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艺术的审美差异
中西方艺术是两种不同的文化艺术形态,其中包含着非常显著的审美差异。
中西方的
审美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审美理论的不同
中西方的审美理论不同,中西方的审美观念差异较大。
西方的审美理论从古希腊时代
的《论美》开始,逐渐发展成为现代的审美学。
西方的审美学分为自然主义审美学、形式
主义审美学、实用主义审美学、马克思主义审美学等等。
而中国古代的“六艺”,包括礼、乐、射、御、书、数,强调的是一种整体推理,不同于西方形式化的审美理论。
二、艺术形式的不同
中西方的艺术形式有较大的差异。
西方艺术形式主要包括绘画、音乐、雕塑、舞蹈、
戏剧等,表现方式自由多样;而中国艺术形式则以山水、人物、花鸟等为主,强调在受众
面前独立存在、鲜明的艺术形象和技巧。
中西方观众对于艺术审美有其特殊趣味。
例如,西方的观众趋向于奉为经典的类似于
弗格森的绘画艺术,有着一种线条与色彩的凝练美,在中国,更加重视一个作品的意境和
内涵。
四、文化背景的不同
中西方的文化背景也各不相同,这直接影响着两种文化的艺术风格和审美取向。
西方
文化注重个人,在表现方式上注重表达个体的情感、内在世界以及外在社会。
中国文化注
重团体、祖国和精神境界,强调文化传承、精神追求。
因而影响在学习和表现艺术时的不
同倾向。
总之,中西方文化是两种不同的文化艺术形态。
文化背景、审美理论、艺术形式和审
美趣味等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由于此类差异较大,导致不同地区的受众在鉴别、接受和
感受艺术时有着不同的认知和经验,也从而使得艺术品在不同国家及地区的价值表现更加
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