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教师的幸福感人活着不是为了痛苦,追求幸福是人类永恒的目标,培养出幸福的学生是教师的最高境界。
没有人能将自己不具备的东西奉献给别人。
教师要给学生以幸福,自己首先应成为一个幸福的人,一个懂得如何创造幸福生活的人。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成为幸福的教师呢?观察我们周围幸福和不那么幸福的教师的人生轨迹,剖析我们自己感觉幸福和痛苦的职业生涯片段,浏览目之所及的古今中外的教育家传记,从中可以发现不妨称之为幸福教师秘诀的三条定律:一、善待自己——别跟自己过不去在教育远未普及,教育从业人员不多的年代里,教师作为少数拥有知识的社会成员,往往被人们视为“先知”而倍受尊崇,在古代甚至成为知识与道德的化身,一度被抬到与“天地君亲”并列的高度。
对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有“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之说。
但时代不同了,如今科技昌明、教育普及,知识不仅不再由教师等少数人所独享,而且教师中的大多数——中小学教师已居于知识分子的基础阶层。
往昔视同父子的师生关系早已失去存在的理由,取而代之的是平等的民主的师生关系。
因此,在自己的社会角色定位问题上,我们应在以下两个方面调整心态:1、放下因巨大的历史文化惯性而留存于我们心中的“师道尊严”的架子,学会以平等平和的方式与人相处,与人交流。
事实上,对教师心理健康影响很大的与学生及其家长的人际冲突,不少是因为我们自觉不自觉的自视高人一等造成的。
2、如果准备以教师为终身职业,那么我们就应该放弃不必要的攀比之心,善于从自己的职业优势中寻找人生的乐趣。
不与从政者比地位。
居庙堂之高,有“高处不胜寒”的苦恼;处江湖之远,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
不与经商者比财富。
你“财源茂盛达三江”,我桃李缤纷满天下。
陶铸在文革中横遭迫害时曾赋诗遣怀,说“心底无私天地宽”。
无私,境界太高,我等虽为人师,但实为常人,很难达此崇高境界,但适时调整心态,使心理在迅速变化的社会中保持平衡,还是可以做到的。
保持心理平衡是维护身心健康的基石。
有医学专家称心理平衡的保健作用超过了其他一切保健作用的总和。
只要注意并做到心理平衡,就掌握了开启健康与幸福之门的金钥匙。
现代教育强调五育并举,体育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教师要求学生全面发展,强调体育的重要,但多数教师自已并未身体力行为学生作出表率。
由于长年夜以继日地紧张工作,加之疏于锻炼调节,教师身体健康状况同样堪忧。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比一般人更理解“健全的精神在健全的身体中”的含义,比一般民众拥有更多的健身知识,更为注重身体的保健与锻炼。
从个人角度看,健康的身体是我们从事教育工作的基本条件,是我们除专业知识与经验外几乎唯一的个人资源,更应特别珍惜;从社会角度看,教师也应为学生树立终身从事健身运动的表率,为全民健身运动的普及开展,为中华民族身体素质的整体提升作出自己特别的贡献。
作为教师,要获得生活的幸福,还应该在以下两方面调整个人的工作生活方式:1、自觉执行“两规”。
即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规定的工作任务,在有限的时间内做有效的事情,不要透支生命去做于己不利于人未必有利的所渭“奉献”。
2、积极适度休闲。
要善于利用双休日、寒暑假和每天紧张工作之余的闲暇时间进行自我保健、游戏、娱乐、幽默等活动,以调整身心、保持精神的健康状态。
二、善待学生——努力做一个成功的教师教师的生命是与一届又一届的学生的成长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在一批批学生的成长中,我们由稚嫩走向成熟,从成熟走向衰老。
在我们的学生中的长者、贤者成为社会栋梁时,我们便自然地从三尺讲台上悄然消失,成为人生夕照景观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身为教师,要获得人生的幸福,必须首先成为一个成功的教师。
