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问题研究《如何看待农民工现象》优质课件(共27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问题研究《如何看待农民工现象》优质课件(共27张PPT)

农民可以在不改变身份,不改变城市供给制度的 前提下进城务工就业。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以后,农民外出务工就业出现 新的高潮,谓之“民工潮”。
农民外出务工就业人数不断创造新高。
1.农村劳动力转移,主要发生在那些行业中?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主要发生在那 些行业中?
建筑业、采掘业 服务业、制造业
行业共性
据报道,劳动力外出就业目前已经成为中国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 中国农业部的统计显示, 2000年中国农民的人均年纯收入为2253元,其
资料3 中国民工潮概况
一、何谓农民工? 二、民工潮从出现到壮大的简要过程
农民工的定义
“农民工”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的特殊概念,是 指户籍身份还是农民、有承包地,但以工资为主要收入来 源的人员。
农村生育率高于城市
工 潮
农业生产效率提高

农业生产效益下降


城市的拉力——劳动力短缺
原 因
评价反思
中国农民工的巨大贡献
1.农民外出务工已成为扩大就业、增加收入的主渠道。 2.农民工已成为支撑我国工业化发展的重要力量。 3.农民工已成为促进城市建设与繁荣的生力军。
农民工面临问题:
受歧视和不公正待遇 收入低 工作生活条件恶劣 子女入学难 精神空虚 健康状况差 社会保险缺失等
知识扩展
资料1 庞大的农民工队伍
据中国经济时报报道,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及国家统计局农 调总队的调查显示,1999年中国农村的转移劳动力占农村全部劳动 力的21.5%。据专家估计,目前中国的农民工至少有1亿人。
资料2 农民工与农村 农村劳动力的流动促进了输出地农村的经济发展,通过劳动力和资
金的双向流动,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为输出地农民开辟了新的收入增 长来源。
怎样解决农民工所面临的问题
①取消户口制度。 ②开放大城市,建设大都市区,使农村人口向大城市及其附近的小 城镇转移。 ③集中发展中等城市,以吸纳流动的农民工。 ④政府加强对农民工的培训,提高农民工的素质。 ⑤创办更多的中小企业,以吸纳更多的农村劳动力。
谢谢观看!
从世界历史的角度看,各国在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 过度的进程中(即工业化进程),都出现了农村劳动力 向城市迁移的潮流。
解决中国农民工问题的根本出路在哪里?
人均耕地 1.24亩
人均耕地 0.74亩
人均耕 地0.67

四川省
河南省 安徽省
湖南省
人均耕 地1.41

中国农民工的生存环境
农民工问题
具体表现
农民工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界定,狭义的农民工仅指跨 地区外出进城务工人员,广义的农民工同时包括在县域内 从事二三产业的农村劳动力。
“民工潮”形成的曲折历程
时间 建国初期 50年代后期 80年代后期 90年代初期 进入新世纪
农村人口可以自由向城市迁徙。
1958年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 严格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迁徙。
收入低,待遇低 工作环境差
工作时间长等
脏累险重苦差
四.农村劳动力转移,主要发生在那些行业中?
建筑业,商业,保洁,餐饮,保姆,钟点工等
五.分析促使这种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原因? 城乡经济发展的差距,城市有较多的就业机 会,较好的医疗、教育水平,休闲机会多, 居住环境和居住条件优越
分析问题
民工潮形成的原因
中国农民工的生存环境
农民工问题
具体表现
维权工作困难重重
维权法制不健全; 难以正常行使民主权利; 侵犯人身权利的事时有发生。
资料来源
多数企业没有把农民工当作稳定的产业工人;
只能是城市中的暂住人口,难以成为安居乐业的市 民
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2006 。
农村的推力——剩余劳动力 民
工资待遇和劳动条 件差
工资水平普遍低下,欠薪现象依然存在; 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很差,往往缺乏最基本的劳动保护; 超时间、超强度劳动,休息权利没有保证; 不能获得平等的就业权利和公共就业服务。
工伤保险参保率低,伤残医治赔偿困难;
社会保障普遍缺失 医疗、养老保险空缺,后顾之忧难以解决。
子女义务教育困难; 居住条件恶劣,生活质量低下; 未能完全纳入城市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公共卫生服务不到位。
如何看待农民工现象
新源二中 吴鹤霞
提出问题
如何看待农民工现象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在大城市和东南沿海地区。出现 了源源不断的农民工。大批农民离开家乡来到大城市和沿 海经济发达地区,成为城市经济建设的一支生力军。
收集、阅读 资料,了解 农民工现状
分析农民工对中国 经济发展的作用和
存在的问题
探讨解决农 民工问题的 对策与途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