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西方审美意识与审美形式的差异性分析

中西方审美意识与审美形式的差异性分析


2017/6/14
11
Pa r t 2
中西方绘画|雕塑| 诗歌的差异性
情人的话 (俄)普希金
我听丽拉在钢琴边歌唱; 她那美妙,娇慵的歌声 以迷人的忧郁爱抚我们, 犹如夜晚微风的轻扬。 我的眼泪不禁潸潸而下, 我告诉可爱的歌唱家: “你凄婉的歌声虽然迷 人,但是我情人的话 比你丽拉温柔的歌声更 动听。”
产生原因
地域环境:中国是内 陆国家,是农耕文明、 大陆文化。内敛、含 蓄、低调、保守、重 视整体而轻视部分等 为特征的东方文化。 西方是半岛、岛屿国 家。是商业文明、半 岛文明,产生了勇于 冒险、开拓创新、张 扬、高调、平等、民 主、自由等为特征的 西方文化。
15
Pa r t 3
总结分析中西方审美意 识| 审美形式的差异性
美丽的夏日枯萎了,枯萎了, 明媚的日子正在飞逝; 夜晚升起的潮湿的浓雾 正在昏睡的阴影中飞驰; 肥沃的土地上庄稼收割了, 嬉闹的溪流已变得寒冷了, 葱茏的树林披上了白发, 天穹也变得灰暗、朦胧。 娜塔莎我的心上人!你现 在在哪里? 为什么谁也看不见你的倩影? 难道你不愿意和心上的人儿 共享着仅有的短暂的光阴?
18
04
总结
2017/6/14
19
Pa r t 4 总结
从上述的中西方在绘画、 雕塑、诗歌三类艺术品的 对比分析来看,中西方对 这三类艺术品的不同审美 是有共通性的。由地域环 境、历史文化等相互作用 影响,形成中国追求意境、 心灵感受以审“美”为主 的审美体验。西方以理性、 严谨追求对人生的剖析的 审“美”与审“悲剧与荒 诞”的审美体验
17
Pa r t 3
总结分析中西方审美意 识| 审美形式的差异性
差异性分析
审美形式差异:中国早 期的审美形态实质是诗 性与音乐性的;西方早 期的审美形态实质是戏 剧性与雕塑性的。通过 中西艺术比较发现中国 传统绘画里的优秀作品 基本上都是审“美”的, 关 乎“丑”与“痛”的 作品非常少,而西方艺 术却恰恰相反,特别是 关于“痛”的作品非常 多,很多与宗教题材的 作品都有着对人类命运 之痛进行思考的
TASTE
05
02
中西方绘画| 雕塑| 诗歌的差异性
2017/6/14
06
Pa r t 2
中西方绘画|雕塑| 诗歌的差异性
中西方绘画的对比
题材内容:中国 主要取材多为现 实的山水、花鸟 及走兽、虫鱼等; 西方古典绘画题 材多为大部分的 西方古典绘画是 表现《圣经》里 的宗教题材和关 于圣徒们的传说。 以及古希腊神话 故事
8 08
Pa r t 2
中西方绘画|雕塑| 诗歌的差异性
中西方雕塑的对比
题材内容:中国雕塑多以 人物、虚构的动物、神 话传说、生活场景、自 然山水、历史故事、乐 舞戏剧表演等等为题材 内容。西方多以神话传 说、人体、体育竞技为 题材内容
09
Pa r t 2
中西方绘画|雕塑| 诗歌的差异性
中西方雕塑的对比
题材内容 中西方古典诗歌发展的 传统的不同之处在于中 国以抒情短诗开头,形 成了强大的抒情诗体系, 而西方则以史诗为首建 成了强大的叙事诗系统。
12
Pa r t 2
中西方绘画|雕塑| 诗歌的差异性
给娜塔莎 (俄)普希金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 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 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 芳歇,王孙自可留

