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市2018年九年级学科素养调研测试历史与社会试卷
3.沪昆高铁途径长江中下游平原和云贵高原。
下列有关云贵高原的描述正确的是 A.高原上沟壑纵横,梯田层层 B.高原上地势平坦,草原辽阔 C.高原上崎岖不平,岩溶广布 D.高原上群山环绕,河网密布
4.下列各项属于图3区域所在国家经济特点的是 A.耕海牧鱼 B.垂直生计
C.精耕细作
D.现代牧业
5.城市——文明中心。
下列关于城市环境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巴黎——塞纳河缓缓流过全城 ②班加罗尔——“北美洲的硅谷” ③蔚山——韩国的政治文化心脏 ④巴西利亚——城市规划的典范 A.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6.“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持这一主张的学派为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
7.宋太祖曾说:“朕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即使他们都贪浊,也不及武臣一人为害之大。
”为此,宋太祖采取的最重要措施是 A .选拔文臣担任地方官员 B .废丞相,权分六部 C .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 D .完善三省六部制
8.杭州的世经丝厂,由于怡和洋行于1898年在杭州建造了烘茧灶,垄断了茧价丝价,“难得好茧接续供应”,被迫停办。
与世经丝厂的倒闭密切相关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 D.《天津条约》
b
图2
图3
9.我国历史学家樊树智先生说:“文明脱离了交往便会衰亡,交往离开了文明,便会走向野蛮,只有文明交往才是人类历史、现实和未来的关键。
”下例能体现这一观点有 ①火药西传促进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②科举制度引发了欧洲教育的大变革 ③清朝平定准噶尔叛乱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④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贸易的重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0.中日两国在19世纪下半叶几乎在同一时期内分别发动了意义重大的变革——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
这两场改革的共同点为
①都推行征兵制度重视军事制度改革 ②都学习实施了西方的先进政治制度 ③都创办了一系列机械化的现代企业 ④都面临西方资本主义经济扩张威胁 A.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②③ 11.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欧洲开辟了新航路,促进新航路开辟的科技因素是 A.传播天主教,使穆斯林和其他异教徒皈依天主教 B.寻找大量黄金,期望新航路开辟能带来新的财富 C.政府为发展贸易、改善经济状态支持开辟新航路 D.中国罗盘针传入欧洲,欧洲造船技术飞速的发展
12.“理性不仅是认识人类社会最有用的法宝,它更可以帮助人类建构理想中的社会。
”最 有可能持这种观点的思想家是
A.哥伦布
B.莎士比亚
C.牛顿
D.伏尔泰
13.有学者评价,“五四运动使中国走上了永不回头的、光明的启蒙之路”。
以下关于五四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维护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②反对北洋政府外交上软弱无能 ③一场彻底的反帝爱国的运动 ④结束了两千多年君主专制政体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二、非选择题
14.(12分)人们因地制宜,创造着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从地理位置的角度,说说珠三角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独特理由。
(2分) (2)联系材料,分析在珠三角建设现代化农业基地有利的自然条件。
(6分)
° 图 例
城 市
海 域铁 路河 流图7
图4:珠三角局部示意
图
表2:珠三角环境资源
(3)广州是“国父”孙中山开展革命活动的重要城市之一,请例举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父”在此开展的两项革命活动。
(4分)
选考
15.(10分)“耕者有其田”是中国农民两千多年来的愿望。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6年8月10日,国民党中央农民部发布《北伐向农民宣传大纲》,解释北伐与农民利益的关系。
9月7日,广州国民政府发表《对农民运动第三次宣言》,承诺“当竭力保护农民,改良其经济状况,当遵先总理之遗嘱,设法解决土地问题”。
——摘编自成汉昌《中国土地制度与土地改革—20世纪前半期》(1)指出先总理“遗嘱”体现了“三民主义”思想的哪一内容。
(2分)
材料二:1927年,中共八七会议指出:“现时主要的是要用‘平民式’的革命手段来解决土地问题,发动千百万农民自下而上的解决土地问题”,并规定十一条农民暴动的口号:“没收大地主及中地主的土地,分这些土地给佃农及无地农民。
……解除民团、团防等类的武装与其他地主的军队,而武装农民。
……”
——摘编自刘勉玉等《土地革命战争史》(2)联系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中共开展土地革命的意义。
(4分)
材料三:表3 1978年—1984年中国农业产量变化表(单位:吨)
——摘编自韩俊《中国经济改革30年——农村经济卷》(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70~80年代农业生产的发展变化,并指出其变化的主要原因。
(2分)
(4)综合三则材料,谈谈土地制度的改革给我们的启示。
(2分)
16.(10分)从17世纪开始,欧洲及美洲国家相继开始了对现代政治制度的探索。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688年“光荣革命”确立了英国的资本主义统治。
1689年,英国资产阶级颁布“权利法案”。
规定必须定期召开议会;立法权、军政权属于议会,行政权属于国王,国王任命对他负责枢密院大臣,但国王无权废止法律和侵犯议会的征税权。
——摘自郑祖挺《近代各国改革的比较》(1)根据材料一,概述英国“光荣革命”的积极影响,并说明“权利法案”所体现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实质。
(4分)
——摘编自董秀丽《美国政治制度剖析》(2)根据材料二,指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理论来源。
(2分)
(3)结合材料一、二,比较英国和美国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异同。
(4分)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卷Ⅰ(必考部分)
一、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Ⅰ
14.(12分)
(1)毗邻港澳。
(2分)
(2)海拔底,地势平坦,平原广阔;全年气温高,热量十分充足;年均降水量大,降水极为丰沛;河网密布,灌溉便利。
(6分)
(3)1921年,中华民国政府在广州成立,孙中山就任非常大总统;1924年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1924年孙中山在广州兴办黄埔军校。
(4分)
15.(10分)
(1)民生主义(或民生思想)。
(2分)
(2)意义:使广大贫苦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共产党建立了自己的武装力量。
(4分)(3)各类农产品产量快速上升;(1分)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分)
(4)土地制度的改革要体现农民的根本利益;要充分激发农民的积极性。
(任意答出一点得2分)
16.(10分)
(1)积极影响:避免了流血牺牲,保留了英国资产阶级的革命成果。
(2分)
实质:议会限制王权的斗争。
(2分)
(2)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理论。
(2分)
(3)同:都有议会;权利相互制约;都是民主制度。
(任意答出一点得2分)异:英国是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美国是资本主义共和制(或英国保留君主,美国的国家元首是总统。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