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校联考九年级历史与社会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有16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1、2010年8月7日,甘肃藏族自治区()县爆发特大泥石流灾害,造成当地人民重大生命财产损失。
A. 玉树B. 舟曲C. 汶川D. 映秀2、2010年9月22日,国家领导人温家宝出席()千年发展目标高级别会议,并发表讲话。
A. 联合国B. 世界贸易组织C. 世界卫生组织D. 欧盟3、在当今时代的主题下,中国发展面临的大好机遇是指()①总体和平的国际环境②政治全球化的趋势③科技革命的突飞猛进④经济多极化趋势A. ①②B. ②④C. ①③D. ②③4、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人民为巩固新生政权而采取的措施有()①追歼残敌,剿匪作战②抗美援助,保家卫国③恢复经济,改善生活④土地改革,分田给农民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④5、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党历史上的伟大转折是()的召开,从此我国进入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
A.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B. 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C. 中共八大D. 中共十七大6、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A.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 一国两制C. 实行改革开放D.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7、标志两极对抗格局的终结和使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的是()A.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B. 北约和华约的建立C.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D. 七十七国集团的成立8、非洲()的独立标志着欧洲殖民者入侵、奴役非洲历史的终结,而中国()的顺利收回,标志着殖民统治在中国的结束。
A. 纳米比亚香港B. 纳米比亚澳门C. 埃及香港D. 埃及澳门9、阅读打油诗,思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肥猪赛大象,就是鼻子短,全社杀一口,足够吃半年。
”①这首诗出现在“文化大革命”时期;②当时开展的这项运动严重破坏了我国的生产力;③说明当时农业生产取得了令人骄傲的成绩;④当时开展的这项运动是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的一次严重失误;A. ①②③④B. ①③C. ①②④D. ②④10、据研究表明,如果全球气温升高0.6℃,地球生态系统就会发生变化,发展中国家会面临食物、水供应短缺等问题;若温度升高1.5℃,贫困地区成百万人会患疟疾;若全球温度升高2℃,人类将面临更加极端气候,一些岛国将被淹没。
上述材料表明()①人类如果再不合理的控制废气的排放,将会给自己带来严重的灾难②人与环境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的③人类在全球气温升高面前无能为力④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身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①②④D. ②③④11、在宁夏等地的一些地区流传着一首歌谣:“半夜起来去翻山,翻过一山又一山,鸡叫天亮找到水,回家太阳快落山。
”也正因为如此,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也受影响。
这首歌谣表明()①我国西部地区水资源短缺②发展经济不能没有水资源③缺水影响了西部人民的生产和生活④只要缺水问题解决了经济就能发展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③④12、下面的图表显示()①我国人口总量大,新增人口多,但人口增长速度趋缓②我国丰富的人力资源是经济增长的优势③我国人口的文化素质有较大提高④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A. ①③④B. ②③④C. ①②③D. ①②④13、从资源角度看,我国进行的探月活动有利于()A 改善生活环境B 开发新资源C 提高资源利用率D 改变资源的时空分布14、下列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性原则的是()A. 美国布什政府于2001年3月28日宣布拒绝执行《京都议定书》B. 沙特阿拉伯限制石油生产,发展沙漠旅游业C. 中美合作建立全球气候监测系统D. 中国强调经济发展与环境的保护相协调15、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因为()①科学技术水平不够高②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③民族文化素质不够高④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比较低A. ①③④B. ②③④C. ①②③D. ①②③④16、2008年12月15日,中国大陆与台湾之间海运直航、空运直航、直接通邮三项协议正式实施。
协议到实施()①符合两岸人民根本利益②完成祖国统一大业③开创了两岸交往新时代④有利于两岸经贸发展A.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二、非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题8分,共48分)17、2009年对中国人民来说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年份。
60年前,①揭开了中华民族发展历史新纪元,60年来,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同世界的关系也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A(1949年)B(1956年)C(1978年)D(1997年)E(1999年)G(2010年)I(2050年)制人口数量的增长⑥人多力量大,人多就能办大事⑦我国应把控制人口数量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 )A.①③⑤⑦ B.②④⑥ C.⑥⑦ D.①②③④⑤(2分)(2)材料一和二分别反映了什么问题?(2分)(3)人口过多和过快增长会带来哪些负面影响?(2分)(4)请你为“化人口大国为人力资源强国、变人口压力为人力资源优势”献一计。
