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学》 PPT课件
君 臣 佐1
羌活
防风
苍术 细辛
白芷
川芎
佐2
生地 黄芩 甘草 医学课件
使
19
九味羌活汤的服法及剂型 九味羌活汤的配伍特点 一、升散药和清热药的结合运用。 二、体现了“分经论治”的思想: “视其经络前后左右之不同,从其多 少大小轻重之不一,增损用之。”
医学课件
20
太阳经:羌活 阳明经:白芷
使用注意:
1、表虚、血虚、阳虚者禁用。
2、中病即止,不可过服。
医学课件
7
桂 枝 汤
《伤寒论》
医学课件
8
桂枝汤--主证病机分析
外 感 风 寒 表 虚 证
卫
( 太 阳 中 风 )
强
恶风、发热、头痛、脉浮
营
弱
汗出,脉缓
肺胃不和
鼻鸣、干呕
医学课件 9
桂枝汤针对之病机,体现之治法:
病机:外感风寒,营卫不和。
(《医学心悟》)
医学课件
38
止嗽散--运用
辨证要点: 咳嗽咽痒,微恶风发热,苔薄白。
使用注意: 阴虚劳嗽或肺热咳嗽者,不宜使用。
医学课件
39
随证加减:
表寒证重,加防风、苏叶、生姜; 痰粘难咯,加半夏、茯苓、桑白皮;
肺燥干咳,加瓜蒌、贝母、知母;
医学课件
40
第二节 辛凉解表
医学课件
41
少阳经:黄芩
太阴经:苍术
少阴经:细辛
厥阴经:川芎
医学课件
21
九味羌活汤--运用
辨证要点:
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肢体酸楚疼痛, 口苦微渴。
使用注意: 风热表证及阴虚内热者不宜使用。
医学课件 22
随证加减:
兼湿较轻,肢酸不甚,去苍术、细辛; 痹痛甚剧,加独活、灵仙、姜黄;
医学课件
16
九味羌活汤--主证病机分析
外感风寒湿邪,内有蕴热证。
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项强。 肢体酸楚疼痛。
外感风寒表实证 风 寒 夹 湿 证
里
有
蕴
热
口苦微渴
舌脉:脉浮,苔白或微黄。
医学课件 17
九味羌活汤
病机:外感风寒湿邪,内有蕴热。
功用:发汗祛湿,兼清里热。
医学课件
18
九味羌活汤--方义分析
随证加减:
风寒较甚者,加防风、荆芥、淡豆豉;
体质素虚者,加黄芪; 兼见咳喘者,加杏仁、苏子、桔梗。
医学课件
14
辨证要点:恶风发热,汗出,脉浮缓。 使用注意: 1、表实无汗禁用。 2、忌食生冷、粘腻、酒肉、臭恶等物。 3、密切观察,适度而止。
医学课件
15
九味羌活汤
张元素方,录自《此事难知》
各 论
第一章
第一节
解表剂
辛温解表
医学课件
1
麻黄汤
《伤寒论》
医学课件
2
麻黄汤--主证病机分析
外 感 风 寒 表 实 证
卫阳被遏
( 太 阳 伤 寒 )
营阴郁滞
肺气不宣
恶寒↑发热↓无汗脉 浮 头身疼痛,脉紧
咳喘
医学课件
3
麻黄汤--方义分析
君 臣 佐 使
麻黄 桂枝
(1)发散风寒
(1)解肌发表 降利肺气 调和诸药,缓和峻烈
君:麻黄
桂枝
臣:干姜
细辛
佐:白芍
佐五味子
佐半夏
佐使:甘草
医学课件 31
小青龙汤配伍特点:
散中有收,开中有合。
温化寒饮的常用组合: 干姜 细辛 五味子
医学课件
32
小青龙汤--运用
辨证要点:恶寒发热,无汗,喘咳,痰
多而稀,苔白滑,脉浮。
使用注意:阴虚干咳无痰或痰热证者, 不宜使用。
医学课件
外 感 风 邪
微有恶风发热 咳嗽咽痒,咯痰不爽 舌苔薄白,脉浮缓。
医学课件
36
止嗽散--方义分析
君:
百部、紫菀
臣:
佐:
