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一《包身工》学案(新课标)3
教学博苑
08-24 0627
高中语文必修一《包身工》学案(新课标)3
学习目标:
1、积累作家作品及文体知识。
2、理清文章思路。
3、领悟的思想情感。
课前活动(共10分钟)
一、导入(3分钟)
二、课前积累(7分钟)
1、作家作品及文体。
夏衍,原名,优秀剧作家,戏剧运动的组织者、领导者,杰出的、,主要进行话剧和电影创作,长期多方面从事创作实践。
著名的电影剧作有《》、《》,并改编鲁迅《》、矛盾的《》为电影剧本。
解放后任文化部副部长。
《包身工》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报告文学作品。
报告文学是采用文学手段及时地反映真人真事的一种新闻文体,它是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塑造艺术形象,以文学手段及时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体裁。
是文学创作的“轻骑兵”。
其特点有:、、。
2、互查字词给黑体字注音注音。
蠕动( ) 拎着( ) 赚( ) 抹( )
执拗( ) 籼米( ) 莴苣( ) 揩地板( ) 搽粉
( ) 蹒跚( ) 皮辊( ) 谄媚( )
噩梦( ) 怔住( ) 锭子( )
3、背景:本文是于1935年,经过几个月的调查研究,实际考察之后写出来的。
1936年,发表在《光明》(左联机关刊物,沈起予主编)的创刊号上。
它所反映的是“一?二八”以后到抗日战争以前这一时期国民党统治区的社会黑暗情况。
那时中国农村在帝国主义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下日益破产,加上地主的剥削,农民生活极为痛苦。
靠近上海的苏北地区,每年有大批无法生活的农家妇女被诱骗到上海来做包身工。
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步步深入,我国人民的抗日情绪不断高涨,上海工人运动十会活跃。
日本资本家为避免罢工的威胁,就更大量地雇佣包身工来代替普通的自由劳动者。
这篇文章以铁一般的事实,生动地记载了这一特定历史条件下所产生的包身工制度的罪恶
新课活动(20分钟)
问题1:本文是以什么线索组织材料的?在这些时间段“包身工”在干什
么?
问题2、制作包身工挡案卡片,从你收集到得信息中,可以看出包身工过着怎样的悲惨生活。
三、本课整体把握
1.本文可分为几个部分,各部分内容是什么?
点读课文可分成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从开头到东洋厂的每一个锭子上面都附托着一个中国奴隶的冤魂!):按照时间顺序,抓住包身工们一天生活的三个主要场景,从住、吃、劳动条件等方面描述了包身工的苦难生活。
其间穿插着典型的描述和精辟的议论,使文章内容丰富、线索清晰而且富于批判的力度。
第一个场景是:上午四点过一刻,包身工起床,开始了一天非人的生活。
第二个场景是:四点半之后,包身工吃猪食一样的饭。
第三个场景是:五点钟,包身工们走进工厂,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第二部分(从两粥一饭到结尾)是全文的总结:概括了包身工们非人的生活,并提出了自己的愤怒控诉。
二、细部探微
2.成人期女孩所共有的害羞的感觉,在这些被叫做‘猪猡’的生物中间,已经很迟钝了。
半裸体地起来开门,拎着裤子争夺马桶,将身体稍稍背一下就会公然地在男人面前换衣服。
这句话揭示了什么样的深刻内涵?
点拨半裸体拎着裤子争夺马桶,表明感觉迟钝、心理麻木。
这一细节让人内心震撼,这些女工大都是年轻的姑娘,爱美、自尊这都是天性,然而就在包身工制度的控制下,她们根本无法维持自身的生命,她们每日在死亡的边界上挣扎,性命难保,又何谈自尊、自爱,她们在这种非人的摧残下,也被扼杀了人性。
就是这种凶残的、奴隶制般的包身工制度使帝国主义者的腰包迅速膨胀起来。
这两句是对包身工精神方面的描写,在资本家及其帮凶的折磨和摧残下,包身
工过的是非人的生活,心理受到极大的压抑,思想麻木,性格扭曲。
运用极俭省的语言描绘出包身工日常境遇的悲惨。
3.鉴赏下面这段话的含意。
黑夜,静寂得像死一般的黑夜,但是,黎明的到来,是无法抗拒的。
索洛警告美国人当心枕木下的尸首,我也想警告某一些人,当心呻吟着的那些锭子上的冤魂!
