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梭伦改革第1课雅典城邦的兴起【学习目标】了解梭伦改革前雅典的社会状况,认识梭伦改革的必要性。
【重点】从政治、经济和人物三个角度说明梭伦改革的必要性。
【难点】认识梭伦改革的必要性。
★综述第一单元三课之间关系:第1课雅典城邦的兴起——改革的背景第2课除旧布新的梭伦改革——改革的内容第3课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改革的影响【了解】古希腊文明回顾:(结合必修一内容和P4“历史纵横”)爱琴文明:公元前20-12世纪,先是克里特文明,后是迈锡尼文明。
“荷马时代”:公元前11世纪-8世纪,是古希腊从青铜器向铁器过渡的时代。
反映这一时期希腊社会情况的是著名的《荷马史诗》,因此这一时期被称之为“荷马时代”。
古希腊奴隶制城邦国家形成时期(公元前8世纪-前6世纪)氏族社会-城邦国家。
形成城邦国家,如雅典和斯巴达,政体多种,主要有君主制、贵族制、寡头制、民主制、僭主制度等。
古希腊奴隶制民主政治时代(公元前6世纪初梭伦改革奠基;前6世纪末克利斯提尼改革确立;前5世纪伯利克里改革顶峰,随后走向衰败)公元前4世纪(前338年)被马其顿所灭,亚历山大征服了希腊。
一、雅典的自然条件(改革的自然条件)(1)位于半岛,有小块的平原,多山靠海、多天然良港(如附近有海港 )地理环境对经济的影响:有利于、和对外贸易的发展;P5【学思之窗】想想看,与古代印度和中国文明相比,古希腊文明产生的地理环境有什么不同?二、梭伦改革前雅典的社会状况:贵族政治与社会动荡(改革的政治背景)1.城邦国家的雏形(1)背景:荷马时代,阿提卡地区的部落或氏族间长期纷争不休。
“荷马时代”:公元前12世纪后的3个世纪,对希腊历史的了解主要根据盲诗人荷马的史诗。
当时阿提卡地区的部落或氏族间长期纷争。
又有人称为“黑暗时期”。
(2)时间:公元前9——前8世纪(3)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标志:以_________为中心的中央议事会和行政机构的设立。
(5)社会成员:贵族和平民(平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平民与贵族之间尖锐的矛盾(1)原因:①政治上权力分配不公:贵族掌权(占据首席执政官等重要职位,把持长老会议【最高决策、监察、审判机关】)平民政治权力太少。
(公民大会没有)②经济上财富分配不均:贵族掌握大部分财富,通过、盘剥平民;平民处境不断恶化,许多平民沦为”六一”汉或债务奴隶。
(2)结果:公元前632年,雅典发生平民武装暴动。
(3)影响:给贵族敲响了警钟,促使其对统治政策进行局部调整。
局部调整:①把习惯法编定为,限制贵族任意解释习惯法;②仍然维护,允许债务奴役、刑法严酷;评价:局部调整不能缓和社会矛盾,必须进行社会政治改革。
三、“工商业的发展”(改革的经济背景)1.经济发展:①农业:铁农具广泛使用,农业生产力提高,经济作物得到发展;②手工业、造船业取得进步。
③商业贸易日趋繁荣。
2.影响:(1)工商业奴隶主阶层形成:展开分享贵族政治权利的斗争。
(2)雅典公民的分化与矛盾:①“平原派”(贵族)主张贵族寡头政治;②山地派(平民)主张激进民主政治。
③海岸派(工商业者)主张温和改革。
各自的主张及主张不同的根本原因原因:代表的阶级阶层不同。
“山地派”和“海岸派”的共同目标:反对贵族专权,改革呼声日益强烈。
【理解:政治现状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导致社会动荡的根源,所有这一切成为梭伦执政和改革的历史宏观背景。
这就是梭伦改革的历史必然性。
】三、首席执政官梭伦(改革的主观条件)1.萨拉米斯岛问题。
(1)萨拉米斯岛的地理位置:雅典的出海门,(2)丧失萨拉米斯岛的原因:社会动荡严重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梅加腊等城邦的经济和军事实力赶上了雅典。
(3)丧失萨拉米斯岛的影响:沉重打击了雅典的海外贸易。
2.围绕萨拉米斯岛问题,雅典发生过哪些重大事件.(1)疯诗人事件,鼓励了公民的爱国精神;(2)梭伦指挥雅典军队收回萨拉米斯)3.梭伦当选首席执政官(1)原因:①梭伦指挥收回萨拉米斯岛,树立了崇高的威望,从此走上政治舞台。
②雅典平民与贵族的矛盾再度激化,内战一触即发。
(2)当选:公元前594年,梭伦当选为首席执政官,并被授予“仲裁人”和“立法者”的权力。
全权负责修订法律,进行改革。
【总结】从概括梭伦改革的历史必然性和可能性【梭伦改革背景】必然性:1.公元前8—前6世纪,雅典城邦平民与贵族的矛盾十分尖锐。
2.工商业的发展,工商业奴隶主阶层形成,要求分享政治权利。
3.公民内部斗争激烈(“山地派”、“平原派”、“海岸派”)。
社会动荡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4.外邦的入侵加剧了雅典贵族政治的危机。
可能性:梭伦当选为首席执政官,进行改革。
【课后演练】1.图是《梭伦改革前夕贵族之间的激烈辩论》,这一图片反映出A.雅典民主政治呈现繁荣B.贵族内部对于社会变革分歧较大C.新兴的工商业奴隶主占据主导D.平民普遍不满贵族专权,要求变革2.公元前7世纪雅典贵族政治面临挑战,其主要威胁来自于A.奴隶的反抗斗争B.奴隶主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C.工商业奴隶主阶层的挑战D.公民内部不同阶层的压力第2课除旧布新的梭伦改革【学习目标】1.简述梭伦改革在颁布“解负令”、确立财产等级制度和推行国家权力机构改革等方面的主要措施。
2.指出梭伦改革呈现的“革命性”与“中庸式”的基本特点。
【重点】梭伦改革的内容及特点。
【难点】梭伦改革对雅典社会进步的影响。
一、改革目的1.直接目的:消除矛盾,稳定雅典的社会秩序2.根本目的:振兴城邦,维护奴隶主统治二、改革内容(一)经济方面内容1:1.颁布“______________”,废除债务奴隶制和“____________”制度。