桔梗、白前
荆芥 陈皮
佐使:
甘草
医学课件
37
止嗽散--配伍特点
温而不燥,润而不腻, 散寒不助热,解表不伤正。
“本方温润和平,不寒不热,既无攻 击过当之虞,大有启门驱贼之势。”
气郁不舒: 胸脘痞闷,不思饮食。 舌苔薄白,脉浮。
医学课件 26
香苏散--运用
辨证要点: 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胸脘痞闷,
苔薄白,脉浮。
医学课件
27
随证加减:
风寒较重,加葱白、生姜、荆芥; 气郁较甚,加柴胡、厚朴、大腹皮; 湿浊较重,加藿香、厚朴、半夏; 咳嗽有痰,加苏子、桔梗、半夏。
医学课件
28
小 青 龙 汤
《伤寒论》
医学课件
29
主证病机分析:
外邪引动内饮
伤寒表不解
(外感风寒表实证) 内饮招致外邪
心下有水气
(内有寒饮)
恶寒发热、头 身疼痛、无汗
脉浮
喘咳、痰多清稀、 胸痞、干呕
苔白滑
内外相饮,饮动不居
身体疼重,头面四肢浮肿。
医学课件 30
小青龙汤--方义分析
病机:外寒里饮证。 功用: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33
随证加减:
外寒轻证,去桂枝,麻黄改为炙麻黄;
兼热象者,加石膏、黄芩;
喉中痰鸣,加杏仁、射干、冬花; 鼻塞涕多,加辛荑、苍耳子;
兼水肿者,加茯苓、猪苓。
医学课件
34
止嗽散
《医学心悟》
医学课件
35
止嗽散--主证病机分析
病机:风邪犯肺,肺气不宣证。 功用:宣利肺气,疏风止咳。
功用:解肌发表,调和营卫。来自医学课件10桂枝汤--方义分析
君:桂枝
臣:白芍
佐:生姜 使:大枣 佐使:甘草
医学课件 11
本方基本配伍组合及特点:
配伍特点:发中有补,散中有收,
邪正兼顾,阴阳并调。
桂、芍配伍的意义:
医学课件
12
桂枝汤
“外证得之,解肌和营卫; 内证得之,化气调阴阳。”
医学课件
13
湿重胸满,去生地,加枳壳、厚朴;
内热不著,生地、黄芩减量;
里热甚者,加石膏、知母。
医学课件
23
香 苏 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医学课件
24
香苏散--方义分析
香苏散功用:疏散风寒,理气和中。
君 臣 佐
苏叶 香附 陈皮 甘草
佐使
医学课件
25
香 苏 散--主证病机分析
外感风寒: 恶寒身热,头痛无汗。
医学课件
44
银翘散--运用
辨证要点:
发热,微恶寒,咽痛口渴,脉浮数。
(2)宣肺平喘
(2)温经止痛
杏仁
甘草
医学课件
4
本方基本配伍组合及特点:
麻、桂相须
麻、杏宣降
医学课件
5
随证加减:
喘急痰多,表证较轻:去桂枝,加苏子、半夏;
鼻塞流涕重者,加苍耳、辛荑;
夹湿兼骨节痠痛,加苍术、苡仁;
兼里热烦燥、口干,加石膏、黄芩。
医学课件
6
辨证要点: 恶寒发热,无汗,脉浮紧。
银翘散
《温病条辨》
医学课件
42
银翘散
主治证候分析:外感风热,邪郁肺卫。 发热↑恶寒↓头痛无汗或 有汗,脉浮数 外 感 风 热 咽痛 咳嗽
口渴
舌尖红,苔薄白或薄黄
医学课件 43
银翘散--方义分析
功用: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方解:
银 连 薄 牛 荆 淡 桔 芦 竹 甘 蒡 芥 豆 花 翘 荷 子 穗 豉 梗 根 叶 草 君 臣1 臣2 佐1 佐2 佐3 佐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