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管理会计名词解释

管理会计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固定成本:其总额在一定期间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不受业务量变动的影响而保持固定不变的成本。

变动成本:在一定期间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其总额随着业务量的变动成正比例变动的成本。

沉没成本:过去已经发生并无法由现在或将来的任何决策所改变的成本。

付现成本:由现在或将来的任何决策所能够改变其支出数额的成本。

作业成本计算法:把企业消耗的资源按资源动因分配到作业。

并把作业收集的成本按作业动因分配到成本对象的成本核算和管理方法。

作业成本管理;企业利用作业成本计算获取的信息来进行作业管理,以达到不断得消除浪费,实现持续改善,提高客户价值,并最终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一系列活动。

投资报酬率:投资中心一定时期的营业利润和该期的投资占用额之比。

剩余收益:投资中心获得的利润,扣减其投资额(净资产占用额)按规定的最低收益率极端的投资收益后的余额,是一个部门的营业利润超过其预期最低收益的部分。

机会成本:被放弃的次优方案所可能获得的潜在利益。

酌量性固定成本;管理当局可以改变其支出数额的固定成本。

(约束性相反)
盈亏临界点:利润为零时的销售量和销售额。

边际成本:每增加一单位产品销售所增加的成本。

增值成本:高效率的执行增值作业所发生的成本。

非增值成本:低效率执行增值作业所发生的成本◎发生在非增值作业中的所有成本。

业绩考核与评价系统:是为达到一定目的,运用特定的指标,按照统一的标准采取的规定的办法,对经营者业绩作出判断,并与激励结核的考评制度。

零基预算:以零位基础编制的计划和预算。

责任中心:是指根据其管理权限承担一定的经济责任,并能反映其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内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单位。

成本中心;是指在履行职责时,只耗费资源却不能产生收入或购买资产的组织部门。

判断:
1、固定成本是指总额在一定时期间内不受业务量的影响而保持不变的成本。


2、产销不平衡是导致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存在诸多差异的最直接最根本原因。


3、当需求价格弹性>1时应提价,需求价格>0且<1时降价,才使企业获得更多收入。


4、当亏损产品能够提供贡献毛益时,则该企业就一定不应停止亏损产品的生产。


多选:
历史成本法通常包括:高低点法,散布图法,回归直线法。

影响保本点的因素:(SP同向VC FC同向)与V相比
影响利润的因素:V FC SP VC
定性销售预测包括:判断分析法,调整分析法
定量销售预测包括:趋势预测分析法,因果预测分析法,季节预测分析法,购买力指数法
相关成本包括:1差量成本2机会成本3付现成本4专属成本5可选择成本
无关成本包括:1沉没成本2联合成本3约束性成本
影响价格的因素有:1成本因素2需求因素3商品的市场生命周期因素4竞争因素5科学技术因素6相关工业产品的销售量
作业的分类:1单位水准作业2批量水准作业3产品水准作业4设施水准作业
业务方面预算:1收入预算2采购预算3费用预算
财务方面预算:1资金预算2利润预算3现金流量表预算4资产负债表预算
预算的特性:1整体性2适时性3规范性4参与性5责任性
预算的作用:1预测2规划3评价4控制5沟通6协调7资源分配8奖酬激励
预算的局限性:1强化集中控制和僵化2费时耗力3腐蚀企业的诚信文化,鼓励弄虚作假和机会主义行为4 没有支持企业战略,甚至于企业战略相冲突5过分关注控制成本,忽略企业价值的增加
全面预算的内容:1营业预算2财务预算3资本支出预算
预算编制方法:1固定预算2弹性预算3零基预算4概率预算5滚动预算
利润的业绩考核和评价指标:1营业利润率2成本费用利润率3资产报酬率4净资产收益率5总资产报酬率
业绩考核与评价系统分为两个层次的内容:1 企业整体层次的业绩评价(管理者业绩评价,企业业绩评价)2 企业内部各层级,各子公司,各经营单位的业绩评价(分部业绩评价,员工业绩评价)
影响剩余收益的因素:1利润
2部门资产3资本成本
SP-VC单位贡献毛益V(SP-VC)产品贡献毛益(SP-VC)/SP 贡献毛益率
VC/S 销售成本率(SP-VC)/SP+VC/SP=1
贡献毛益率+变动成本率(销售成本率)=1 (V-V1)SP
(V-V1)V安全边际率
V1/V盈亏临界点作业率
(V-V1)V+V1/V=1
安全边际率+盈亏临界点作业率=1
P=(v-v1)*(SP-VC)P/TR=(V-V1)/V*(SP-VC)/SP 销售利润率=安全边际率*贡献毛益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