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管理系统项目方案书1 信息管理系统--项目方案书--
目录
第一章概述(5)
1.1 项目背景(5)
1.2 系统目标(5)
1.3 编写目的(5)
1.3.1 编写目的(5)
1.3.2 编写方法(6)
1.4 读者对象(6)
1.5 术语定义(6)
第二章项目解决方案概述(7)
2.1 术语定义(7)
2.2项目软件系统解决方案(10)
2.3项目管理方案(12)
2.4项目实施方案(14)
2.5项目运行与维护方案(15)
2.6项目团队组成(15)
第三章系统业务模型(17)
3.1 系统功能模型(17)
3.2 系统角色描述(17)
3.3 系统功能描述(18)
第四章个人办公业务模型(20) 4.1 个人办公功能模型(20) 4.2 个人办公功能描述(20) 4.2.1 日常办公功能描述(20) 4.2.2 工作日志功能描述(21) 4.2.3 电子邮件功能描述(21) 4.2.4 个性设置功能描述(21) 第五章公共办公业务模型(22) 5.1公共办公功能图(22)
5.2公共办公业务流程(23) 5.2.1 物资申请业务流程(23) 5.2.2 会议申请业务流程(23)
5.2.3 用车申请业务流程(24)
5.2.4 车辆维护申请业务流程(24) 5.2.5 接待申请业务流程(24)
5.3公共办公功能描述(25)
5.3.1 部门文档功能描述(25)
5.3.2 公共交流功能描述(25)
5.3.3 物资管理功能描述(25)
5.3.4 会议管理功能描述(25)
5.3.5 车辆管理功能描述(26)
5.3.6 来访管理功能描述(26)
5.3.7 接待管理功能描述(26)
第六章事务中心业务模型(27) 6.1 事务中心功能图(27)
6.2 事务中心功能描述(28)
6.2.1 任务管理功能描述(28)
6.2.2 任务管理功能描述(28)
6.2.3 请示管理功能描述(28)
6.2.4 请示管理功能描述(28) 6.2.5 汇报管理功能描述(29) 第七章信息中心业务模型(30)
7.1信息中心功能图(30)
7.2 信息中心功能描述(30) 7.2.1 信息中心功能描述(30) 6.2.2 公共论坛功能描述(30) 6.2.3 栏目管理功能描述(30) 第八章公文管理业务模型(31) 8.1公文管理功能图(31)
8.2公文管理业务流程(32) 8.2.1 发文流程(32)
8.2.2 收文管理业务流程(33) 8.3 公文管理功能描述(33) 8.3.1 发文管理功能描述(33) 8.3.2 发文管理功能描述(34) 8.3.3 公文交换功能描述(34)
第九章档案管理业务模型(35) 9.1档案管理功能图(35)
9.2 档案管理功能描述(35)
9.2.1 文档查询功能描述(35) 9.2.2 文档管理功能描述(35) 9.2.3 借阅管理功能描述(36)
第十章人事管理业务模型(37) 10.1人事管理功能图(37)
10.2 人事管理功能描述(37)
第十一章系统维护业务模型(38) 11.1系统维护功能图(38)
11.2 系统维护功能描述(38) 11.2.1 用户权限功能描述(38) 11.2.2 系统管理功能描述(38) 第十二章系统其它需求(39) 12.1支撑平(39)
12.1.1 硬件网络平台(39)
12.1.2 开发技术(39)
12.1.3 数据库(39)
12.1.4 应用服务器(39)
12.2 故障处理(39)
12.2.1故障分类(39)
12.2.2 故障处理对策(40)
12.3 可使用性要求(40)
12.4 安全保密性要求(40)
12.5 可维护性要求(41)
12.6 可移植性要求(41)
12.7 访问流量需求(41)
第一章概述
1.1 项目背景
●项目名称:
●项目来源:
●开发单位:
●内容简介:信息服务有限公司管理系统包括:经纪人与客户维护系统,
业务管理系统,财务结算系统,业务与客服的工作协调实现,工作提醒
等等。
明确客服人员的职务范围,业务人员权限!实现通过该系统,业
务与客服灵活协调与沟通的功能!
