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荆门市龙泉中学高一上学期生物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试卷(有答案)一、选择题1.如图P1、P2为半透膜制成的结构(单糖无法通过P1但可以通过P2),实验开始时锁定不动,A室内为0.4mol/L蔗糖溶液,B室内为0.2mol/L葡萄糖溶液C室内为0.3mol/L葡萄糖溶液,达到平衡状态后打开开关让其可自由滑动, P1、P2分别如何移动A.P1向左、P2不动B.P1向左、P2向左C.P1向右、P2不动D.P1不动、P2不动2.生长在干旱、含盐量高的土壤中的盐生植物,通过液泡细胞液中溶有大量的Na+而促进细胞吸收水分,该现象说明液泡中Na+具有的作用是()A.组成细胞的化合物B.为细胞提供能量C.维持细胞正常的pH D.调节细胞液浓度3.将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和白菜叶细胞分别制成装片,从盖玻片的一侧滴人0.3g/mL的蔗糖溶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几次后,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其结果是A.前者吸水破裂,后者发生质壁分离B.前者失水皱缩,后者发生质壁分离C.前者发生质壁分离,后者也发生质壁分离D.前者发生质壁分离,后者发生质壁分离后又复原4.红细胞溶血可判断物质运输的速率,其原理是进入红细胞中的物质能增大红细胞的渗透压,使更多水进入红细胞导致红细胞破裂,即发生溶血。
某实验小组利用该原理研究了细胞膜对几种物种的通透性,得到如下数据。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编号溶剂溶血现象时间11mL水0.1mL红细胞悬液有9s21mL乙醇+0.1mL红细胞悬液有48s31mL甘油+0.1mL红细胞悬液有13s41mL葡萄糖+0.1mL红细胞悬液无_A.细胞膜对上述四种物质的通透性不同B.细胞膜对甘油的运输速率大于乙醇C.红细胞一定不能从溶液中吸收葡萄糖D.甘油和乙醇进入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5.图甲表示突触,图乙表示受到刺激时神经纤维上的电位变化。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甲中a处能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B.图甲中a处释放的递质都能使b处产生如图乙所示的电位变化C.图乙中③时膜内外电位差为40 mVD.若神经纤维处于图乙中②对应状态时,Na+通过主动运输方式进入细胞6.图1表示物质扩散的图解,图2是设计证明图1物质扩散成立的实验装置。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中水柱将持续上升B.图甲中水柱将先上升后下降C.图乙中水柱上升到一定高度后维持不变D.图乙中水柱将先上升后下降7.细胞要维持正常的生活,必须与周围的环境发生物质交换。
下列对图中物质出入细胞的两种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A.协助扩散比自由扩散转运速率高B.协助扩散和自由扩散的转运速率与被转运物质的浓度呈正相关C.协助扩散和自由扩散都需要转运蛋白的帮助D.协助扩散和自由扩散都是将物质从浓度高一侧转运到浓度低一侧,均不需要消耗能量8.下列关于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A.转换物镜时应该手握物镜小心缓慢转动B.以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为材料不能观察到质壁分离C.苏丹Ⅲ染色后的花生子叶细胞中可观察到橘黄色颗粒D.在新鲜黑藻小叶装片中可进行叶绿体形态观察和计数9.下列物质合成或运输的过程中不需要消耗ATP的是()A.胰岛素的合成过程B.分泌蛋白的分泌过程C.人成熟的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的过程D.根毛细胞吸收K+的过程10.下图为加入高浓度的蔗糖溶液后,同一视野中的紫色洋葱鳞片时外表皮细胞,在不同时间的不同状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三种状态出现的顺序依次为甲、丙、乙B.在该过程中细胞逐渐失水,紫色变浅C.图中细胞内深色的部分为外表皮细胞的细胞液D.若用相同溶液处理内表皮细胞则不会发生相似生理过程11.人工无蛋白质的脂双层和生物膜对不同物质的通透性情况如下表(运输速率:O2>CO2>甘油),有关分析错误的是()气体分子、小的不带电的极性分子水大的不带电的极性分子(葡萄糖)离子(Ca2+、K+、Cl-等)人工膜通过少量通过不通过速率相同且较低生物膜通过通过通过通过速率各不相同A.生物膜上有协助水分子通过的载体蛋白B.生物膜对K+、Ca2+等离子的通透速率有差异C.分子的大小影响其通过人工膜的扩散速率D.葡萄糖不能通过人工膜是因为无能量供应12.下列有关细胞膜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融合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B.营养物质吸收与部分消化道上皮细胞的细胞膜有关C.主动运输使某物质的浓度在细胞膜内外趋于平衡D.器官移植时异体排异现象与细胞间信息交流有关13.下列有关物质进出细胞方式的判断,不正确的是()A.依据物质浓度梯度,顺浓度梯度的运输一定不需要消耗能量B.依据是否需要载体蛋白,需要载体蛋白的运输一定不是自由扩散C.依据跨膜的层数,跨膜层数为0的就是胞吞或胞吐D.依据是否消耗能量,只要运输过程中耗能就是主动运输14.胃内的酸性环境是通过质子泵维持的质子泵催化1分子的ATP水解所释放的能量,可驱动1个H+从胃壁细胞进入胃腔和1个K+从胃腔进入胃壁细胞,K+又可经通道蛋白顺浓度进入胃腔。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K+进入胃腔不消耗能量B.H+从胃壁细胞进入胃腔属于主动运输C.胃壁细胞内K+的含量影响细胞内液渗透压的大小D.K+进出胃壁细胞需要相同载体蛋白的帮助15.某同学用形态和生理状况相似的某植物叶片下表皮细胞为材料,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过程中相关细胞都保持生理活性,结果如表所示。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实验后,a组细胞液浓度大于b组B.c组实验中,有水分子进出细胞,但细胞不能发生质壁分离现象C.6组实验中,表皮细胞都能发生渗透作用,出现吸水或失水现象D.随着蔗糖溶液浓度的提高,表皮细胞长度先增长再保持不变最后变短16.下列关于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实验,叙述错误的是()A.由低倍镜换高倍镜时,可以直接用手握物镜小心缓慢转动换成高倍物镜B.用新鲜黑藻小叶装片可进行叶绿体形态、分布观察C.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口腔上皮细胞线粒体需要用健那绿染色D.以新鲜的白萝卜为实验材料能观察到质壁分离及其复原17.细胞膜的特性和功能是与其结构相适应的。