点拨这段文字,写得含蓄深沉。
尽管中国仍处于长夜难明魔鬼横行的时候,但是中国人民永远也不会屈服,他们一定会勇敢地站起来,坚决地与反动势力作斗争,黑夜终将过去,黎明必将到来!直抒胸臆,表达了对光明必将到来的坚定信心。
同时又有对帝国主义资本家及其走狗帮凶带工老板的严正警告,表达了义愤填膺的感情。
这就使这篇侧重于揭露黑暗的报告文学,显出了一点亮色。
这是作品主题的升华,表达了对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严正警告,对民族前途充满希望的坚定信念。
4.文中多处使用褒词贬用或贬词褒用的手法。
结合具体句子分析其表达的思想感情及表达效果。
点拨文中褒词贬用(有时贬词褒用)的句段较多,我们择其部分作简单分析。
(1)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小菜场去收集一些莴苣的菜叶,用盐一浸,这就是她们难得的佳肴。
句中的慈祥佳肴本是褒义词,在句中化为贬义了,说明老板提供的这些菜叶,对包身工而言已是难得的美食。
反衬包身工饮食条件之恶劣;对老板而言,却能从包身工身上榨取到更多的利润。
这样,就形象地表达了对包身工悲惨遭遇的同情和对老板残酷剥削包身工的愤慨。
(2)这些在东洋厂里有脚路的带工……去游说那些无力饲养可又不忍让他们的儿女饿死的同乡。
句中的饲养,可看做贬词褒用,形象地表现了灾荒中的父母把儿女包给带工老板的无奈和辛酸,表现了带工老板为了利益不仁不义的丑恶嘴脸。
5.包身工处在社会最底层,受尽剥削、压榨,甚至失去了做人的尊严,文中夏衍是怎样具体表现包身工的悲惨生活的?
点拨文中夏衍把包身工的悲惨生活浓缩在一天来写。
首先写包身工的起床,7尺阔、十二尺深的工房楼下,横7竖八地躺满了十六7个‘猪猡’,空气里充满了汗臭、粪臭和湿气,给我们展示了包身工拥挤、污浊的居住环境;接着写包身工的早饭,她们的饭是较少的籼米、锅焦、碎米和较多的乡下人用来喂猪的豆腐渣,给我们展示了包身工猪猡一般的生活;然后写包身工上工后的工作情况,她们终日面临着音响、尘埃和湿气三大威胁,给我们展示了包身工恶劣的工作环境。
6.写小福子受惩罚的段落里,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材料很有典型性?
点拨包身工是人人得而欺之的,这话很能体现出她们处境的悲惨。
文章对小福子受罚的叙述与描写正体现了这一点。
她只因为整好了的烂纱没有装起这一点小事就挨打,拿莫温打她,东洋婆罚她头顶皮带盘心子,向着墙壁站立,罚了两个小时,赶不出一天的活,带工老板又打她。
此外还会有被饿饭、吊起、关黑房间等惩罚。
小福子受罚的描写表现了包身工受罚的随意性、残酷性、多样性和时间长等特点,典型地表现了她们受压迫的惨重情形。
7.新闻除了要真实地反映客观事实外,有时还会交代一些背景材料,在文章的
开头部分,就插入了包身工的来历的内容,写这一部分内容有什么作用?东洋纱厂为什么使用这些包身工,他们出于哪些方面的考虑?
点拨文章插入包身工的来历的内容,一是为了丰富文章的内容,但更主要的还是揭示包身工制度的社会根源。
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几乎是洋人的天下,中国正经受着外来的经济侵略,老百姓生活十分艰难,生活在死亡的边缘,带工老板也正是因为这一点,靠着老乡的关系,游说那些无力饲养可又不忍让他们的儿女饿死的同乡,趁机发大财。
东洋纱厂使用包身工,是因为有诸多对他们有利的方面:第一,包身工的身体是属于带工老板的,她们根本就没有做或者不做的自由;第二,包身工都是老板娘的乡邻,这一点,在管理上是极有利的条件;第三,包身工工价低廉。
四、中心主旨
文章以包身工一天的活动作为线索,采用点面结合的手法,既从面上介绍了包身工的居住、饮食、劳动等情况,又对芦柴棒等典型人物进行了细致描写,真实地描述了旧中国包身工的苦难生活,无情地揭露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残酷压榨中国劳动人民的罪行,坚信中国工人必将起来反抗,粉碎自己身上的枷锁。
文章以包身工为题,表现了对这种罪恶制度的愤怒控诉,表达了对包身工命运的深切同情,对帝国主义资本家、工头老板的无比愤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