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唱脸谱》介绍

《唱脸谱》介绍

《唱脸谱》歌词
外国人把那京戏叫做bei-jing o-pe-ra
没见过那五色的油彩楞往脸上画
“四击头”一亮相美极了妙极了简直OK顶呱呱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
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
外国人把那京戏叫做bei-jing o-pe-ra
没见过那五色的油彩楞往脸上画
“四击头”一亮相美极了妙极了简直OK顶呱呱紫色的天王托宝塔绿色的魔鬼斗夜叉
金色的猴王银色的妖怪灰色的精灵笑哈哈
外国人把那京戏叫做bei-jing o-pe-ra
没见过那五色的油彩楞往脸上画
“四击头”一亮相美极了妙极了简直OK顶呱呱一幅幅鲜明的鸳鸯瓦
一群群生动的活菩萨
一笔笔勾描一点点夸大
一张张脸谱美佳佳
窦尔敦
窦尔敦(公元1680—1720),河北省献县
人,原名窦开山,乳名二东。

他上有长兄,
排行第二,长得虎背熊腰,故又叫窦二墩。

他出身贫苦,其父窦志忠系明朝(公元
1368-1644)末年农民起义军李自成部下的
将领。

窦尔敦在京剧中的脸谱“兰花三块
瓦”,是“三块瓦”脸谱中的一种。

“三块瓦”
的画法是,用线条勾出两块眉、眼窝、一块鼻窝,恰似三块瓦片分布在脸上,故有此称。

“花三块瓦”是在眉、眼、鼻等部位勾画出色彩多样、花纹复杂的图案。

所表现的人物大都是绿林豪杰和勇猛剽悍的部将。

蓝色在脸谱中喻意刚烈勇猛,眉部画有双钩一对,是窦尔敦使用的兵器。

关公
关公(约160-219),本字长生,后改字云长,
名关羽,河东解(今山西运城)人。

东汉末年著名将
领,自刘备于乡里聚众起兵开始追随刘备,是刘备最
为信任的将领之一。

在关羽去世后,其形象逐渐被后
人神化,一直是历来民间祭祀的对象,被尊称为“关
公”;又经历代朝廷褒封,清代时被奉为“忠义神武
显关圣大帝”,崇为“武圣”,与“文圣”孔子齐名。

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也对关羽的事迹多有描写,
在《演义》中关羽被描写为“五虎大将”之首,毛宗岗称其为“《演义》
三绝”中的“义绝”。

另外,古代有地名关羽,但其确切位置不明。

典韦
典韦(?-197),陈留己吾(今河南商丘市
宁陵县己吾城村)人。

东汉末年曹操部将。

相貌
魁梧,膂力过人。

建安二年(197),张绣背叛曹
操,典韦为保护曹操而独挡叛军,击杀多人,但
最终因寡不敌众而战死。

曹操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字阿瞒,汉族,
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

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
事家、文学家、书法家。

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
先为东汉大将军、丞相,后为魏王。

其子曹丕称帝
后,追尊其为魏武帝。

一生以汉朝大将军、丞相的名
义征讨四方割据政权,为统一中原做出重大贡献,同
时在北方屯田,对农业生产恢复有很大作用。

曹操的诗作具有创新精神,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

张飞
张飞(?-221),字益德(小说为翼德),汉族,涿郡(治今河北涿州)人,三国时期蜀汉重要将领。

官至车骑将军,封西乡侯。

史书记载张飞是贵族,有智有谋。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张飞以其勇猛、鲁莽、嫉恶如仇而著称,虽然此形象主要来源于小说和戏剧等民间艺术,但已深入人心。

托塔天王
《封神演义》﹑《西游记》均有托塔天王
李靖,谓系哪吒之父。

《水浒传》有托塔天王
晁盖,则借作绰号。

佛教中的北方多闻天王,
梵名毗沙门,为佛教的护法天神和赐福天神,
管领罗刹﹑夜叉,掌擎舍利塔,故俗称托塔天
王。

唐宋时,敕诸府州军建天王堂祀之。

元时
建东南西北旗,绘其像于旗上。

夜叉
夜叉是梵文“Yakşa”的译音,意思是“捷疾鬼”、“能
咬鬼”、“轻捷”、“勇健”。

若从音译上来看,它又被译成“药叉”、“阅叉”、“夜乞叉”等。

佛教、阴间、民间传说中的夜叉,也不尽相同。

后被拍摄成多种版本的电影、电视剧搬上银幕,所描写的故事情节也不太一样。

也有以夜叉命名的乐队和游戏角色出现。

白脸
又分水白脸和油白脸。

水白脸表示阴险奸诈、善用心计。

如曹操、赵高、严嵩等。

油白脸多为刚愎自用的狂妄武夫。

如马谡、高登等白脸多用于反面人物,但也有例外,如鲁智深、杨延德(杨五郎)等。

红脸
表示忠勇耿直,有血性的勇烈人物。

如关羽、赵匡胤、姜维等但也有例外,如《法门寺》中反面人物刘瑾就勾红脸,这里有讽刺之意,使人一看便知是个擅权的太监。

奸臣或者坏人扮成白脸。

冯骥才作品《花脸》中“我”的花脸就是红脸。

黑脸
包公脸谱表示忠耿正直、铁面无私,或粗率莽撞的人物。

如包拯、张飞、夏侯渊等。

蓝脸
表示刚直勇猛、桀骜不驯的人物。

如窦尔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