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安区九年级物理教学调研 2013.01(本卷满分100分完卷时间90分钟)考生注意:1.本调研试卷含五个大题。
2.考生务必按要求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作答,在其他纸张上答题一律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共16分)下列各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所选选项的代号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更改答案时,用橡皮擦去,重新填涂。
1. 一节干电池的电压为A.1.5伏B.24伏C.110伏D.220伏2. 下列实例中,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A.吸尘器B.船闸C.温度计D.订书机3. 一名初中生游泳时所受到浮力的大小约为A.5牛B.50牛C.500牛D.5000牛4. 首次测定了大气压的值的科学家是A.安培B.托里拆利C.奥斯特D.欧姆5. 关于磁场,下列描述中错误的是A.磁体的周围一定存在磁场B.磁场具有一定的方向C.磁场的周围存在磁感线D.磁场能对磁体产生作用6. 在图1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闭合电键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变大的是A.电流表A示数与电流表A1示数的差值B.电流表A示数与电流表A1示数的比值C.电压表V示数与电流表A1示数的比值D.电压表V示数与电流表A示数的比值7. 图2(a)、(b)所示电路的电源电压相等且不变,若电流表A1、A2的示数相等,则电阻R1、R2、R3、R4的大小关系有A.R1+R2=R3+R4 B.R1=R3+R4 C.R1>R3+R4 D.R2<R3+R48. 如图3所示,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A 和B 盛有甲、乙两种液体,两液面相平。
现分别从两容器中抽出部分液体,液面仍保持相平,若甲对A 底部压力的变化量大于乙对B 底部压力的变化量,则剩余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p A 、p B 和压力F A 、F B 的关系是A .p A <pB ,F A =F B B .p A <p B ,F A >F BC .p A >p B ,F A =F BD .p A >p B ,F A >F B二、填空题(共28分)请将结果填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9. 教室内日光灯、饮水器等用电器的电压为 (1) 伏,日光灯与饮水器是 (2) 的(选填“串联”或“并联”)。
10. 马德堡半球实验有力地证明了 (3) 是很大的; (4) 实验发现了通电直导线周围存在磁场;阿基米德原理指出浸在液体中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液体的 (5) 。
11. 冰的密度为0.9×103千克/米3,若1千克的冰熔化成水后,水的质量为 (6) 千克,体积为 (7) 米3。
12. 铁轨铺设在枕木上是为了通过 (8) 受力面积来 (9) 压强的。
潜水员要穿上潜水服才能进入较深的水域中进行作业,则是因为水的深度越大, (10) 。
13. 同种材料制成的导体甲、乙,它们的横截面积相同,甲长10厘米、乙长2分米,甲的电阻 (11) 乙的电阻;若将它们串联在电路中,则通过甲、乙的电流之比为 (12) 。
14. 10秒内通过某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为3库,通过它的电流为 (13) 安;当该导体两端电压为6伏时,通过它的电流为0.6安,该导体的电阻为 (14) 欧;当该导体两端的电压增加9伏时,则通过它的电流增加 (15) 安。
15. 黄浦江是一条兼有饮用水源、航运、旅游等多种利用价值的河流,其水深可达17米。
在江面下10米深处,水的压强为 (16) 帕;若深度每增加1米,水的压强将增加 (17) 帕。
16. 某油轮的排水量为5×106千克,其自身质量为0.6×106千克,最多可装载原油 (18) 千克,当它满载时所受的浮力为 (19) 牛;若该油轮装载原油后,排开水的体积为3×103米3,它所受的浮力为 (20) 牛。
图3图417. 在图4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电阻R 1、R 2可能出现了断路故障,当电键S 闭合后,三个电表中示数一定等于零的电表是 (21) 表,一定大于零的电表是 (22) 表。
18. 在通过实验得知通电螺线管磁场的强弱与通过的电流、螺线管的匝数有关的基础上,某兴趣小组继续研究螺线管磁场的强弱是否与插入的金属棒有关。
实验中,他们始终保持电流不变,先后两次将形状大小相同的不同种金属棒(A :铸钢;B :铸铁)插入同一通电螺线管内时,发现插入金属棒的螺线管所能吸引大头针的数量不同,实验现象如图5(a )、(b )所示。
① 观察、比较图5(a )和(b )的实验现象及相关条件可得:在螺线管匝数和通过电流不变的情况下, (23) 。
② 实验后将铸钢棒取出,如图c 所示发现它被磁化了。
在教师指导下,他们用酒精喷灯对铸钢棒进行加热,在加热过程中发现它所能吸引的大头针逐渐减少,如图5(c )、(d )、(e )所示。
观察、比较图5(c )、(d )和(e )的实验现象及相关条件可得: (24) 。
三、作图题(共9分)请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作图,作图必须使用2B 铅笔。
19. 在图6中,重为8牛的小球静止在水面上,用力的图示法画出该球所受的浮力F 浮。
20. 根据图7中通电螺线管的N 极,标出磁感线方向、小磁针的N 极,并在括号内标出电源的正、负极。
21. 在图8所示的电路中,根据标出的电流方向,从干电池、电流表、电压表三个元件符号中选出两个元件符号,并分别填进电路的空缺处,填进后要求灯泡L 1和L2串联。
图6图7图8(a) (b)(c) (d) (e)B图5四、计算题(共27分)请将计算过程和答案写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22. 重为10牛的合金块浸没在水中,合金块排开水的体积为5×10-4米3,求: ① 合金块的浮力F 浮。
