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一生物第一单元第一章第一节新授课教案

初一生物第一单元第一章第一节新授课教案

初一生物第一单元第一章第一节新授课教案
授课
内容
生物的特征主备人王玉燕时间9.5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观察生物和非生物,比较它们的区别。

2、学生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更加热爱生活,珍爱生命。

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2、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
难点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
方法
引导自学法、讨论法、讲述法等。

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我们在小学时就知道小狗和玩具狗虽然都会动,但一个是生物,一个
是非生物。

但要问为什么,我们将如何回答呢?相信你一定认识不少生物。

你能说出这些生物的共同特征吗?你又是怎样将两种不同的生物区分开
的?要用到什么方法?
二新授:
(一)观察
教师引导学生明确观察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并明确科学观察的要

(二)生物的特征
提出问题:
“请举出画面中的物体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注意鼓励中差生参
与),启发学生找出图中的生物与非生物
教师组织好学生,让其在大自然中认真区分生物与非生物。

指导学生观察生物,从实际生活中认识生物与非生物。

启发学生用对比法比较出生物的共同特征,同时可向学生解释不同生物进行各种生命活动的方式有所不同(如动植物繁殖的方式不同)。

指导学生认真观察挂图,阅读课文。

提出问题:“想想你具有哪补充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
些生物特征?”对于一些不易观察到的生物特征,教师可提示学生,帮助分析。

教师提出问题:“除我们已经了解到的生物特征之外,谁知道生物还具有哪些特征?”
结合学生的回答,总结归纳。

三、小结
通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了解了哪些内容,还想知道些什么或是在现实生活中还有哪些疑问?通过学生快乐体验,以自己为例,再次掌握生物的特征。

四、巩固练习
教师指导学生根据生物的特征去分析。

对平时认真观察生物的同学给予表扬,并说明观察环境对学习生物学的意义。

五、板书设计
第一节认识生物
1、观察的方法
2、生物的特征:
能进行呼吸
生活需要营养
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能生长和繁殖
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
除病毒外,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有一定的寿命等这样其他特征
教学反思: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致力于学生的发展,不能把目标仅仅定为学完任务即可,应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注重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因此,在课堂上应使教学成为师生双方共同的享受,在师生的共同参与、体验、感悟的过程中尽情绽放出生命的色彩。

在教学中我采用了多种方法:启发式教学、讲授法、观察法、讨论法、归纳总结法。

学习者是初一学生。

他们有一个普遍的特点:由于刚从小学升入初中,基本上还保留着小学生的特征:活泼好动、好发言、好奇性强、善于表现自我但自控能力差。

从认知水平来看:学生已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和生活经验,这又是学生学习生物的第一节课,难度不大,学生通过观察、讨论都能普遍的掌握。

新课程标准理念中强调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探究性学习。

在本节课中我主要采用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运用现代化的多媒体的优化组合,通过观察教室内的物体以区别生物与非生物,并通过快乐体验认识生物的特征,达到掌握知识的技能,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并在知识结论的获得过程中,颔悟和学会创造知识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和创造新精神,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促进个性和能力的主动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