1.2 系统目标
系统的最终目标:
1.以Internet/Intranet(B/S模式)为核心,综合数据库技术及其它多种学
科理论,建立一个高起点、高水平、高可靠性的“信息管理系统
2. 该需求分析从目前团队中存在的问题入手,确定我们目前流程上的问题,
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公司的工作效率,避免重复工作,更好的协调好业务与客服,业务与客户,客服与客户的关系。
实现预约工作提醒,即时工作提醒。
工作事宜跟进流程的记录。
财务表格导入,与自动结算。
3系统具有较强的通用性、灵活性、可扩展性,具有高可靠性和安全保密性,系统用户界面友好,使用灵活、方便,易于非计算机专业人员操作。
1.3 编写目的
1.3.1 编写目的
采用信息工程、系统工程的原理和理论,以信息资源管理(IRM)、信息资源规划(IRP)和“数据为中心”的思想,对“信息管理系统”进行信息资源规划和系统需求分析,在完成系统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信息管理系
信息管理学院工程硕士培养方案1
信息管理学院工程硕士培养方案
出版项目管理方向
430140
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招收项目管理领域出版项目管理方向工程硕士学位研究生班。
招生对象为各出版发行单位的选题、市场、营销、印刷等项目的负责人,及从事项目计划、项目管理的专业管理人才。
现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学校有关要求,制订项目管理领域出版项目管理方向工程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社会发展、社会信息化和数字出版发行建设需要,培养具备本领域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宽广的知识,能从事出版项目决策、计划、实施、评估等项目全寿命期管理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级工程管理人才。
二、领域范围
现代项目管理是当今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社会最为需要的一项管理工作,它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管理思潮和方法并得到普遍重视,被广泛地应用于建设工程、信息工程、制造工程、农业工程、国防工程等工程行业,获得了瞩目的效率和效益。
随着知识经济的高速发展、竞争的加剧,需要以项目为单元进行精细的计划与控制,即所谓基于项目的企业管理,所以项目管理已经引起了一场企业管理的革命:项目经理成为实现企业目标的责任人,而职能经理则变成为项目提供专业工作和监控的服务者。
各大型跨国公司、国内知名企业和政府机构都在以高薪延揽和吸引项目管理的人才,为此美国《时代》杂志将现代项目管理评为21世纪最具前景的黄金职业和信息社会年轻人的首选职业。
三、培养方式
根据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的有关政策,采取“研究、教学、应用”三结合的培养方式、“研究专家、行业专家、教育专家”三结合的师资模式、面向学员应用的独特的案例教学模式、体验式教学与情景教学等多种授课形式。
研究生实行进校不离岗的方式,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在校累计学习时间不少于6个月,学习年限一般为2.5年,最长不超过5年。
四、课程设置
课程分为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必修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
研究生毕业应至少修满32学分。
其中公共必修课(10学分)、专业必修课(12学分)、专业选修课(12学分)。
具体情况见下表。
研究生还可在导师的指导下,从武汉大学研究生院编写的《项目管理工程硕士培养方案》中选修相关的课程。
这类课程一般不单独开设,而是实行跟堂上课;也可以与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学员一起上课。
如果选修人员达到10人,学院可以考虑集中单独开课。
具体事宜由导师、班主任和研究生协商安排。
五、论文工作与学位授予
1.论文选题: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出版实际,并具有明确的出版实践和应用价值,应解决与出版项目管理相关的一个或以上完整问题。
选题应具有高起点、新视角以及前沿性,要在理论与应用两方面都具有实际价值。
2.开题报告:参加开题报告的教师,包括导师在内,一般不得少于3人。
开题报告应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论文选题的理由或意义;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本人的研究计划;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开题报告的书面材料不得少于3000字。
3.创新要求:论文内容要具有新观点或新方法、新材料,要资料翔实,论证有据,逻辑严谨。
要具有较高的原创价值。
4.论文答辩:硕士生论文完成后要交由导师认真审阅,修改后必须经由导师同意才能参加答辩。
答辩程序及要求应严格按
学校规定进行。
修完培养方案所要求的全部课程和必修环节(选题报告、中期考核、论文写作)且成绩合格,满足学分要求,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由项目管理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进行审核,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批准后,授予武汉大学工程硕士专业学位。
六、其他学习项目安排
1.在学习期间至少要从事1项教学实践或科研实践等学术活动。
指导教师应为学生的实践活动做出有等级差别的评语。
2.在学习期间至少要以武汉大学研究生名义在公开学术期刊或全国性学术会议刊物上发表1篇学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