② 合金块重力与浮力的合力F 的大小与方向。
23. 在图9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6伏且不变,电阻R 2为15欧。
① 求电流表A 2的示数I 2。
② 闭合电键S 时,有某个电流表的示数变化了0.6安, 求此时通过电阻R 1的电流I 1及R 1的电阻。
24. 如图10所示,两个均匀的实心正方体甲和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甲的边长小于乙的边长。
甲的质量为5千克,边长为0.1米。
① 求甲的密度ρ。
② 求甲对水平地面的压力F 和压强p 。
③ 若甲、乙各自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现分别在两物体上沿竖直方向截去质量相同的部分并分别放在对方剩余部分的上方, 此时甲、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 甲′、p 乙′,则p 甲′:p 乙′_____________1(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第③题不需要计算过程,请直接在空格内填写结果)25. 在图11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12伏且保持不变,电阻R 1的阻值为10欧,滑动变阻器R 2上标有“50Ω 2Α”字样。
闭合电键S 后,电路中的电流为0.3安。
① 求电阻R 1两端的电压U 1。
② 求此时变阻器R 2两端的电压U 2。
③ 现有阻值分别为R 、2R 的定值电阻,最大阻值分别为4R 、10R 的滑动变阻器,请选择定值电阻、变阻器各一个分别替换R 1、R 2在移动变阻器滑片P 的过程中,定值电阻两端电压的变化量最大。
选择:阻值为_____________的定值电阻、最大阻值为_____________的滑动变阻器。
求出:定值电阻两端电压的最大变化量 U 1为_____________。
(第③题不需要计算过程,请直接在空格内填写结果)图11 图10图9五、实验题(共20分)请根据要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作答。
26. 在电学实验中,连接电路时电键应处于 (1) 状态,电压表应与被测电路 (2) (选填“串联”或“并联”)。
图12所示的仪器可用来研究 (3) 。
27. “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关系”实验和“测定物质的密度”实验相比较,实验目的 (4) ,需要测量的物理量 (5) (均选填“相同”或“不同”)。
在“测定铝块的密度”实验中,用天平测铝块的质量时,铝块应放置在天平的 (6) 盘中(选填“左”或“右”)。
28. 图13所示为小华同学做“用电流表测电流”实验的电路,其中的电流表尚未连接好,请用笔线代替导线在图中连接,使灯L 1和灯L 2并联,电流表测量灯L 2的电流。
(7) (用2B 铅笔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连线)为研究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关系,他还应继续测量 (8) 和 (9) 的电流,然后归纳得出结论。
29. 在“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的实验中,小明同学按图14连接电路进行实验。
电源电压保持不变,所用滑动变阻器上标有“20 2A ”字样。
① 在闭合电键S 前,他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图中 (10) 端。
(选填“A ”或“B ”)② 他实验步骤正确,闭合电键后,观察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并记录在序号1中。
接着,他移动滑片到中点位置(即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为10欧),将电压表的示数2.5伏记录在序号2中。
当他将滑片移动到A 端时,将电流表的示数0.36安记录在序号3中。
请在上表中将该同学尚未记录的数据填写完整,并计算出电阻值。
(11) (计算电阻时,精确到0.1欧)。
图12图14图1330. 为了研究物体浸入液体中测力计示数的情况,某小组同学分别利用体积相等的不同圆柱体甲、乙和水等进行实验。
如图15所示,他们先将高为0.10米的圆柱体甲挂在测力计下,逐步改变其下表面在水中的深度h,读出相应的测力计示数F,并将h和F记录在表一中。
他们再用高为0.08将数据记录在表二中。
为进一步研究F和h变化量∆F①根据每次实验的记录,分析F和h的关系,可初步得出结论。
(a)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等数据中F和h的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圆柱体在浸入水的过程中,测力计的示数F随在水中的深度h的增大而减小。
(b)分析比较实验序号6与7或12、13与14等数据中F和h的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13)。
②小红同学分析比较测力计示数的变化量∆F与h的关系时,发现同样要区分圆柱体是否浸没两种情况来描述结论。
她思考后,认为若用圆柱体浸入水中的体积V浸来替换h,所得出的结论可避免上述问题,则分析∆F与V浸的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的结论是:(14)。
当小红分析比较表一、二中∆F相等时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发现:不同的圆柱体浸在水中,当(15)时,测力计示数变化量∆F的大小相等。
③小明同学在分析小红的结论时,提出:“用浸入水中的体积V浸来替代h”需要满足的条件是浸入水中物体的体积V=Sh。
那么不规则物体浸入水中,∆F与V浸是否存在同样的关系?随后小明进行实验解决该问题。
他设计了表三用以记录相关数据,请你完成表三中空缺的栏目。
表三2013年静安初三一模物理答案和评分参考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