 7 1.23 7 湖州市 38.73 8 1.48 5 嘉兴市 37.97 9 1.64 4 丽水市 33.09 10 0.55 11 衢州市29.5711.06710资料来源:嘉兴城市发展概念规划,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相比周边城市,知名度小,要素集聚能力弱当我们提起湖州时除了其曾经兴盛的文化外,很难还有其他印象。

相比起周边的苏州、无锡等明星城市,湖州的知名度要小许多。

同时,由于其他一系列的限制条件,既不像苏南城市那样获得外资的垂青,又不像温州那样有着极强的自生长能力和扩散能力。

城市对资本、劳动力、信息等要素的集聚和扩散能力相对较弱,影响未来城市的扩张和功能的提升。

● 中心城市弱中心特征明显通常来讲,作为地级中心的湖州相对于其郊县由于有着更为有利的发展条件,其发展应更有活力。

但是,正如图1所示,历年来湖州郊县的经济增长比市区表现更为出色,市区经济的相对优势正在消失,没有展现出过人的发展前景和夺目魅力。

湖州市作为弱中心城市的趋势日益明显。

苏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又是中国的明星城市,被美国《商业周刊》评为九大科技新城之一。

无锡经济文化基础雄厚,交通优势明显,素有小上海之称。

图1 湖州市县GDP 增长率比较-10.00.010.020.030.040.050.060.01979年1980年1981年1982年1983年1984年1985年1986年1987年1988年1989年1990年1991年1992年1993年1994年1995年1996年1997年1998年1999年2000年2001年市区德清县长兴县安吉县经济腹地受到周边城市挤压在我国现行的“市带县”的行政体制下,.郊县是中心城市地天然经济腹地。

但由于湖州自身作为弱中心城市辐射力较小和周边强中心城市的影响,其经济腹地正受到多方挤压。

一方面,湖州中心城区对其邻县的影响力基本只限于政治力,经济力的影响十分有限。

另一方面,另一方面,湖州周边上海、杭州、苏州、无锡等强中心和嘉兴、吴江、宜兴等次级强中心地存在,极大削弱了湖州对其腹地地影响力,湖州的经济腹地可能被袭夺,甚至自身也可能附属于其他城市。

二、交通区位的边缘化如果说湖州本来在交通区位上并不逊色的话(104、318、大运河、皖赣线、长湖申运河),今天的湖州,已经处于长三角快速干道网“之”字轴线的边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