废除所有债务,禁止人身抵押;释放和赎回债务奴隶;废除“六一汉”制度。
2.规定占有土地的最高限额,其目的:防止贵族_______________和产生新的债务奴隶;3.制定“遗嘱法”:①目的:杜绝贵族任意___________________;②内容:规定无子女者有权按照自己的意愿,将遗产交给指定的继承人。
4.安抚贵族:①目的:减轻贵族的_______________,稳定社会秩序;②措施:允许贵族保留祖传的地产,使贵族得以继续保持优越的经济地位。
③特点:调整改革措施,有效地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体现改革的策略性和政策的灵活性。
5.结果和意义:(1)贵族兼并土地_______________,失去扩展势力的物质基础。
(2)解除了债务奴隶制对平民的威胁;(3)促使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扩大了公民的基础:原来的债务奴隶、平民、贵族都成为享有人身自由和公民权利的雅典公民。
(4)但并未废除奴隶制,并走上了奴役外邦奴隶的道路。
内容2:鼓励发展农工商业1.目的:扩大____________的就业机会,壮大雅典城邦的实力。
2.措施①农业:改进水渠灌溉系统,提倡种植___________并鼓励出口。
禁止粮食出口,抑制粮食涨价;②手工业:规定雅典公民必须让儿子学会一门手艺;吸引有_____________的外国人迁居雅典。
③商业:改革______与____________,推动对外贸易的稳定发展。
④其他方面:确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倡导节俭,抑制奢侈浪费等。
3.意义:促进农业和工商业的发展,提高了对外贸易的竞争力,推动了雅典社会的______________。
(二)政治方面:1.确立___________制度,按财产多少划分________________。
(1)目的:打破贵族的世袭特权;(2)按财产的多少划分成四个等级。
(3)原则(或标准):不重血缘重财产(或按财产多少)。
(4)评价:进步性(为主):打破了贵族依据_______________世袭特权_________________的局面,为非贵族出身的奴隶主开辟了的途径,是一个历史的进步。
局限性:未实现公民间真正的平等。
2.改革国家_________________:恢复公民大会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建立“四百人会议”和公民陪审法庭。
(1)目的:进一步打破贵族的__________________。
(2)措施:①恢复公民大会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地位: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作用:提高广大公民______________的积极性,削弱贵族长老会议的权力②组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地位:常设机构,实际执掌最高统治权。
作用:打破了世袭贵族垄断政治的局面,使新兴的工商业奴隶主有权参与到政治管理中来,但第四等级无权参加;③设立公民__________________作为最高司法机关。
地位:最高司法机关作用:是雅典司法民主化的重要措施及其民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打破了贵族对司法审判权的长期垄断。
第3课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学习目标】1.了解梭伦出走的原因,探究梭伦出走后雅典僭主政治建立的必然性。
2.掌握梭伦改革的积极作用和历史局限性。
3.从经济和政治作用理解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重点】梭伦改革在雅典民主政治进程中的作用;【难点】梭伦改革成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基石的原因。
一、梭伦改革的结果和发展1.改革结果:梭伦出走,但改革成果并未废除(1)原因:①因改革带有折中色彩,故未能从根本上消除贵族与平民的_______________。
②梭伦坚持民主信念,不愿建立僭主政治,(2)结果:梭伦放弃权力,离开雅典,到埃及等地漫游。
2.梭伦改革的发展(1)庇西特拉图建立僭主政治,继承梭伦改革成果,背景:梭伦出走后,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三派纷争:①平原派企图恢复旧秩序;②山地派要求进一步改革③海岸派拥护梭伦政策,但要求强有力的政府,稳定秩序。
建立:时间—公元前560年人物—庇西特拉图措施:继承梭伦改革成果,进一步改革措施;打击;提高平民经济地位,发展。
【理解】贵族政治、僭主政治、民主政治的比较。
1.贵族政治:是奴隶制国家和封建国家由世袭的贵族的代表人物掌握政权的政治制度。
2.僭主政治:指用武力夺取政权而建立的个人独裁统治。
夺取政权后,大都装扮成平民群众的保护人,领导他们对付贵族的任何不公道的损害,实行一些有利于平民的政策,然而政权则不向平民开放。
僭主政治是从贵族政治到民主政治的过渡形式。
3.民主政治:统治阶级中大多数人享有管理国家权力的政治制度。
(2)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二、对梭伦改革的评价总评价:雅典城邦乃至古希腊历史上________________的社会政治改革之一1.意义(1)经济:为雅典城邦的振兴与富强__________道路。
大大促进了雅典的繁荣与发展。
表现:促进雅典农业、工商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雅典成为古代希腊最繁荣的城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