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初中-生物-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七年级上册-新七上351 教案
初中-生物-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七年级上册-新七上351 教案
板书设计:第一节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光合作用:二氧化碳+水光、叶绿体 有机物+氧气
应用:合理密植
教师对小组评价:各小组同学表现都很积极,希望保持住这种状态,真正的做到小组协作
教师反思:
备课组
七年级生物
主备人
李淑新
授课教师
李淑新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教学时间
一、创设情境,明确目标
导入:生物的呼吸和燃料的燃烧都会消耗大气中的氧气,排除大量的二氧化碳。我们为什么没有感觉到缺氧呢?想找到这个答案,我们还要进一步了解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以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设了问题的情景,导入了新课。
教学目标:1.归纳出光合作用的概念。举例说明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2.运用实验法独立设计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完成本章的探究活动。
3.认识绿色植物在维持碳—氧平衡方面的重要作用。
二、目标达成,构建智知
目标一:归纳出光合作用的概念。举例说明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1自学:课本P121-124
2讨论:小组合作,结合书中的插图,内容,得出结论。
3展示:结合生活实际,自主性学习,回忆平时常见的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4点评:教师点评
目标二: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作为原料。
1讨论:小组之间交流实验步骤
2展示:通过课本对普利斯特里的三个实验分别进行分析,初步获得光合作用不但产生氧,而且利用了二氧化碳的结论。
3点评:教师及时给予鼓励性评价。
目标三:光合作用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1讨论:根据教师提供的数据,对教师提问进行分组讨论,进一步认识光合作用在维持碳—氧平衡中的重要作用。
2展示:根据光合作用的有关实验,归纳出光合作用的概念和总反应方程式,进而初步认识光合作用对于生物圈的意义。
三、总结提升,反馈练习
教师总结:总结花的结构及与果实形成的关系。
【反馈练习】课后练习题
作业布置:质量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