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土保持植物措施原理

水土保持植物措施原理

水土保持植物措施原理
水土保持植物措施,是指为防治水土流失,保护、改良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所采取的造林、种草及封禁等措施。

该措施主要作用是增加地表植被覆盖,避免坡面土壤受到雨滴击溅和暴雨径流的冲刷。

具体措施有造林、植树、封山育林、育草。

植物措施不仅能优化水资源,还能调节气候、改善土壤肥力。

然而该措施也有着明显的缺点,因为受气候、土壤等因子制约,所种植物从成活到发挥效应需要较长时间。

为保证地表植被尽快地恢复,应该同时搞好配套的蓄水工程,为其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这样才能保证措施取得良好的预期效果。

水土保持工作实行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科学管理、注重效益的方针。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对破坏水土资源、造成水土流失的行为进行举报。

生产建设项目开工前应编制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并报水利工程部门批准。

依法编制水土保持方案的生产建设项目中的水土保持
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经水土保持监督检查,被检查单位或者个人拒不停止违
法行为,水利部门可以按程序查封、扣押实施违法行为的机械设备。

水土保持方案未经批准的,或者地点、规模发生重大变化时未补报水土保持方案并经批准的,由水利部门责令改正,不予改正的,予以处罚。

造成水土流失危害的,承担民事责任;违反治安管理行
为的,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责任。

1.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是指由水力、重力、风力等外营力引起的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的破坏和损失,包括土地表层侵蚀及水的损坏。

2.水土保持
水土保持是指人们对由于自然因素和人类不合理活动
造成水土流失采取的预防和治理措施。

3.植被的水土保持功能
植物措施具有显著的水土保持功能,是防治土壤侵蚀和控制水土流失的一项有效而长远的根本性措施。

植被是土壤的绿色保护伞,具有防止水土流失,调节水文循环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对降雨的截留和对土壤水文性质的调节作用、固结土体,增强土壤抗侵蚀能力以及削弱洪峰,涵养水源的作用。

4.水土保持的意义
通过水土保持,我们可以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保护和改善水土资源,提高森林覆盖率、增加物种,绿化、净化和美化城市,改善人类的居住环境。

只有做好水土保持,才能使山更绿、水更蓝、河流变清澈、空气更清新!
禁止毁林、毁草开垦和采集发菜;禁止在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铲草皮、挖树兜或者滥挖虫草、甘草、麻黄等,违者罚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