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项目基本情况

1项目基本情况

1 项目基本情况2、项目由来国务院2013年9月13日颁布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指出:加强工业企业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全面整治燃煤小锅炉,加快推进集中供热、“煤改气”、“煤改电”工程建设,到2017年,除必要保留的以外,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基本淘汰每小时10蒸吨及以下的燃煤锅炉,禁止新建每小时20蒸吨以下的燃煤锅炉;其他地区原则上不再新建每小时10蒸吨以下的燃煤锅炉。

在供热供气管网不能覆盖的地区,改用电、新能源或洁净煤,推广应用高效节能环保型锅炉。

南平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南平市环境保护局、南平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南经信环资〔2017〕118号“关于进一步推进燃煤锅炉节能环保综合提升工程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县(市、区)应于2017年底前全面完成燃煤锅炉整治任务。

生物质颗粒燃料为小型燃煤锅炉改造,提供了一种可替代的清洁燃料。

生物质颗粒燃料是将农作物秸杆、木屑、竹屑、花生壳、玉米芯、稻壳、树枝、树叶等通过压缩成型直接利用的燃料。

无任何添加剂和粘结剂。

是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的要求,国家发改委于2006年8月组织编制了《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了2010年至2020年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目标和任务,其中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分别达到100万吨和5000万吨,并确立了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作为现代清洁能源的地位。

顺昌县昌盛颗粒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详见附件-1企业营业执照),抓住目前生物质颗粒燃料较好的发展前景,拟投资100万元,在顺昌县建西镇建设年产5000t生物质颗粒燃料项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国务院令第682号《国务院关于修改〈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决定》,对照环境保护部令[2017]第44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本项目属于“三十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86、废旧资源(含生物质)加工、再生利用中“其他”需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的类别(详见表2-1)。

顺昌县昌盛颗粒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于2018年1月10日委托江西景瑞祥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对该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详见附件-2环评委托书)。

评价单位接受业主委托后立即组织有关人员进行现场踏勘,在对项目开展环境现状调查、资料收集和调研的基础上,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要求,编制了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供建设单位报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表2-1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目录(摘录)三十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3、区域环境概况3.1、自然环境概况3.1.1地理位置顺昌县为福建省南平市下辖的一个县,位于福建省中部偏北,北纬26°38′~27°121′,东经117°29′~118°14′。

总面积1992.0平方千米,地处闽西北中低山丘陵东南部,为武夷山东延余脉。

地势从东北和西南向中部谷地倾斜。

有富屯溪、金溪两条干流和仁寿溪、高阳溪等4条支流,金溪从西部注入富屯溪斜贯县境。

年降水量1738毫米,年均气温19.1℃。

鹰厦铁路过境设7个站,316国道纵贯南北,富屯溪航道经此。

项目位于顺昌县建西镇(土地证详见附件-3)。

周边相邻的主要是山林和工厂,东面厂区外为通城路,往北进入204省道,隔路是吉鑫公司,厂区东大门往东120米是鹭鹚溪,往南汇入富屯溪,北面、西面和南面邻山,东北面距离安下村约2.6km,西南面距离麻溪村约2.0km。

项目地理位置详见附图-1,项目环境现状详见附图-2,周边敏感点见附图-3。

3.1.2 地形地貌顺昌境内山岭耸峙,丘陵起伏,河谷和小盆地错落其间,水系发达,切割强烈,地貌类型复杂。

全县地势北部和西南部较高,中南部和沿河两岸较低,整个趋势是自北、西南部向中部、东南部倾斜。

项目区地处丘陵斜坡地貌,海拔高程160~203m,场地地势北西侧高,东南面低,场地及其周边地表残坡积土层厚度较大,场地自然坡度10~30°,地表植被发育,主要为灌木、竹林、果园。

现状地表水径流排泄通畅,场地东侧有为鹭鹚溪。

3.1.3 气象气候顺昌县处中亚热带性季风气候地区,同时又受大陆性气候的影响,气候温和,雨量充沛。

年平均气温18.7℃,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7.9℃,最低气温-6.8℃,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8.1℃,最高气温40.3℃;多年平均降水日数164天,年平均降水量为1733mm,主要集中在2~9月,占全年雨量的86%左右;年平均日照1740.7小时,年平均相对湿度在81%~84.6%之间,陆地年蒸发量在775~850mm;主导风向为西北风,频率为27.5%,夏季以东南风为主,冬季以西北风为主,静风频率高达52%,年平均风速为1.3m/s,最大风力为8级。

元坑镇全年降雨量1600~1700毫米,日照时间1736小时;平均气温18~19.9℃,相对湿度80%。

3.1.4 水文评价区域内主要水体为项目区南部的鹭鹚溪,为富屯溪支流,详见附图-3(周边敏感目标示意图)。

富屯溪是闽江上游三源头之一。

富屯溪,古称西溪。

乃闽江上游之干流,发源于邵武市桂林乡巫山,流经光泽、邵武,至顺昌富文(古称富屯)入境,经大干、埔上、下沙,至县城附近与金溪汇合,再经洋口,进南平境流入闽江。

顺昌县出口处以上河道长268km(省内河普查资料为259.5km),流域面积1.3万km2,平均坡降为1/1300。

径流总量:丰水年164亿m3,平水年131亿m3,枯水年89亿m3。

县境内河长55km。

3.1.5 植被顺昌植被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雨常绿阔叶林地带、闽西北中山地带常绿半常绿楮栎类林和松杉林区。

