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保产业发展规划技术与方法

环保产业发展规划技术与方法


环保产业发展规划常用方法
分析归纳法
对相关资料、座 谈研讨、实地调 研中的内容信息 进行系统分析, 采取确立框架、 提出假设、讨论 评价、量化预测 、归纳总结的步 骤与方式完成规 划编制工作。
专家咨询法
咨询专家意见, 为环保产业发展 策略的制定提供 参考;对规划初 稿,邀请专家对 环保产业规划提 出修改和评审意 见。专家的选择 是该方法的重点 。

规划一般问题
基本概念 规划特点 指导思想 编制原则
第一,贯彻落实国家发展环 保产业的相关要求
第二,坚持环保产业发展服 务于环境保护目标任务
第四,重视提高产业技术与 服务的价值
第三,坚持政府作用和市场 力量相结合
第五,实行适度的集聚与合理的分散
环境保护目标任务决定了下一阶段环境保护的主要内容。通过发布环保 要求、严格环境监管、实施促进政策等措施,环境保护需求转化为环保产业 需求,形成环保产业市场。环保产业自身发展需满足市场经济规律,所以环 保产业发展规划的编制需坚持环保产业发展服务于环境保护目标任务。
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进一步深化对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重要意义的 认识,扎实开展工作,务求尽快取得实效。

报告内容
环保产业发展规划一般问题 环保产业发展规划主要内容 环保产业发展规划常用方法
环保产业发展规划技术工具

规划一般问题
基本概念 规划特点 指导思想

规划背景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 (国发〔2013〕30号)
资源环境制约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 解决节能环保问题,是扩内需、稳增长、调结构,打造中国经济
升级版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对拉
动投资和消费,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产业升级和发展方式 转变,促进节能减排和民生改善,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确保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环保产业发展规划技术与方法
赵云皓
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
www. . cn
规划背景
环保产业是指在国民经济结构中,以防治环境污染、 改善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为目的而进行的技术产品 开发、商业流通、资源利用、信息服务、工程承包等活 动的总称。是我国“十二五”期间战略性新兴产业。
产业链长 关联度大 创新新高 吸纳就业能力强 对经济增长拉动 作用明显
SWOT分析法
是常用的势态分析方法,是采用道斯矩阵分析产业优势、 劣势、机遇、威胁。

环保产业发展规划技术工具
环境分析工具
产业分析工具 规划决策工具
区位熵
用以分析环保产业专业化程度,计算方法是环保产业专业化 特征指标占区域指标值占比除以高层次区域同一专业化特征 指标占高层次区域指标值占比,值越大,专业化率越大。

发展环保产业的 重要意义
支撑环境保护事业
2010年9月,污水处理厂 2631座,1.22亿吨/日 2009年底,电厂烟气脱硫 机组容量4.7亿千瓦,占78% ,当年电力SO2排放量948万 吨,较2005年下降18.8% 2010年9月,生活垃圾无害 化处理设施849座,39.97万 吨/日,无害化处理率达到 71.3%……
环保产业规划
根据环境保护需求和经济发展需要,贯彻落实发展环保产 业相关要求,研究编制的产业发展规划。

规划一般问题
基本概念 规划特点 指导思想
编制原则
1
较强的引导性与指导性。环保产业发展规划是实现本地区环保 产业长远发展目标的方案体系,是指导性纲领文件。
规划的产业内容不断延伸,逐渐融合其他关联产业。随着环保 产业的快速发展,规划中的环保产业发展领域不断渗透并最终 融合其他关联产业,呈现出新的产业形态。 技术、服务、管理、市场创新成为环保产业规划的重要内容。不 断推陈出新,构建保障环保产业持续发展的机制。 新兴环境问题带来环保产业发展的新机遇。环保产业是典型的需 求侧产业,拟解决的环境问题决定了环保产业发展的方向。各地 规划均基于当地环保产业基础,提出应对新兴环境问题的产业发 展内容。

规划一般问题
基本概念 规划特点 指导思想 编制原则
第一,贯彻落实国家发展环 保产业的相关要求
第二,坚持环保产业发展服 务于环境保护目标任务
第四,重视提高产业技术与 服务的价值
第三,坚持政府作用和市场 力量相结合
第五,实行适度的集聚与合理的分散
集中于分散是产业布局理论的重点问题,也是产业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 。环保产业适度的集中,有利于建设和利用基础设施;加强生产的配套协作 。但并不能排除合理的分散。合理的分散,有利于发挥扩散效益,扩大辐射 范围,拓展产业领域与市场。
PEST分析法
对影响环保产业发展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4大类外部 环境因素进行分析。
钻石模型
主要用来分析环保产业竞争能力,是对环保产业要素条件 (人力资源、物质资源、知识资源、资本职员等)、需求条 件、支持性产业和相关产业情况、本地区市场结构与同行竞 争情况、发展机会、政府支持等6大因素进行分析。
在政府相关部门 和行业协会的支 持下,提出调研 提纲,对需要了 解的问题开展针 对性的调研、座 谈等,对调研结 果进行分析评价 ,剔除无效信息 ,有效信息进行 分析归纳。
实地调研法
模型分析法
环保产业内涵与 外延内容丰富、 影响要素与自身 结构复杂、产业 关联与波及效果 明显,在规划研 究中,需要开展 环保产业发展环 境分析、产业评 估、产业发展效 益预测等定量模 型分析。