职业生涯失败而人生却幸福的教师是不存在的。
善待学生是教师事业成功的前提,对学生真诚无私的爱是获取教育成功的原动力。
没有学生的合作,教师的工作绝对不会有成效。
可以这样说:教师工作的成功程度取决于教师调度学生与自已合作的兴趣与能力的程度。
善待学生就是善待自己。
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快乐与成长幸福的教师是最幸福的教师。
那么,怎样善待学生,如何用爱心打开学生的心灵之窗,从而开启教育的成功之门呢?教师出身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前上海市市长徐匡迪在《今天我们怎样做教师》一文中对这个问题曾作过精彩的阐述。
笔者读后有醍醐灌顶之感,特将其复印置于案头,心领神会,谨遵奉行,获益非浅。
今不揣冒昧,照录如下:首先,爱学生就要了解他们。
了解他们的爱好和才能,了解他们的个性特点,了解他们的精神世界。
对一个好教师而言,只有了解了每个学生的特点,才能引导他们成为有个性、有志向、有智慧的完整的人。
教育是人学,是对人类灵魂的引导与塑造。
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不了解孩子,不了解他的智力发展,他的思想、兴趣、爱好、才能、禀赋、倾向,就谈不上教育。
其次,爱学生就要公平对待所有学生,把每一个学生视为自己的子弟。
据有关教师人格特征的调查,在学生眼里,“公正客观”被视为理想教师最重要的品质之一。
他们最希望教师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不厚此薄彼;他们最不满意教师凭个人好恶偏爱、偏袒某些学生或冷落、歧视某些学生。
公正,这是孩子信赖教师的基础。
第三,爱学生就要尊重他们的人格和创造精神,与他们平等相处,用信任与关切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创造欲,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与学互为关联,互为依存,即谓“教学相长”,“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一名好教师会将学生放在平等地位,信任他们,尊重他们,视他们为自己的朋友和共同探求真理的伙伴。
三、善待同仁——做一个与人善处的人中国人在处理人际关系时是很讲缘份的,所谓“同船过渡,五百年修”正是这种缘分观的写照。
信缘、随缘的观念有助于增进人际关系。
教师间公共的人际关系无外乎合作与竞争两种。
正确处理这两种关系,使之有利于事业发展,有利于身心健康,是一个人情商高反映。
是同行必有比较,有比较必见高低。
在高低差别显现之后如何对待朝夕相处的同事,还涉及一个人的精神境界问题。
善待同仁可以多些情谊,少些纠纷。
人与人相处久了.又是一种天然的竞争关系,矛盾在所难免。
处理矛盾时,应少些冲动,多些理智。
思考问题时严谨些,尽量使自己的言论与要求合法、合理、合情;采取行动时慎重些,力争做到有理、有利、有节。
学校追求的是综合的育人效果,要求教师具备合作精神与团队意识。
只有在与同事有效的合作中,才能体现出我们的职业价值;也只有在教师这个团队中,我们才能感觉到工作的幸福。
不论是我们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还是教师这个职业“选择”了我们,总之,我们已走上了这条既光荣又苦涩的人生之路,而且我们中的绝大多数还会在这条路上走到底。
既然选择了以教师为终身职业,就应当以教育家自励,在教育这方园地里精耕细作,用耐心播种爱心,自会收获成功与欢乐。
快乐本为感觉,幸福取决于心情,教师工作的性质更是如此。
只要我们尽心尽力,无愧于“老师”这个称呼,纵然我们不刻意追求幸福,真正的幸福也会常驻我们心中。
一般认为,幸福感的构成成分应该包括物质幸福和精神幸福。
物质幸福满足一个人物质生活的需要,是幸福感的外在表现;精神幸福满足一个人精神发展的需要,是幸福感的内在依托。
也就是说,一个人的幸福必须是物质幸福和精神幸福的和谐统一,不能因为精神幸福的高尚而贬低物质幸福。
提高教师的幸福感,既要从内在幸福感方面找途径,也要从外在幸福感方面寻找策略。