(2分)21、材料一:有数据显示,我国人均占有的煤炭是世界人均的1/2多点,石油是1/13,天然气是1/14;但单位GDP能耗是发达国家的5—8倍。
中国要发展还会要耗能,排放还会增加,要发展就得做这个加法。
当然我们“做加法”的同时,更应侧重于“做减法”,即节能、减排、降耗。
材料二:随着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的召开,“低碳经济”、“低碳生活”、“低碳发展”成为人们关注的热门话题。
其中“低碳生活”就是指人类生活中较低或更低的温室气体排放。
低碳生活就在我们身边。
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怎样的能源现状?(2分)(2)中国政府应该在“做加法”的同时怎样去做好这个“减法”?(3分)(3)“低碳生活就在我们身边”,作为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应付诸怎样的行动?(2分)(4)请给“低碳生活”的宣传写一条公益广告。
(1分)22、材料一:2008年,宁波市委市府提出“生态立市”的发展战略,坚持把建设生态文明、保护生态环境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位置。
材料二:宁波港是一个集内河港、河口港和海港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的现代化深水大港。
现有生产性泊位305座,其中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60座。
已于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个港口通航。
材料三:舟山跨海大桥(又名舟山大陆连岛工程),是国家高速公路网甬舟高速公路的主要组成部分。
跨海大桥由浙江省交通投资集团投资建设,起自舟山本岛的329国道鸭蛋山的环岛公路,经舟山群岛中的里钓岛、富翅岛、册子岛、金塘岛至宁波镇海区,与宁波绕城高速公路和杭州湾大桥相连接。
舟山跨海大桥跨4座岛屿,翻9个涵谷,穿2个隧道,投资130亿元。
2009年12月25日下午在金塘岛举行了大桥通车仪式;当晚23时58分,大桥正式对社会车辆开放。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以下问题:(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体现了我国的什么战略或国策?(2分)(2)请你为推进宁波生态文明建设提几条合理化建议。
(3分)(3)请你谈谈舟山跨海大桥的建成对宁波发展的意义。
(3分三校联考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答题卷二、非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题8分,共48分)17、(1)(2)(3)(4)18、(1)(2)(3)(4)19、(1)(2)(3)(4)20、(1)(2)(3)(4)21、(1)(2)(3)(4) 22、(1)(2)(3)参考答案二、非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题8分,共48分)17、(1)①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1分)(2)D香港回归,E澳门回归(2分);“一国两制”的实践(1分)(3)2010年上海世博会。
(1分)(4)H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I将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
(2分)18、(1)①和平问题②恐怖主义(2分)(2)都属于发展中国家或经济发展都相对落后(2分)(3)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分)(4)对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对外: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做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大国,为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2分)19、(1)“我们国家”错误。
台湾属于中国,是中国的一部分。
(2)1842鸦片战争失败签订《马关条约》是错误的。
应该是1895年甲午战争失败签订《马关条约》(3)“日本对台湾长达60年的殖民统治。
”是错误的。
日本对台湾的殖民统治从1895到1945年,长达50年的殖民统治。
(4)“新中国成立后,台湾被再次从中国领土中分割出去,沦为殖民地。
”错误。
现在的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遗留下来的历史问题,纯属中国内政。
20、(1)D (2分)(2)老龄化加速;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2分)(3)由于人口过多和过快增长,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也影响我国人口素质的提高,并且给我国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带来沉重压力。
(2分)(4)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科技进步和创新,重视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等(2分)21、(1)资源人均占有量少;资源利用不够科学,浪费、损失严重。
(2分)(2)依靠科技,开发新的能源;加强法制建设,打击浪费能源、污染环境的行为;建立和健全节能减排生产和生活服务体系;大力宣传,提高公民节能减排意识;落实节能环保责任制;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贯彻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控制高耗能高污染企业,采取集约型发展方式;建设生态文明等(3分)(言之有理,三点即可)(3)倡导绿色交通、节水节电、倡导绿色消费、有关节能减排的生活方式等任选2个角度的具体事例。
(2分)(4)符合题意,酌情给分(1分)22、(1)可持续发展战略(1分)对外开放(1分)(2)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依靠科技,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节约意识;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使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等。
符合题意,写出三条即可得3分。
(3分)(3)缩短了宁波与舟山的距离,交通更加便捷;有利于发展宁波的地区经济;有利于促进宁波旅游业的发展等。
符合题意,写出三条即可得3分。
(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