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 =决定
A.F
1增大,F
2
减小 B.F
1
减小,F
2
增大
C.F
1减小,F
2
减小 D.F
1
增大,F
2
增大
12.
小平板车P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物体Q以某一水平初速度v
滑向P的一端,如图所示。
P、Q间的接触面不光滑,设P足够长。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平板车P与物体Q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总是相等
B.平板车P始终做匀加速运动,物体Q始终做匀减速运动
C.平板车P与物体Q不可能具有相等的速度
D.相对于地面,平板车P运动的位移比物体Q运动的位移小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72分)
二、实验题:本题共2个小题,满分20分,把答案直接填在答题卡中的相应位置。
13.(8分)在学习了胡克定律之后,某学习研究小组想利用如图
所示的装置测定弹簧的劲度系数。
他们的想法是:让被测弹簧一端固定于A点,另一端B用细绳绕过定滑轮挂钩码,在钩码的旁边放有一竖直刻度尺,当更换钩码时观察细绳上的某一点移动的距离,该距离通过旁边的刻度尺读出,弹簧上力的大小根据钩码算出,然后通过公式求得弹簧的劲度系数。
(忽略一切摩擦)
⑴该学习小组的想法是否可行
(填“可行”或“不可行”)。
注意:下面①、②中只选其中之一回答。
①如果想法可行,他们的计算公式是;
②如果你认为不可行,说出你的理由。
⑵若该学习小组在实验中的情况是:当挂两个钩码时,绳上一定点P对应刻度如图ab虚线所示,再增加一个钩码后,P点对应刻度如图cd
虚线所示。
已知每个钩码质量均为50克,重力加速度g=9.8m/s2。
则利用该实验小组的实验方法测得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N/m。
(保 留两位有效数字)
14.(12分)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们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用打点 计时器测做自由落体运动的速度”的实验。
(1)下列有关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说法是 ( )
A.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接在220V的交流电源上
B.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接在4-8V的交流电源上
C.实验中纸带要保持竖直
D.实验过程中先松开纸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2)实验中小明同学挑选的纸带如下图所示,图中直尺的单位为cm,点O为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的第一个点,点A、B、C、D……依次表示点O以后连续的各点。
已知打点计时器每隔T=0.02 s打一个点。
你认为小明同学挑选的纸带是否合理?
(填“合理”或“不合理”),请说出你的理由。
理由是。
(3)从上面的纸带中可以读出点E到点O的距离是cm,
点F到点O的距离是cm。
(4)在应用上面所选的纸带求G点的速度时,小明和小刚分别采用下面的方法
小刚的方法:利用重物做自由落体运动的速度公式v=gt ,其中g取当地的重力加速度,时间t是打点计时器打点O到点G的时间间
隔,该时间间隔可以从纸带上直接读出。
小明的方法:根据做匀变速运动的物体中间时刻的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求得FH之间的长度和时间计算平均速度即可得
到G点的速度。
你认为小明和小刚计算出的结果哪个更符合实际?。
你的理由是。
三、计算题:本题共5个小题,满分52分。
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示意图、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5.(8分)如图所示,AB 和CD
为两个对称斜面,其上部足够长,下部分分别与一个光滑的圆弧面的两端
相切,圆弧圆心角为120°,半径R ,一个质量为m 的小球在离弧高度为
h
处,以初速度v 0沿斜面运动,若斜面AB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小球与两斜
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为g .
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⑴小球第一次在两个斜面上分别作什么运动?
AB : 、CD : 。
⑵小球最终的状态是怎样的? 。
⑶求小球第一次到达B 点的速度需要列出的表达式为 。
16.(8分)现在农村的生活水平都得到了提高,进行新农村改造正在各地兴
起,房屋建设是其中的一项。
右图是所建房屋的侧面图,屋檐之间的距离
L 是一定值。
现在要使在下雨时落在屋顶的雨水尽快地淌离屋顶,必须设
计好屋顶的坡度。
设雨滴沿屋顶下淌时做无初速度、无摩擦的运动。
(已
知sin 22sin cos θθθ=)
⑴要满足上述的情况,角θ的值为多少?
⑵在满足上述条件⑴的情况下,雨滴在屋顶运动的最长时间是多少?
17.(12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匀质小球与一水平细
线相连静止于质量为M 的光滑斜面上,斜面静止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斜
面的倾角为θ。
m ==
2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