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一、外币交易的核算程序(一)外币交易的概念外币交易,是指企业发生的以外币计价或者结算的交易,包括买入或者卖出以外币计价的商品或者劳务、借入或者借出外币资金和其他以外币计价或者结算的交易。
(二)外币核算的基本程序企业发生外币交易时,其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为:1.将外币金额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或即期汇率近似的汇率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
2.期末,将所有外币货币性项目的外币余额,按照期末即期汇率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并与原记账本位币金额相比较,其差额确认为汇兑差额。
3.结算外币货币性项目时,将其外币计算金额按照当日即期汇率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并与原记账本位币金额相比较,其差额记入“财务费用——汇兑差额”科目。
二、即期汇率和即期汇率的近似汇率即期汇率,通常是指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当日人民币外汇牌价的中间价。
企业发生的外币兑换业务或涉及外币兑换的交易事项,应当按照交易实际采用的汇率(即银行买入价或卖出价)折算。
外币人民币买入价卖出价US$100 640 650中间价$1=¥6.45(即期汇率)即期汇率的近似汇率,是指按照系统合理的方法确定的、与交易发生日即期汇率近似的汇率,通常是指当期平均汇率或加权平均汇率等。
企业通常应当采用即期汇率进行折算。
汇率变动不大的,也可以采用即期汇率的近似汇率进行折算。
三、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一)初始确认外币交易应当在初始确认时,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将外币金额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也可以采用按照系统合理的方法确定的、与交易发生日即期汇率近似的汇率折算。
企业收到投资者以外币投入的资本,应当采用交易发生日即期汇率折算,不得采用合同约定汇率和即期汇率的近似汇率折算,外币投入资本与相应的货币性项目的记账本位币金额之间不产生外币资本折算差额。
教材【例20-3】甲股份有限公司属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选择确定的记账本位币为人民币,其外币交易采用交易日即期汇率折算。
20×7年3月12日,从美国乙公司购入某种工业原料500吨,每吨价格为4 000美元,当日的即期汇率为1美元=7.6元人民币,进口关税为1 520 000元人民币,支付进口增值税2 842 400元人民币,货款尚未支付,进口关税及增值税由银行存款支付。
有关会计分录如下:借:原材料(500×4 000×7.6+1 520 000)16 720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2 842 400 贷:应付账款——乙公司(美元)(500×4 000×7.6)15 200 000 银行存款 4 362 400 教材【例20-4】甲股份有限公司的记账本位币为人民币,对外币交易采用交易日的即期汇率折算。
20×7年4月3日,向乙公司出口销售商品12 000件,销售合同规定的销售价格为每件250美元,当日的即期汇率为1美元=7.65元人民币。
假设不考虑相关税费,货款尚未收到。
相关会计分录如下:借:应收账款——乙公司(美元)(12 000×250×7.65)22 950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22 950 000 教材【例20-5】乙股份有限公司的记账本位币为人民币,对外币交易采用交易日的即期汇率折算。
20×7年3月3日,从境外丙公司购入不需要安装的设备一台,设备价款为250 000美元,购入该设备当日的即期汇率为1美元=7.6元人民币,适用的增值税率为17%,款项尚未支付,增值税以银行存款支付。
相关会计分录如下:借:固定资产——机器设备 1 90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250 000×7.6×17%)323 000 贷:应付账款——丙公司(美元)(250 000×7.6)1 900 000 银行存款323 000教材【例20-6】甲股份有限公司的记账本位币为人民币,对外币交易采用交易日的即期汇率折算。
根据其与外商签订的投资合同,外商将分两次投入外币资本,投资合同约定的汇率是1美元=8.00元人民币。
20×6年7月1日,甲股份有限公司第一次收到外商投入资本300 000美元,当日即期汇率为1美元=7.8元人民币;20×7年2月3日,第二次收到外商投入资本300 000美元,当日即期汇率为1美元=7.6元人民币。
有关会计分录如下:20×6年7月1日,第一次收到外币资本时:借:银行存款——美元(300 000×7.8)2 340 000 贷:股本 2 340 00020×7年2月3日,第二次收到外币资本时:借:银行存款——美元(300 000×7.6)2 280 000 贷:股本 2 280 000 教材【例20-7】乙股份有限公司的记账本位币是人民币。
对外币交易采用交易日即期汇率折算。
20×7年4月1日,乙公司从中国银行借入1 500 000港币,期限为6个月,借入的港币暂存银行。
借入当日的即期汇率为1港币=1.10元人民币。
有关会计分录如下:借:银行存款——港币(1 500 000×1.10)1 650 000 贷:短期借款——港币(1 500 000×1.10)1 650 000 教材【例20-8】乙股份有限公司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对外币交易采用交易日的即期汇率折算。