环保产业发展规划主要内容
(一)产业现状和面临形势 基于对环保产业发展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充分分析,提出本地区环保产业 发展现状、问题、机遇、挑战。外部环境主要是宏观形势(含环境保护形势) 、区域经济、竞争情况等,内部条件主要是环保产业已有基础、服务体系、政 策保障等。 (二)总体要求 通过系统分析环保产业发展内部基础、外部环境、产业发展规律等,明确 环保产业发展战略,提出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等。 (三)主要任务 遵循环保产业发展路径,以推进重点领域发展为抓手,以产业创新与支撑 能力提升为核心,以优化产业布局和引进(招商)、培育龙头企业为重要举措 ,提出发展环保产业的任务措施。 (四)重点项目 以承载产业定位、落实发展重点、支撑目标任务为原则,组织重点项目。 (五)保障措施 为各产业职能部门提供直接的工作方向和思路,涉及财政补贴、土地与税 收优惠、投融资政策、人才培养、统计核算、绩效考核等内容。
编制原则
产业规划
是某一产业在一定时期(一定区域)内发展目标、方向、 重点和途径的指导性纲领文件,是政府加强宏观调控的重 要依据,是从业企业确定发展战略的重要参考。产业发展 规划的编制主要是通过综合分析地区的资源禀赋和比较优 势,确定发展目标和确定发展路径,要求具备战略高度, 同时具有可操作性,是宏观与微观的深度结合。
《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 号)、《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发[2011]35号)、 《关于环保系统进一步推动环保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环发[2011]36号) 、《“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环保装备“十二五”发 展规划》、《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 展规划》、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等。

2
3
4
规划一般问题
基本概念 规划特点 指导思想
编制原则
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围绕提高产 业技术水平和竞争力,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工程为 依托,强化政府引导,完善政策机制,培育规范市场,着力加强 技术创新,大力提高技术装备、产品、服务水平,促进环保产业 快速发展,释放市场潜在需求,形成新的增长点,为扩内需、稳 增长、调结构,增强创新能力,改善环境质量,保障改善民生和 加快生态文明建设作出贡献。

规划一般问题
基本概念 规划特点 指导思想 编制原则
第一,贯彻落实国家发展环 保产业的相关要求
第二,坚持环保产业发展服 务于环境保护目标任务
第四,重视提高产业技术与 服务的价值
第三,坚持政府作用和市场 力量相结合
第五,实行适度的集聚与合理的分散
产业规划的目的在于借助政府和市场的作用共同推动产业发展。通过规 划,政府与市场相互协调,政府顺应市场规律,市场规律又在政府规划的外 力下发挥作用。因此,在环保产业规划中,既要把握经济发展规律,又要充 分发挥政府作用,将政府作用和市场力量紧密结合。
促进经济发展
30年发展,门类齐全 近10年年均增长15-20%> GDP 2008年产值8000亿元,占 2.7%GDP。 环保企业3.5万家,吸纳就业 300万人 一大批年产值超过10亿元的 现代化上市环保企业,如桑德 、碧水源、龙源等……
“加快发展环保产业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 求,是推动节能减排,发展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 友好型社会,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的战略选择。”
产业生命周期评价
用以分析环保产业动态变化,通过分析环保产业从产生到 成熟过程中评价指标变化情况,作出产业发展战略。
产业链价值分析
主要是对区域环保产业所处的全国乃至全球价值链的地位 进行分析,提出以产业链为纽带延伸产业生产、制定产业政 策的建议。
环保产业发展规划技术工具

环保产业发展规划技术工具
环境分析工具
产业分析工具 区位熵 规划决策工具
PEST分析法 钻石模型
优先举措 排序法 多情景效 益分析
产业生命周期评价 产业链价值源自SWOT分析法分析法

环保产业发展规划技术工具
环境分析工具 产业分析工具 规划决策工具
环境分析工具
产业分析工具 规划决策工具
优先举措排序法
用于确定优先实施的任务和优先制定推行的政策等,主要采 用构建规划任务或政策的指标体系,对指标赋予权重,开展 专家打分,采取单因素分析或者模糊综合分析,排列优先序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