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作文漫画作文写作指导
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题目材料形式是漫画,由画面和提示语两个部分组成,画的内容是一位满头大汗的学生,一手拿着墨水瓶往锅里倒墨水,一手拿笔翻炒着,全神贯注地在煮着课本和作业本。
我们可以理解为是对自己的学习、成长等方面的审视,应该对自己学习成长要有清晰的、客观的认知,要有吃苦耐劳意识和敢拼敢学的意志。
提示语是“煎和熬都是变美味的办法”,强调了做“美味”离不开“煎和熬”这两种方法。
“煎和熬”本是烹饪方法,这里用来比喻折磨,使其痛苦;“美味”则是人生成功、美满的寄寓。
在漫画中,这一提示语揭示了学习生活过程中需要考验和磨砺,这便是漫画的寓意所在。
本题是漫画材料作文,理解漫画材料的角度是多元的而不是单向的,解读“结合材料”的要求,就要善于挖掘材料所蕴涵的人文情感与人生哲思,需要根据自身的学习经验和能力,从而要求放眼现实,观照古今中外名人的经历坎坷挫折的成长过程,也可以是自己的为人处世,也可以是人生修养,由感性到理性认识,这些都是“符合题意”的。
前熬中找快乐
子旋
熬制鱼汤,愈久愈醇,鲜香无比;炙烤生肉,愈煎愈香,焦味益远。
“治大国也,如烹小食”,烹任如此,学习亦然。
没有经过淬炼的铁软塌,没有经过磨砺的石尖锐。
正如漫画中所说:煎和熬都是变美味的方法。
对于画中的学习苦海,我认为:在煎熬中找快乐,于苦难中觅真我。
12年的学习征程,是一段奇异也艰险的航程,有危机亦有瑰丽妙景。
我们有听课时不解的疑惑,也有恍然大悟的开阔;有做题时的蹙眉苦思,亦不缺付出后的得心应手;有来自外界的重重压力,也会被友情,亲情、师生情而温暖。
由此可见,学习虽煎熬,却也有快乐。
在煎熬中找快乐,也可粹炼出一个真我。
孩子呱呱落地,长大成人,事业起落,又垂垂老矣。
放在人生的坐标系,12年的学习更如人生的先导课,有荆棘丛生,也可鲜花载途,人生在煎熬中也可变美味。
观往世,孔子的车轮划过春秋的烽火烟尘,屈原的江畔行吟留下爱国的忠贞,李白的“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杜甫的“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还有李煜、王安石、欧阳修、李清照、辛弃疾......他们哪一个没有经过磨难,受到煎熬,但在挫折中反思,亦可留下了一个个不朽的真我。
我也曾见到:顾方舟爷爷研究45年方得济世糖丸;中国女排汗如雨下才有夺冠;深圳经无数工人的辛勤劳动,无数商人的苦心经营,无数规划者的忘我绘制,从偏远小渔村成为繁华大都市。
其中的艰辛不言而喻,这份美味也值得如此煎熬,煎和熬是美味的必修课。
如今,国内疫情不容轻视,世界疫情更加严峻。
这份给全人类的煎熬绝不能将人类打垮,只能让人类更加团结强大。
我曾看到一位日本女孩身穿红衣为中国武汉募捐,身后的横幅写着“青山一道同风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我也看到一位女孩身穿玩偶服,向路人分发口罩箱子上用日语写着:“来自武汉的报恩。
我也曾感动于意大利佛罗伦萨市长发起“给中国人一个拥抱”的活动,也振奋于中国给意大利的救援物资上写着“消失吧,黑夜!
黎明时我们将获胜”。
这份团结与必胜信心必将令我们跨过煎愁,迎来光明。
在煎熬中找快乐,于苦难中觅真我。
在煎熬中,不论是个人的学习成长,国家的发展富强,人类的团结携手,必将使美味愈香醇,世界更美好。
煎熬成佳肴,坚韧成已身
李佩仪
漫画中的人站在大火烧着的锅前,以书为原料,以笔为掌勺,大汗淋漓地“烹制”着。
学习就如烹制佳肴,煎熬能让其更美味,艰难险阻能让我们收获更丰盛的果实,只有不断地迎难而上,以坚韧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去克服磨难与“煎熬,才能拥抱更好的自我。
不畏“煎熬”。
人的一生就是一切灵魂的修炼,其中自有酸甜苦辣,水浸火烤,学习也是如此,优异成绩的背后无不有着重重困难。
俞敏洪也曾三次落榜,马云也曾险些创业失败,埃隆·马斯克也曾沦为全世界的笑料被嘲讽至今。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也许现在的困难与挫折,都是开启未来成功之门的钥匙,都是架在锅下的大火,替我们烹调着成功的佳肴,一切只看你是否有勇气执起笔,打开书,不畏“煎熬”,不惧艰难。
不惜毅力。
正如漫画中的人努力地“烹调”着,面对“煎熬”,我们也应不惜毅力,顽强拼搏。
红军两万五千里长证,翻雪山,过草地,踏铁索,淌急流,成就一段不朽的奋斗历程,把中华民族的坚韧意志,不屈精神熔印在世界人民的心中。
中国女排在面对数十年的低迷期时,训练不断加码,球场的地砖上满是凹凸不平的球印,最终她们重燃辉煌,让国歌响彻赛场,成为中国人的骄傲。
“如果世上真有奇迹,也就是努力换个名字。
”正如红军在长征路上的咬牙坚持,女排姑娘们日复一日地挥洒汗水,我们也应将不懈的毅力应用于学习与生活,做那个努力“烹调”成功佳肴的奋斗人。
不失坚韧。
通往成功的道路少有鲜花拥簇,多是荆棘遍布,就如佳肴多经大火烧制,铺以掌勺者的付出。
《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的总冠军雷海,平日是一名普通的外卖小哥,他却用平常的十三年,与诗书作件,谱写出自己的诗意人生。
阿里云的开发者
王坚院士,踏着质疑与不屑,顶着压力与诋毁,打磨出令人叫绝的技术,证明了自己。
他们都能在自己的位置上做到最好,回看我们自身的学习,是不是也能有一份坚韧,用心打磨?
如今人人皆道“内卷化”,享乐主义的消极思想渐成风势,中国青年或许该理性对待学习中的困苦,生活中的挫折,这些“煎熬”都是为未来的美好加料,为青春的华彩添色。
不畏煎熬,不失坚韧,不负青春,拥抱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