20×7年6月1日,将50 000美元到银行兑换为人民币,银行当日的美元买入价为1美元=7.55元人民币,中间价为1美元=7.60元人民币。
本例中,企业与银行发生货币兑换,兑换所用汇率为银行的买入价或卖出价,而通常记账所用的即期汇率为中间价,由于汇率变动而产生的汇兑差额计入当期财务费用。
有关会计分录如下:借:银行存款——人民币(50 000×7.55)377 500 财务费用——汇兑差额 2 500 贷:银行存款——美元(50 000×7.6)380 000 教材【例20-9】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对外币交易采用交易日的即期汇率折算。
20×7年6月1 日,因外币支付需要,从银行购入10 000欧元,银行当日的欧元卖出价为1欧元=11元人民币,当日的中间价为1欧元=10.7元人民币。
有关会计分录如下:借:银行存款——欧元(10 000×10.7)107 000 财务费用——汇兑差额 3 000 贷:银行存款——人民币(10 000×11)110 000 【例题3·单选题】某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注册资本为400万美元,合同约定分两次投入,约定折算汇率为1∶8.0。
中、外投资者分别于2010年1月1日和3月1日投入300万美元和100万美元。
2010年1月1日、3月1日、3月31日和12月31日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分别为1∶7.20、1∶7.25、l∶7.24和1∶7.30。
假定该企业采用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外币业务采用业务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折算。
该企业2010年年末资产负债表中“实收资本”项目的金额为人民币()万元人民币。
A.3 200B.2 885C.3 285D.2 880【答案】B【解析】该企业2010年年末资产负债表中“实收资本”项目的金额=300×7.20+100×7.25=2 885(万元人民币)。
注:外币交易在初始确认时,只有外币兑换业务会产生汇兑差额,其他外币业务不会产生汇兑差额,但是后面讲到的在结算时也会产生汇兑差额。
本讲小结:(1)相关概念:记账本位币、确定记账本位币应考虑的因素、记账本位币的变更;(2)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
三、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二)期末调整或结算外币交易期末调整如下图所示:1.货币性项目货币性项目,是指企业持有的货币资金和将以固定或可确定的金额的货币收取的资产或者偿付的负债。
例如,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长期应收款、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等。
期末或结算货币性项目时,采用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折算。
因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与初始确认时或者前一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不同而产生的汇兑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期末外币货币性项目调整步骤如下:(1)计算外币货币性项目外币余额;(2)用外币余额乘以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计算记账本位币余额;(3)上述记账本位币余额与原记账本位币余额的差额即为汇兑差额。
另外,结算外币货币性项目时,因汇率波动而形成的汇兑差额也应当记入当期损益。
教材【例20-10】沿用【例20-3】,20×7年3月31日,甲股份有限公司尚未向乙公司支付所欠工业原料款。
当日即期汇率为1美元=7.55元人民币。
应付乙公司货款按期末即期汇率折算为15 100 000元人民币(500×4 000×7.55),与该货款原记账本位币之差100 000元人民币计入当期损益。
有关会计分录如下:借:应付账款——乙公司(美元) 100 000 贷:财务费用——汇兑差额 100期末调整000教材【例20-11】沿用【例20-4】,20×7年4月30目,甲股份有限公司仍未收到乙公司发来的销售货款。
当日的即期汇率为1美元=7.6元人民币。
乙公司所欠销售货款按当日即期汇率折算为22 800 000元人民币(12 000×250×7.6),与该货款原记账本位币之差额为150 000(22 950 000-22 800 000)元人民币。
有关会计分录如下:借:财务费用——汇兑差额150 000贷:应收账款——乙公司(美元)150 000假定20×7年5月20日收到上述货款,兑换成人民币后直接存入银行,当日银行的美元买入价为1美元=7.62元人民币,有关会计分录为:借:银行存款——人民币(12 000×250×7.62)22 860 000 贷:应收账款——美元(12 000×250×7.6)22 800 000 财务费用——汇兑差额60 000教材【例20-12】沿用【例20-7】,6个月后,乙股份有限公司按期以人民币向中国银行归还借入的1 500 000港币。
归还借款时港币的卖出价为1港元=1.08元人民币。
有关会计分录如下:借:短期借款——港币(1 500 000×1.10)1 650 000 贷:银行存款——人民币(1 500 000×1.08)1 620 000 财务费用——汇兑差额30 000注:这道题目不严谨,假定归还短期借款上期期末的汇率仍为1港币=1.10元人民币会严谨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