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 (2分) (2016九上·宜兴期中) 对下面文段中划线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
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去死肌,杀三虫。
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
永之人争奔走焉。
A . 章:花纹B . 腊:干肉C . 已:止,治愈D . 奔走:指忙着做某件事2. (2分)下列句子中加横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 他活过的八十四年,经历了登峰造极的君主政体和曙光初现的革命年代。
B . 临近中午时,雷声已如万辆战车从天边滚动过来,过不一会儿,暴风雨就歇斯底里地开始了,顿时,天昏地暗,仿佛世界已到了末日。
C . 可是每星期日,我们都要衣冠整齐地到海边栈桥去散步。
D . 诸葛亮在《出师表》一文中,对刘禅循循善诱,谆谆告诫,既希望他能亲贤远佞,又希望他要有自信心,千万不要妄自菲薄自己。
3. (2分) (2017九上·邹城月考)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有关部门最近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在国庆期间严防安全不出现问题。
B . 近段时间,我们班的同学认真学习并讨论了《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C . 能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衡量我们课堂教学成功的重要标志。
D . 为了缓解地震灾区受伤人员血液供应不足,社会各界人士踊跃献血。
4. (2分)下列对《卖炭翁》一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 . 《卖炭翁》一诗揭露了宫市的弊端带给劳动人民的不幸,表达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B . “把”“称”“叱”“牵”,几个简洁而有力的动词,形象地描绘出宫使如狼似虎般的蛮横掠夺。
C . “手把文书口称敕”中的“文书”是“公文,诏书”,而小太监手里却有“文书”和“敕”,这两个词表现了宫使的狐假虎威、巧取豪夺。
D . “牛困人饥日已高”七个字就直接写出了卖炭翁在雪地赶车行走的整个过程,形象地写出了卖炭翁卖炭的艰难困苦:路远、车重、雪厚、人苦。
5. (2分)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 “社”是土地神,“稷”是谷神,古代文化中,常用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
这样的代称还有很多,比如:桑梓代指家乡,庙堂代指朝廷,汗青代指史册。
B . 古人对自己的谦称有“愚、鄙、敝、子”等,称对方或对方亲属有“令、尊、贤、仁”等,对尊长者的称谓有“阁下、先生、大人”等。
C . “六书”指古人分析汉字而归纳出来的六种构成方式,即象形、会意、指事、形声、转注、假借;《诗经》中的“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
D . 中国文化中,有许多与“三”有关的称谓,如“三皇玉帝”“岁寒三友”“三教九流”“无事不登三宝殿”等,其中,“岁寒三友”指的是松、竹、梅。
二、其他 (共1题;共4分)6. (4分)根据拼音写出相应词语(1)什么个大司命,什么个少司命,你们的天大的本领就只有晓得bō nònɡ________人!(2)我看见婵娟被人nüè dài________,我看见你挺身而出,指天画地有所争论。
(3)我们只有léi tínɡ________,只有闪电,只有风暴,我们没有tuō ní dài shuǐ________的雨!三、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8分)7. (18分)(2011·大庆) 【古文阅读】(甲)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
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
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
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
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
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
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
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
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选自《宋史•赵普传》)(乙)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
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
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
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
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
鲍叔遂进管仲。
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
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选自《史记•管晏列传》)(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实词。
①普少习吏事习:________②每归私第第:________③家人发箧视之发:________④少时常与鲍叔牙游游:________(2)下列句子中划线虚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 . 太祖常劝以读书以:用,拿B . 而:表假设,如果C . 及小白立为桓公及:等到D . 鲍叔遂进管仲遂:于是,就(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
