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藤忠雄作品分析

安藤忠雄作品分析


巴拉干的空间——色彩营造的宁静
三、对传统的传承
传承传统有两种方法: 1、因袭传统形式——巴拉干
2、继承非形态精神——安藤忠雄
对于巴拉干而言,墙是最具有墨西哥特色的
建筑元素之一。他把传统建筑中高大厚实的 院墙与高架水渠融合成自己特有的构筑元素。
2、安藤空间——空间内化精神的构成体 安藤并不是把日本传统建筑中的元素直接 或间接地在他的作品中体现,并不在符 号上寻求传统。 安藤一直努力将日本的存在在形式、思考 方法、精神形态的东西置换成建筑,用 建筑表现日本人的自然观。
流线分析 A
佣人房
竖向交通空间
主要流线
辅助流线
伊东认为今天的建筑应该像时装那样,用完
就可以扔掉,不需要永恒。他认为像传统建 筑师那样搞出永恒的艺术品已经不可能了, 搞出像易拉罐一样的建筑就够了,方便、实 用、随时可得随时可以丢弃。
二人在表皮理解上的不同
安藤延续了现代主义的自由立面。很少看见
他刻意的做表皮,表皮是根据内部空间,由 内而外生成的。
安藤忠雄与伊东丰雄
安藤和伊东是日本第四代建筑师的接触代表,
同时二人有都是材料运用的大师,但他们使 用的材料以及表现出来的建筑空间感受又相 差很大。 安藤:多局限在混凝土、玻璃、钢材 伊东:多以铝板、玻璃为主
混凝土、玻璃、钢材
铝 板 、 玻 璃
材料观

安藤认为:一个设计概 念只有提供了某种能表 达出材料的真正特性的 方式,并由此产生了相 应的空间结构,它才是 正确的。
N
与隔壁房屋间距:10cm
平面图一
立面与平面都 由长方形组成
平面图二
平 面 图 (顶部)
天窗
长屋的立面
长屋凹入处的墙板将光线反射 到街道上,光线成为这座内向式 住宅与街道相联系的调节器.
阳光 反射
“我所追求的是这样一个 空间:对外封闭,但通过光 线在内部造成戏剧性效果.”
严格的对称
立面的严格对称, 一使建筑有均衡感 二使处于传统长屋区的 建筑保留一定传统观念
长屋的文化
长屋是大阪比较普遍的住宅 形式,普通长屋大约以2间的 宽度为一户住宅, 然后将其连续 着排列而成。
传统长屋的立面 传统长屋
继承与发展
住吉长屋继承了传统长屋狭长的特 点,但在立面处理时,较传统长屋 要封闭,来突现内部光线的丰富性
住吉长屋的立面 传统长屋的立面
总 平 面 图
位于大阪住吉区的长屋,是 取代了原来的三座连排长屋 中间的一座,它的地基、梁与 旁边的长屋是共用的。

伊东强调的是 平面化的肌理, 根本来源于视 觉和传媒艺术。
安藤与巴拉干
两位大师都是地域主义的代表人物,他们都
努力地使自己的建筑设计充分表达出建筑的 感情与精神。 这里,我们将主要讨论他们在运用光营造空 间、运用色彩表达空间情感和传承传统文脉 两方面。
一、光色渲染的空间与光影书写的空间 巴拉干与安藤都是善用光的建筑大师,都 把光作为重要的设计元素,他们用各自的 独特方式诠释着光在营造诗意般建筑中不 可或缺的作用。 安藤——用光书写空间 巴拉干——光色渲染空间
环境处理 C
1 在对人为景观的处理上运用大面积的混凝土 墙体减少周围环境对住宅造成的影响。在面对公路 一侧采用一面斜墙以阻断车流造成的影响。而且在 一层墙体很少开窗,主入口更是设在树林之中,保
护住宅的私密性。
主入口
2 对自然景观将其纳入院落内, 或者通过一个斜坡将其引入室内 加强住宅与环境之间的对话
安藤忠雄简介








安藤忠雄(1941年9月13日—),日本大阪人,日本建筑师。 1941年出生于日本大阪, 1957年左右,开始练习职业拳击, 1959~1961年,考察日本传统建筑, 1962~1969年,游学于美国、欧洲和非洲, 1969年,创办“安藤忠雄建筑研究所”, 1987年 - 担任耶鲁大学的客座教授。 1988年 - 担任哥伦比亚大学的客座教授 1990年代之后公共建筑、美术馆,以及海外的建筑设计案 开始增加。 1989年 - 担任哈佛大学的客座教授 1995年,获得普利策建筑奖, 1997年,执教于日本东京大学建筑系。并担任东京大学工 学部教授 1997年 - 2003年 - 从东京大学退休,转任名誉教授 2005年 - 获得东京大学的终身特别荣誉教授