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细胞膜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支架,使溶于脂质的物质容易通过细胞膜B.由于磷脂双分子层的内部是疏水的,所以水分子不容易通过细胞膜C.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有物质运输功能,糖蛋白与细胞间信息传递有关D.细胞的变形及生长现象,不支持罗伯特森的细胞膜静态结构模型18.物质出入细胞与质膜的结构有关。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变形虫摄食可使质膜的面积变小B.离子逆浓度梯度转运过程中,膜中的载体蛋白发生形变C.CO2分子从线粒体出来的同时也有CO2分子进入线粒体D.洋葱表皮细胞在高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中会发生质壁分离19.下图为物质跨膜运输几种方式的示意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乙物质的运输方式需要消耗能量B.甘油分子的跨膜运输方式与乙物质相同C.小肠上皮细胞重吸收葡萄糖的方式同丙物质D.甲物质跨膜运输的速度受载体数目制约,但不消耗能量20.如图为渗透装置的初始状态(烧杯内的液面和长颈漏斗内的液面相平,蔗糖分子不能通过半透膜),S1是较高浓度的蔗糖溶液,S2是较低浓度的蔗糖溶液)。
分析正确的是()A.长颈漏斗内的液面逐渐上升,最后保持在一定高度B.水分子只能通过半透膜从S2向S1溶液扩散C.当漏斗内液面保持不变时,水分子不再通过半透膜D.达到渗透平衡时,产生液面差∆h,此时S1和S2溶液浓度相等21.某同学为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将同一植物相同部位的细胞分别置于一定浓度的 KNO3溶液和蔗糖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后再置于蒸馏水中。
实验过程中两组细胞的液泡体积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曲线Ⅰ表示蔗糖组细胞的液泡体积的变化B.植物细胞自 A 点开始从外界溶液中吸收溶质分子C.B 点时,水分子进出植物细胞达到动态平衡D.C 点时,液泡体积不变,两组实验中细胞的细胞液浓度相等22.X、Y两种分子分别以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的方式通过细胞膜,现以人工合成的脂质膜(不含蛋白质分子)代替细胞膜,则X、Y通过脂质膜时()A.X受影响、Y不受影响B.X不受影响、Y受影响C.X、Y都受影响D.X、Y都不受影响23.建国70周年之际,中央授予袁隆平“共和国勋章”,以表彰他在水稻培育方面的贡献。
袁隆平培育的“海水稻”,具有良好的抗盐碱、耐淹等特点。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海水稻”细胞液的浓度比淡水稻低B.“海水稻”在盐碱地中生长主要进行有氧呼吸C.“海水稻”吸收矿质元素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D.“海水稻”根细胞依靠渗透作用吸收矿质元素24.受体介导的胞吞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胞吞作用,主要用于摄取特殊的生物大分子,其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过程以膜的流动性为基础B.Na+、K+等无机盐离子也可通过此方式跨膜转运C.该过程需要内部供能D.受体介导的胞吞过程存在细胞识别25.离体培养的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经紫外线处理后,对甘氨酸的吸收功能丧失,且这种特性在细胞多次分裂后仍能保持。
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A.细胞对氨基酸的需求发生变化B.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缺失或结构发生变化C.细胞壁的结构发生变化,导致通透性降低D.紫外线处理破坏了细胞中催化ATP合成的相关酶系二、多选题26.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固醇类激素进入靶细胞的过程属于主动转运B.农田适时松土有利于根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C.ATP生成抑制剂会直接抑制细胞对蔗糖的运输D.离子泵对离子的跨膜运输是顺浓度梯度的27.物质的跨膜运输对细胞的生存和生长至关重要。
下图为几种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示意图。
请判断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组成细胞膜的A、B两种物质通常不是静止的B.丙物质跨膜运输方式中物质一般由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运输C.甲、乙、丙三种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对于维持活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均有重要意义D.乙醇跨膜运输通过乙方式进行28.下图表示物质进出细胞有关的图像或曲线。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甲与图丙代表的运输方式相同B.图丁可代表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C.环境中氧浓度变化对图示代表的所有运输方式均有影响D.抗体和胰岛素的释放方式均与戊图代表的方式相同29.下列关于图甲、图乙、图丙的叙述,正确的是A.成熟的植物细胞能发生质壁分离的原因之一是其原生质层相当于图甲中的③B.图乙中,三种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中氨基酸、葡萄糖的运输是主动运输C.图乙中,转运葡萄糖和钠离子的载体相同,可见载体不具有特异性D.图丙中,限制b点和c点的物质运输速率的因素分别是载体数量和能量3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果脯在腌制过程中慢慢变甜,是细胞主动吸收糖分的结果B.水分子进出细胞是通过被动运输C.葡萄糖进入红细胞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D.大肠杆菌吸收K+属于主动运输,既消耗能量,又需要膜上的载体蛋白三、非选择题31.图甲、丙是两种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乙表示图甲中⑨结构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1)图甲中⑧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染色体的运动所需能量是由[]_____________产生的,星射线的形成是与[]_______________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