②管仲既用,任政于齐。
(4)从赵普举荐人才的事件中,可以看出赵普有什么样的性格特征?(5)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 . 宋太祖最初并不接受赵普对人才的举荐,齐桓公也曾囚禁管仲,不想任用他,但两位君王最终都接受建议,重用人才,在这一点上,均称得上明主。
B . 甲文中的人才最终被太祖任用,乙文中的管仲得以辅佐桓公一匡天下,说明赵普和鲍叔牙都是善于发现并举荐人才的贤臣。
C . 赵普举荐人才,不惧太祖盛怒,反复进谏;鲍叔牙举荐管仲,“以身下之”:均体现了两人以天下事为己任的胸怀。
D . 甲、乙两文在写举荐人才时,均使用了细节描写的方法,使人物在举手投足间本质尽显。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6分)8. (6分)比较阅读。
[甲]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①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②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乙]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③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④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1)揣摩品味甲乙两段文字中画线的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 . 万里雪飘(形象描绘出大雪纷纷扬扬、随风飘舞的情态)B . 惟余莽莽(运用叠音,读起来音响浑厚,富于音乐美,描绘北国的壮丽景象,蕴涵着磅礴的气象)C . 北风卷地百草折(生动形象地描绘出雪前狂风肆虐的声势,渲染了一种肃杀可怕的气氛)D . 散入珠帘湿罗幕(细致形象地写出了雪花点点飘落进来,轻盈飘洒,给人以欣喜和暖意)(2)乙文中的下列诗句与甲文写景视觉角度相近的一项是()A . 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B . 忽如一夜春风来,干树万树梨花开。
C .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D .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3)对甲乙两段文字中划线的四个句子赏析不够恰切的一句是()A . 第①句赋予雪中的高原以动态的美感,犹如艺术表演和体育运动,或舒展柔美,或奔腾壮烈,显出奔放活泼的气势,神采飞扬的英姿。
B . 第②句形容雪后天晴,红日与白雪交相辉映,特别艳丽多姿。
作者调配了两种反差很大的色彩,点染修饰,显得既纯洁素雅,又富丽热情,充满了青春气息。
C . 第③句生动形象地描绘出飞雪之大,一夜之间雪压枝头,犹如梨花盛开的奇异景象。
“忽如”二字用得甚妙,不仅写出了“胡天”变幻无常、大雪来得急骤,而且也传出了诗人对边塞奇景既好奇又留恋的真情实感。
D . 第④句展示了边塞冰天雪地、阴云重重的景色,用“愁”“惨”修饰形容,感情色彩十分强烈,为下文饯别场面酝酿了气势。
五、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2分)9. (20分)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学会拒绝①溪流拒绝了湖泊的挽留,把活力送到了无边的大海;小草拒绝了绿荫的庇护,把坚强展现于烈日风霜;繁星拒绝了黑暗的诱惑,向大地撒下点点星辉……②学会拒绝,为我们的心灵守候一片净土,为我们的生活擦亮美好的明天。
③“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的陶渊明是我们熟知的清高的典范。
他于四十一岁时拒绝了官位俸禄,归隐田园。
拒绝,让他得到了心灵最终的归宿。
与之相仿的隐士林和靖拒绝了热闹,不问世事,以梅为妻,以鹤为予,在宁静的生活中悠然自得,写出了“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咏梅绝唱。
④在我们人生的道路上,有希望之光的照耀,也会遇到藏在海底的暗礁。
触礁并不可怕,关键在于我们要学会拒绝失望的心理。
诗仙李白官场失意后并没有心灰意冷、怨天尤人,而是积极地调整情绪。
一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潇洒地让自己脱离了许多仕途失意者无法脱离的苦海。
⑤然而,世上许许多多诱惑人心的东西,都有着华丽的外衣,也有许许多多的人走向了诱惑,坠入了深渊。
这是因为他们不会拒绝。
⑥清代大贪官和坤便是一例。
和砷一生贪赃枉法,家中累积的财富不可胜数。
正因为他对钱财来者不拒,换未了他人生的悲哀——嘉庆赐死,家产查抄,他一生费尽心机,换来的不过是一卷破席,更多的则是后世的唾弃。
他不是愚昧之人,却做了让自己身败名裂的愚昧之事。
在钱财的诱惑面前,他没有学会拒绝。
⑦在这个物质文明高速发展的时代里,学会拒绝是我们每个人必备的良药。
学会拒绝不义之财,学会拒绝非法利益,学会拒绝贪图享乐,学会拒绝嗟来之食……让我们用拒绝换来良知,换来无私,换来正直,换来尊严,换来我们每一个人的无愧之心!⑧学会拒绝吧!让我们给自己的航程点亮明灯,带上我们快乐的心情,还有明天的希望,顺利远航。
(1)请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2)文章第⑥段引用和坤的事例在内容和表达效果上有何作用?(3)“陶渊明拒绝了官位俸禄”、“林和靖拒绝了热闹”,你对此有何评价?(4)作为学生你觉得我们应该拒绝什么?请举一例,并说说理由。
10. (22分) (2017八下·夏津月考)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父亲窗外,一个蹒跚的背影。
父亲?!我的心一颤,虽然知道父亲今天该送钱来,但想不到父亲这么一大早便来了。
“爸……”我欲言却止,在出口的刹那,我发现了所有语言的苍白。
“车误了,本想赶在上课前来的。
”父亲边掏钱边愧疚地笑了笑,是那种沧桑的笑。
知天命的人了,为了工作操劳,为了生活奔波,为了儿女们的前途牵肠挂肚,岁月在他的脸上刻下了纵横的山川。
我忽然觉得鼻子酸酸的,心里有种沉甸甸的苦涩。
“你又瘦了。
”怜爱从父亲的眼上眼神和声音里泛溢而出,“得注意身体——现在上什么课?”“哦,数学。
”“数学!那,我走了,快上课去!”父亲说着便匆匆转身下楼梯,那微跛的左脚支着稍胖的身躯,颤颤地一级一级艰难而下。
望着蹒跚的背影,我不知道是什么模糊了我的视线。
坐在教室里,心久久不能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