伊东认为:具备透明感、 漂浮感、金属感和皮膜 性的建筑是最佳的,并 且应该把建筑和环境融 为一体。
二人在材料应用上的不同之处——少于多
安藤认为:材料使用 要尽可能简单,才能 将隐藏在空间构成背 后的设计意图表达出 来。 安藤的极少主义: 使空间感更单纯——天 花板与墙面采用相似 材料 避免柱子对空间单纯性 的干扰——将墙做到 与柱子等厚
交通流线
N> Second floor plan
中庭--
空间流动的枢纽
传统
空间中枢
与自然对话 采光
传统
住吉长屋中庭院的
两种构成手法
天井式与自然式
和日本关西传统的
中庭
围合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庭院式
有着明显的传承关系
空间枢纽
所有的房间都面向中庭以之为 中心,中庭加强了各空间水平、 竖直方向的联系。
楼梯加强竖直 方向上的联系
起居室 主卧 小孩卧室
内部各空间相对独立, 保 证了各功能空间的私密性.
处理卧室,卫生间等对私 密性要求较高的空间的 位置时也充分考虑 厨房 到了这个问题 卫生间
私密性越来越高
私密性
(对外)
整栋建筑的立面几乎是 全封闭的,恰好满足了 地处中心城区的住宅对 私密性的要求.
立面洞口
交通流线
N> Main floor plan
对自然的理解
下面我们分析一下住吉的长屋,这个建筑充
分体现了安藤对文脉的延续。 虽然住吉的长屋很小,却融合了安藤的设计 理念,是安藤建筑创作的源泉,他以后设计 中遇到的问题在这里都有思考。
住吉的长屋
基地位置:日本大阪住吉区 设计时间:1975/011975/08 施工时间:1975/101976/02 基地面积:57㎡ 占地面积:34㎡ 总建筑面积:65㎡
在院墙上开孔设槽或在 墙间留出空隙,让阳光 穿过 表现光影变换及阳光与色 彩相遇

2、安藤忠雄——光影书写空间
安藤认为“光无法制造光,必须有黑暗的存
在,光才称其为光” 与巴拉干相比,安藤用光手段相对单一—— 用黑暗来反衬光,但其书写出来的空间并不 单调。
二、色彩营造的宁静与黑白塑造的激情
1、巴拉干——光色渲染空间
在巴拉干的作品上,色彩好像围在墙上的
纽带,红、黄、蓝是基本色调。
蓝——天空 黄——阳光 红(蓝、黄相遇)——蓝天映衬下 的红墙承载着阳光
巴拉干用光渲染的方式
用大小不同、排列各异的空洞
通过彩色玻璃、涂色格栅和环境光
控制光线的入射角度和强度
来调整、变换阳光的色彩和层次。
a
a
b
严格的对称
处理内部空间时也 运用了对称的手法
平面对称
与周围环境取得统一
剖 面 图
小孩卧室 中庭 主卧 天窗
小地窗 门厅
起居室
公用基地
厨房
厕所
体 量 组 合
外部空间是内部空间的反映
长方体体形决定内部的空间形状
统一的长方体块
从 几何形状 到 统一
用相似的形体与 环境求得统一
从 几何形状 到 统一
LEE HOUSE

该建筑是位于日本东京的一个三面环路的 小区内,面向路的一侧有效面积的草地,其 它方向为已有的
私人住宅所包围。
环境处理
流线分析 空间组织 其它
环境处理A
已有建筑
绿地
道路
住宅
环境处理 B
人为 景观
住宅
自然 环境
安藤在对周围环境处理上采用采用了他那封闭---开放的 都市观,对已有建筑采取隔离的态度,而对自然景观则进行 人为地纳入。
五个长方体空间组成大的长 方体块,使建筑本身也内
外取得统一。
清水混凝土的语言
“我乐于把混凝土看成一种明朗安宁的 无机材料,赋予它一种幽雅的表达。” 安藤将混凝土作为一种高 精度的材料来对待,其 表面都打磨的像镜面一样 光滑,使之失去了作为 结构体的重量感,使空间 产生了某种无重力状态。
私密性
(对内)

曾有人这样评价:“安藤的建筑近似黑白摄影作品, 层次丰富,手法细腻,但不失大气,人为控制的反 差恰到好处,在平静下燃着一团火。与安藤隔海想 望的巴拉干的作品则类似色彩艳丽的反转片,轻快、 艳丽,在浓浓的色彩下掩藏着淡淡的平静。”
安藤空间——黑白塑造的激情
巴拉干的空间——色彩营造的宁静
安藤空间——黑白塑造的激情

伊东则大量采用如轻钢骨架、帐篷、格栅、
金屑网等轻盈的构件,并将其涂成银色,以 进一步消去其重量感。
二人在材料应用上的不同之处——质朴与华丽
伊萨姆· 诺古奇曾经说过,“对石头过分地加工,石 头就难以成为雕塑,连石头都会死去。” 无论是天然材料还是人工材料,安藤都极力保留其 纯净完整的状态,很少加工,每种材料都作为一种 独立的构成要素。所以他青睐清水混凝土和未上漆 的木材。
“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人与自然的不可分性 素混凝土材料作为建筑文化的表达和对纯
粹空间的要求 在这种设计哲理的要求下,产生了安藤独特 的设计原则: A、纯净的几何体 B、可信赖的混凝土材料:纯粹朴实的水泥, 或未刷漆的木头等物质。 C、自然:一种无序的自然或从自然中概括而 来的有序的自然——人工化自然!

像时装、石膜、玻璃、片木、铝和钢都出现
在他的作品中,这些现代高技味的材料很好 的表达了商业文化对表皮、包装、广告、影 像的青睐,这种文化表现在建筑上,就是伊 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