幸福是一种感觉,幸福不幸福全在于自己。
教师怎样在工作中寻找快乐教师在工作中寻找快乐人们常常把教师比喻为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
教师早出晚归辅导学生的功课;教师挑灯夜战为学生批改作业,等等。
这些都是我们大家所熟知的画面,它很感人,它体现出我们教师的敬业精神和奉献品格。
我们的岗位是教师,我们不谈教师职业有多伟大,多崇高、多光荣,但我们得承认,教师是我们选择的职业,是我们生命的过程。
人生在世,以德为本。
一个人,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应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为人的行为准则。
只有具备良好师德的教师才能完成好教书育人的任务,才能在学生心中永驻其崇高的人师形象。
我认为:第一:教师要热爱我们所从事的事业,让工作快乐起来。
我们热爱自己的岗位要像热爱自己的生命一样。
因为这个岗位对于教师自身而言,它是对教师生命的唤醒,是对教师生命过程的丰富,使我们从这一职业中获得生存和精神寄托,因此,我们从心里热爱我们的岗位,凡是学校安排的岗位,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没有优劣好坏之分,都是育人的,都是伟大的。
要从心里热爱自己的岗位,恪尽职守,尽职守责。
我们爱本职岗位,在平凡的岗位上播撒爱心,收获希望,享受平和而又充实的人生幸福。
首先要有正确的理想信念,教师树立了正确的理想信念,就能在复杂的社会现象中准确判断是非曲直,就有了逆水行舟的动力和精神支柱,不为金钱所惑,全身心投入到自己所钟爱的事业和工作中。
就会勇敢地面对现实,主动克服来自各方面的困难和干扰,不断改变自我,战胜自我,完善自我,不断升华精神境界。
我们还要勇于淡化功利意识。
从某种角度上讲,功利意识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因素,能催人上进,但如果过分处心积虑地在付出和回报之间企求更大的功利,就容易斤斤计较,患得患失,便又成为制约人的进步和发展的消极因素。
教师这个岗位没有显赫的权力和地位,没有丰厚的报酬,在社会上没有四通八达的关系网,有的则是默默地付出和奉献。
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说得好:“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珍贵的,让我干叶的事业吧。
因为叶总是谦虚地垂着他的绿荫的”。
当教师就需要培养这种平凡中见伟大的精神。
如果功利意识浓,一事当前先为自己着想,无论干什么工作都需要考虑是否对自己有利,就会使人消极低沉。
因为教师这个职业永远满足不了个人的名利要求。
教师职业是一个特殊职业,教师的精神风貌和人格特征对青少年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关联着成千上万学生的健康成长,从教则安,爱岗敬业也是教师职业精神的具体体现,因为只有安心从教,才会认真探索教育教学规则,才会不断开拓进取,勇于创新,才会在事业上有所建树,愿我们的每一位老师对自己选择的职业无怨无悔,而且痴心不改, 让工作快乐起来!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要担当起国家的重任,除了要珍惜教师这份职业,更要热爱教育事业。
把教师看成一份职业的人固然了不起,但只有把教师看成事业,那么教育才有希望。
职业与事业是不同层次的。
我很单纯地理解职业让我们生存,职业让我们受尊敬;而事业让我们国家发展,让我们人生快乐,让我们人生更有价值体现。
因此对自己要求高点,让自己更快乐点,就得热爱我们的教育事业。
我们都追求快乐完美的人生,我们选择了教师,就用心去热爱这份事业,相信在用心付出的同时,一定能获得快乐。
工作轻松不一定使人快乐,人在空闲无聊时往往会感到烦恼和不安,而恰恰是忙碌的人常常最快乐,每做完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心里就会感到一种快慰,成为精神日渐富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