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阅读之分析人物形象
答案要素: 修辞手法 表达效果
方法探究
例5.(2011·安顺·《梨一样的苹果》)结合语境,品味
下面画线文字的表达效果。(2分)
每一节课都是一次折磨——他不敢看缩在墙角的尤里卡,
更害怕同学们对尤里卡的嘲笑,那些尖锐的笑声像锥子
似的扎在心上。
答案:
运深用深比的喻 痛, 苦,生表动现形了象他地认写真出负了责米的哈品缺朵质少夫。老师内心
真题回顾 方法探究
第三步 具体概括 多侧面 忌笼统
①那个时候坚,强母亲的癌细胞已扩散到整个胸 部。整夜整夜的疼痛让她无法入睡,可她却 从来不吱一声。每次进去看她的时候,她都 装作很平静的样子,面带微笑地看着我: “我觉得比先爱前儿子好多了。你工作忙,不用老 来看我。”
真题回顾 方法探究
第四步 标清序号
运用了外貌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中年闰土 苍老的样子,表现了中年闰土受尽生活折磨,命 运悲惨的经历。
3、“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的事,能算偷 么?”(九下《孔乙己》)
运用了语言描写,生动传神地写出了孔乙己 用说话来显示自己是读书人,与众不同,表现 了孔乙己自欺欺人、死要面子、迂腐可笑的性 格。
答案要素:描写方法 表达效果
方法探究
例2.(2011·遵义·《趴下》)第⑤段中画线句是怎样 刻画人物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她避开他们的目光,面朝外,两眼呆呆地盯着已经 关上的电梯门。 答案: 运用神态描写刻画人物。(2分) 传神地表现出老太太因担心遭黑人打劫而产生的恐 惧心理。(2分)
答案要素: 描写方法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③他打右转向灯,靠边,平稳停车,开门,熄火,拔 下钥匙。
参考答案: ④渺茫的歌声有强大的力量,吸裹着他在黑暗的深渊坠落、坠落……
⑤那深渊太深,36小时的抢救后,他没能爬上来。
⑥是导用势当 一 致短 紧人辆车们自辆句 迫动失从( (档控他的,的11公因口分分交此袋))车,里,他找和,他在到担 生公动表心 命交作自 的车现己 最钥描陈昏 后匙写迷 关时乐后 头,(, ,平在脚 拔场1沉可 下的分能 钥所着)会 匙有冷无 ,人,意牢都静识牢流突地锁泪、出碰住了临到那—形油扇—危门通这 往不死乱亡的的门性。 格(1分),照应题目(1分)。
答案要素: 描写方法 结构作用 表达效果
方法探究
例5.(2011·安顺·《梨一样的苹果》)结合语 境,品味下面加点文字的表达效果。(2分) 每一节课都是一次折磨——他不敢看缩在墙角 的尤里卡,更害怕同学们对尤里卡的嘲笑,那 些尖锐的笑声像锥子似的扎在心上。 答案: 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米哈朵夫老师内 心深深的痛苦,表现了他认真负责的品质。
① 爱孩子:怕我伤心难过,忍住病痛,强作平
静。
② 坚强:整夜整夜的疼痛让她无法入睡,可她却
从来不吱一声 。
增加条理
方法总结
题型一 概括人物形象结合具体内容分析
答题思路:
审清题干 梳理情节 具体概括 标清序号
表述形式:
+ ① 品质特点1(1分) 具体依据1(1分) + ② 品质特点2(1分) 具体依据2(1分)
回顾课文
1、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 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九上《故乡》)
运用了外貌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少年 闰土的样子,表现了少年闰土天真、可爱、淳 朴的形象。
2、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 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 围都肿得通红,……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 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 (九上《故乡》)
答案: “干净漂亮”从侧面反映了母亲对孩子的精心照料,
反衬出孩子对母亲的忽视。(2分)“从来也没有”写出了孩
子们潜意识里认为母亲对自己的关心是理所应当的,而自
己不需要关注母亲,与对同学和明星穿戴的关注作对比,
突出了孩子们对母亲的忽视。(2分)
答案要素:写作手法
表达效果
方法探究
例4.(2011·湛江·《最辛酸的秘密》)请分别 说明下面句子在文章中的主要作用。(3分) 他们一拐一拐地去捡破烂儿,一前一后紧挨着 走。 答案: 动作描写,突出老白父子俩相依为命,感情 深厚,为下文写老白牺牲自己为儿子争取手 术机会埋下伏笔。
(2009·《前方遭遇塌方》)文中的司机是怎样一个 析
人?请结合具体事例简要分析。(写出两个方面即可)(4
分) (2010·《寻找妈妈的寻人启事》)第13段加点词语
结合
在表达上的好处。(4分)
具体
(2011·《漓江情韵》)文中摇船人是一个什么样的 形象?请简要分析。(写出两个主要的方面即可)(4分)
真题演练
(2011·宿迁·《拔下钥匙》)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 达效果(5分)
①他清楚突发脑溢血会很快失去意识。下了高架后的这段路是一条繁忙的 交通要道,车辆、行人密集,稍有疏忽,这么大的公交车极有可能失去控 制,造成群死群伤的恶性交通事故! ②他感觉自己的腿、手和身体都已经不听使唤了,意识也渐渐模糊。他似 乎听到遥远的地方传来隐隐约约的歌声……不能,绝不能,我一定要挺住! 他咬紧牙关对抗着,对抗着……终于,他已经模糊的视野里出现了终点站 那熟悉的蓝色候车亭……坚持不到终点站了,提前停车……