3页
6页
14页

19页
02
01
审美意识| 审美形式 的概念
2017/6/14
03
Pa r t 1 审美意识| 审美形 式的概念 审美意识
审美意识是指指客观 存在的诸审美对象在 人们头脑中的反射和 能动的反映,审美意 识包括审美主体的各 个方面和表现形态, 如审美趣味、审美能 力、审美观念、审美 理想、审美感受等等
中西方审美意识
班级:环境设计15-4
刘佳音:20150751
TASTE
与审美形态的差异性分析
01
目录
CONTENTS
01. 第一部分 02..
审美意识| 审美 形式的概念
第二部分
03.
第三部分
04.
第四部分 总结
中西方绘画| 雕塑| 诗歌的 差异性

总结分析中西方 审美 2
中西方绘画|雕塑| 诗歌的差异性
中西方绘画的对比
追求:东方艺术是重表 现、重情感;西方艺术 是重再现、重理性的。 中国画的内涵、隐喻、 言不尽意、意在言外显 示出中国艺术的重性灵, 注重抒写主观感受,不 过分强客观。西方绘画 努力从科学天地中寻找 如透视学、解剖学、光 学、色彩学等学科渗透 到绘画中去。它讲究比 例、明暗、透视、解剖 等等科学法则。
中西方诗歌的对比
表达形式中国诗词善于 写景抒情,以写景烘托 气氛或造出意境,而英 美诗歌则注重描写景物 在人们心里唤起的反应, 从此来表达自己的主观 意识。
2017/6/14
13
03
总结分析中西方审美 意识| 审美形式的差 异性
2017/6/14
14
Pa r t 3
总结分析中西方审美意 识| 审美形式的差异性
16
Pa r t 3
总结分析中西方审美意 识| 审美形式的差异性
差异性分析
审美意识差异性:中国人 主要通过艺术来彰显主体 的“心理和谐”,以实现 社会理想人格的塑造和人 与大自然的心灵沟通;西方 人主要用艺术来实现对客 观世界“形式和谐”的把 握。换言之,中国的审美 和谐是偏于内向“心理” 的,西方的审美和谐是偏 于外向“物理”的。
产生原因
文化宗教:中国是以伦理 政教为中心 ,西方是以宗 教信为中心。在西方的宗 教里有一种“原罪”观 念,绘画、雕塑、诗歌里 都有忏悔、赎罪的内容, 有审“悲剧”的审美形态。 而中国人则认为“人之初, 性本 善按中国人的美好 愿望,从没见过恶,怎么 会变恶呢?因此在中国, 任何炉火纯青,登峰造极 的艺术都必是清新隽永, 美好安详的。
TASTE
04
Pa r t 1 审美意识| 审美形 式的概念 审美形式
是指与现实社会生活 密切缠绕的审美表现 领域,其集中形态是 文学、音乐、戏剧、 绘画、雕塑等艺术活 动。审美形态是在审 美实践活动中特定的 人生样态、自由人生 境界的对象化和审美 情趣、审美风格等的 感性凝聚、显现及其 逻辑分类。 这是审 美形态在美学方面的 基本内涵。
2017/6/14
雨霖铃 (北宋)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 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舟 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 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 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 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 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 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 更与何人说?
中西方诗歌的对比
材料:中国的雕塑与西 方相比更加丰富,例如 土、木、石、玉、铜等 等,其中以土木居多。 西方人在雕刻材料的选 择上创造了一个以石雕 作 为主流的雕塑艺术史。
2017/6/14
10
Pa r t 2
中西方绘画|雕塑| 诗歌的差异性
中西方雕塑的对比
追求:中国的雕塑艺术 偏于象征、表现和写意。 西方重视逻辑推理,强 调对事物的模仿和反映, 针对人体塑造古希腊专 门创造出一系列的标准 法 则,如1:7和1:8的 人体比例。
20
Thank you
谢谢观赏
TASTE
请老师批评指正
TASTE
2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