全县植被分8植被型、11群系纲、67群系、245群丛,植被种类有187科、713属、1399种。

其中蕨类植物门33科、58属、106种;裸子植物门9科、19属、30种;被子植物门145科、636属、1263种。

全县森林植被垂直分布较明显。

大致为:(1)海拔500m以下为丘陵人工植被带。

主要植被类型为针叶林和经济林;主要植物区系分为山茶科、杉科、大戟科等,灌木为冬青科、山矶科、山茶科等。

(2)海拔500~900m间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主要树种为丝栗栲、米槠、毛栲、拉式栲、闽粤栲等,并混生有落叶阔叶林树种和禾本科树种,如拟赤杨、毛竹等。

(3)海拔900~1300m之间为中山灌丛带。

主要有蔷薇科、杜鹃科、山茶科和禾本科及散生的马尾松、杨梅等树种。

(4)海拔1300m以上为中山草坡。

以禾本科为主,杂生有石斑木、尖叶槠木、高山杜鹃等灌木。

3.1.6 土壤顺昌土壤,在亚热带生物气候的长期影响下,自然土壤的发育以红壤化作用为主。

由于多种母岩,经分化作用后,所形成的土壤质地不尽相同。

花岗岩形成的土壤,粗砂含量较多;石炭岩形成的土壤,质地较粘;页岩形成的土壤,一般含细砂、粉砂较多。

这些岩石的风化物,由于外力作用不同,形成残积物、坡积物、洪积物和冲积物等多种的成土母质。

山垅田多是坡积物、洪积物,梯田主要是坡积物、残积物,溪边田和平洋田则以冲积物为主。

由于气候、植被、母岩(质)、地形、水文以及人们生产活动等成土因素的复杂多种,从而形成多种多样的自然土壤和农业土壤。

境内主要土壤类型为红壤。

3.2、社会环境顺昌县地处福建省西北部闽江上游,土地总面积1991.95km2,其中耕地面积12511hm2、园地面积8000hm2,有11个乡镇1街道,13个居委会,129行政村,全县总户数72489户,总人口24.01万人。

顺昌是全国重点林业区、中国竹子之乡、中国杉木之乡,省水果生产重点县,有林地236亩。

其中竹山面积61万亩,活立木总蓄积量1487万m3,林木种类1390多种,森林覆盖率80.2%,绿化程度95.1%。

顺昌县已控明有色金属、非金属性25个矿种,127个矿点,主要有铁、铜、铅锌、钨、锰、石灰石、花岗岩、高岭土等,其中石灰石储量最大,初步控明有2.5亿t以上。

建西镇位于顺昌县东南部,距县城22.5km,源于原建西县。

建西县成立于1964年,即建瓯西部林区县之意,1970年撤县并入顺昌,1976年成立建西镇,2006年4月原际会乡并入建西镇。

现辖鹭鹚、安下、际会、谢屯、南山、慈太、际滨、科头、元峰九个行政村和一个中心居委会。

辖区总面积133.2km2,耕地面积14653亩,基本农田14653亩,林地面积12995.6万亩,果园面积10825亩,茶园230亩,森林复盖率82%。

全镇9个行政村通电、电话、自来水、车。

主要农产品:水稻、蔬菜、水果、竹木、茶叶、烟叶、笋、菌菇等。

主要工业:竹木加工、食品等。

主要矿产:高岭土、石材、钨矿。

建西镇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水力资源丰富,富屯溪支流鹭鹚溪和麻溪河贯穿全境,全镇建有装机容量1350千瓦,大小水力发电站5座和3.5万伏变电站1座。

邮电通讯完善,各行政村实现移动通讯信号履盖、全部开通程控电话。

镇区建有日供水2000吨的自来水厂。

铁路、公路交通十分便捷,通往各行政村的公路路面全部硬化,“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4、区域环境功能区划、环境质量现状及环境保护目标4.1 环境功能区划4.1.1 环境空气功能区划项目位于建西镇通城路,属于工业区,环境空气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详见表4.1-1。

表4.1-1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摘录)4.1.2 地表水功能区划根据《福建省水(环境)功能区划表》:顺昌北门水厂取水口下游100m到建西镇为顺昌工业用水,建西镇到沙溪口坝址为延平区渔业、景观娱乐用水,环境功能区划为Ⅲ类水域,项目附近鹭鹚溪于建西镇汇入富屯溪,其水质应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Ⅲ类水质标准,详见表4.1-2。

表4.1-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摘录)4.1.3 声环境功能区划根据《顺昌县环境规划》和环境功能区划有关技术规定和要求,项目东侧是通城路,区域声环境功能类别为4a类区,其他侧区域声环境功能类别为3类区,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3类标准,详见表4.1-3。

表4.1-3 声环境质量标准一览表单位:dB(A)4.2 环境质量现状4.2.1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项目附近的主要水系为鹭鹚溪,根据福建省格瑞恩检测科技有限公司2018年5月15日~16日对鹭鹚溪项目段检测结果,鹭鹚溪水质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Ⅲ类标准,水质现状较好。

表4.2-1 鹭鹚溪地表水检测结果以上数据来源详见附件-6检测报告GRE检字180523-04。

监测布点详见附图-4。

4.2.2 大气环境现状本项目位于顺昌县建西镇,根据福建省格瑞恩检测科技有限公司2018年5月15日~17日对项目区环境空气检测结果,表明项目区环境空气质量可以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