人物 描写 分析
形象
中考人物形象分析常见题型
1.概括人物形象并结合具体内 容分析。
2.结合具体人物描写分析形象。
题型一
概括人物形象 并结合具体内容分析
真题回顾 方法探究
第一步 审清题干
(2007·河南·《让我看着你》) 我的母亲是怎样一个人? 请结合文中具体事例简要分析。(写出两个 方面即可) (4分)
运用了心理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胡 屠户的心理活动,表现了胡屠户趋炎附势、 庸俗市侩的小人形象。
6、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的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 灰色,嘴里说些话。(九下《孔乙己》)
运用了神态描写,生动刻画出孔乙己被刺 痛的痛苦的神情,表现了他至死不悟的书呆子 气,说明孔乙己深受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
品质特点 + 具体依据
题型二 结合具体的人物描写
分析形象
描写(根据对象)分类 人物描写 环境描写 场景描写 细节描写
这类题型的主要提问方式:
例1.(2011·鸡西·《拔下钥匙》)第⑩段画线句子 运 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例2.(2011·遵义·《趴下》)第⑤段中画线句是怎
? 样刻画人物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二)人物描写的作用 及分析人物形象
复 掌握记叙文中的人物 描写方法及作用
习 目 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标 提高记叙文阅读能力
人物形象分析试题回顾
(2007·《让我看着你》)我的母亲是怎样一个人?请 概括 结合具体事例简要分析。(写出两个方面即可)(4分) 并结
(2008·《梨一样的苹果》)文中画线的三个句子运 合内 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对刻画人物有什么作用?(3分) 容分
4、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 头发都跌散了,用手黄泥,淋淋漓漓的水。(九 上《范进中举》)
运用了动作描写,生动传神地写出了中举后范 进的动作,表现了范进中举后喜极发疯的丑态, 具有强烈的讽刺。
5、自己心里懊恼道:“果然天上‘文曲星’是打不得 的,而今菩萨计较起来了。”想一想,更疼的狠了, 连忙问郎中讨了个膏药贴着。(九上《范进中举》)
③去医院的途中,你走得那么慢,弓着身子,一只手扶着膝盖, 一步一步往前移。我紧追过去,在你前面弯下腰,我说:“爸,我
背 擦 “参痛你眼背考苦到,啥答,背外 你案暗?面的我打眼:示自车睛动父己。潮作亲”能红描病走你湿写情。半润天”,(严都纠有1重没缠点分(动了儿)1,半不,分我天好传)扭,意神。过你思头拗地地为催不说写下你过:出文,我“了“才,风父我发终迷现于了亲”你乖眼行背正乖。动父用地”的亲衣趴又袖在说: 我做背了上铺,垫像个(听或话照的应孩上子。文父亲说自己腿疼要去看病)(1 分)。
(一)人物描写的方法及作用
1、人物描写的方法: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 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 2、作用: (1)外貌描写:交代了人物的身份、地位、处境、 经历、心理状态或性格等。 (2)其他四种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人物的心 情或性格、精神品质等。
答题样式:运用了
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
了
(特点),表现了
标清序号 增加条理
多侧面 忌笼统
梳理情节 简明概括
真题回顾 方法探究
我的母亲是怎样一个人?请结合文中具体事 例简要分析。
②午后的阳光照在洁白的病床上,母亲唠叨着她的身后事,她说她早在 来之前就已准备好了自己的送老衣,可惜还少一条裙子,希望我们能尽 快给她准备好。说这些的时候,母亲的脸上始终挂着平静的微笑,不像 是谈死,倒像去赴一个美丽的宴会。母亲一生爱美,临终,都不忘记要 完美地离去。 ③一天,一个女孩急需眼角膜,“孩子,你看妈妈的眼角膜能给那个孩 子用么?”屋子里一下子静下来,几乎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到了母亲身上。 我几乎不敢相信,那话是从母亲嘴里说出来的。母亲最不能忍受的就是 残缺,可她竟然情愿让自己残缺着离开这个世界。
生动形象地
(传神地、巧妙地)
写出了…… (突出地) 表现了…… (性格特征或感情等)
真题演练
(2011·滨州《用你爱我的方式爱你》)赏析画线的精彩语 句。(3分)
①你突然打电话说要来我家,电话里,你轻描淡写地说:“听你二伯说, 巩义有家医院治腿疼,我想去看看。先到你那里,再坐车去。你不用管, 我自己去……” ②第二天,我还没起床你就来了。打开门后我看见你蹲在门口,一只手 在膝盖上不停地揉着。你眉头紧锁,脸上聚满了密集的汗珠。我埋怨你 不应疼成这样才去看医生,你却说没啥大事。
例3. (2010·河南·《寻找妈妈的寻人启事》)第 ⒀段中加点词语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例4.(2011·湛江·《最辛酸的秘密》)请分别说 明下面两个句子在文章中的主要作用。 例5.(2011·安顺·《梨一样的苹果》)结合语境, 品味下面加点文字的表达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