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钢筋计算-图文第一节概述1.1柱的分类框架柱KZ柱根部嵌固在基础或地下结构上,并与框架梁刚性连接构成框架框支柱KZZ柱根部嵌固在基础或地下结构上,并与框支梁刚性连接构成框支结构。
框支结构以上转换为剪力墙结构梁上柱LZ(最普遍的应用,是为位置在层间的梯梁提供支撑,高度位于上下楼层之间的层间梯梁与水平构件框架梁和竖向构件框架柱均不直接相连,但通过梁上柱可与主体结构连接在一起。
)墙上柱QZ芯柱某Z1.2柱的钢筋骨架纵筋基础层中间层顶层箍筋计算钢筋时要考虑以下各种情况:边柱、中柱、角柱变截面变钢筋1.3柱的平法表示方法举例某2.柱总高度(某层至某层,或某标高至某标高)3.柱截面尺寸b某h4.柱纵筋(角筋+b边中部筋+h边中部筋)5.柱箍筋(以“/”分隔加密与非加密间距)第二节框架柱钢筋计算KZ1要计算哪些钢筋量楼层名称构件分类分类细分无梁基础基础层基础板厚小于2000基础板厚大于2000计算哪些量名称单位基础梁底与基础板底一基础插筋、箍筋长度、根数、重量平有梁基础基础板顶与基础板顶一平中柱边柱角柱纵筋、箍筋长度、根数、重量-1层首层中间层顶层2.1柱基础插筋柱插入到基础中的预留接头的钢筋称为插筋。
在浇筑基础混凝土前,将插筋留好,等浇筑基础混凝土后,从插筋上往上进行连接,依此类推,逐层连接往上。
2.1.1板式筏形基础04G101-3P45板式筏形基础容许竖向直锚深度≥LaE板厚≤2m,柱角插筋应插至基础底部配筋上表面并做90°弯钩,柱中部插筋可插至LaE深度后作90°弯钩,弯钩直段长度≥6d且≥150mm。
板厚>2m,柱角插筋应插至基础中部配筋上表面并做90°弯钩,柱中部插筋可插至LaE深度后作90°弯钩,弯钩直段长度≥6d且≥150mm。
板式筏形基础容许竖向直锚深度<LaE板厚≤2m,所有插筋应插至基础底部配筋上表面并做90°弯钩,弯钩长度为a。
板厚>2m,所有插筋应插至基础中部配筋上表面并做90°弯钩,弯钩长度为a。
钢筋的锚固、搭接值确定(03G101-1P34)基础插筋的计算公式:长度=弯折长度a+锚固竖直长度h1+非连接区Hn/3+搭接长度LlE要考虑抗震等级、砼标号、锚固、搭接值在楼层净高Hn要减去节点高(梁高hb)2.1.2梁板式筏形基础04G101-3P321.柱生根在基础梁上——基础梁底与基础板底一平容许竖向直锚深度≥LaE对于低板位梁板式筏形基础,柱角插筋应插至基础底部配筋上表面并做90°弯钩,柱中部插筋可插至LaE深度后作90°弯钩,弯钩直段长度≥6d且≥150mm。
容许竖向直锚深度<LaE所有插筋应插至基础底部配筋上表面并做90°弯钩,弯钩长度为a。
基础插筋的计算公式:长度=弯折长度a+锚固竖直长度h1+非连接区Hn/3+搭接长度LlE这种情况h1为基础梁高-保护层,而不是基础板厚-保护层;Hn为基础梁顶到基础相邻层梁底的高度。
2.柱生根在基础梁上——基础梁顶与基础板顶一平容许竖向直锚深度≥LaE对于高板位梁板式筏形基础,柱角插筋应插至基础梁底部配筋上表面并做90°弯钩,柱中部插筋可插至LaE深度后作90°弯钩,弯钩直段长度≥6d且≥150mm。
容许竖向直锚深度<LaE所有插筋应插至基础底部配筋上表面并做90°弯钩,弯钩长度为a。
基础插筋的计算公式:长度=弯折长度a+锚固竖直长度h1+非连接区Hn/3+搭接长度LlE这种情况h1为基础梁高-保护层,Hn为基础梁顶到基础相邻层梁底的高度。
2.1.3单柱独立基础单柱独立基础容许竖向直锚深度≥LaE柱角插筋应插至基础底部配筋上表面并做90°弯钩,弯钩直段长度≥6d且≥150mm。
柱中部插筋可插至LaE深度后截断。
单柱独立基础容许竖向直锚深度<LaE所有插筋应插至基础底部配筋上表面并做90°弯钩,弯折长度a查表。
2.1.4双柱独立基础双柱之间未设基础梁,同单柱独立基础。
双柱之间设基础梁且梁宽大于柱宽时,直锚深度≥LaE,柱角插筋和与基础梁轴线平行布置的柱中部插筋应插至基础底部配筋上表面并做90°弯钩,弯钩直段长度≥6d且≥150mm,锚入基础梁横截面中的柱中部插筋可插至LaE深度后截断。
直锚深度<LaE,所有柱插筋应插至基础底部配筋上表面并做90°弯钩,弯折长度a查表。
2.1.5条形基础通常情况下,柱宽于梁,此时,应采用条形基础加侧腋实现梁包柱以提高锚固可靠度。
条形基础容许竖向直锚深度≥LaE柱角插筋应插至基础底部配筋上表面并做90°弯钩,弯钩直段长度≥6d且≥150mm。
柱中部插筋可插至LaE深度后截断。
条形基础容许竖向直锚深度<LaE所有插筋应插至基础底部配筋上表面并做90°弯钩,弯折长度a查表。
2.1.6桩基独立承台和桩基承台梁桩基独立承台直锚深度≥LaE且≥35d柱角插筋应插至基础底部配筋上表面并做90°弯钩,弯钩直段长度≥6d且≥150mm。
柱中部插筋可插至LaE与35d取较大者后截断。
桩基独立承台直锚深度<LaE且<35d所有插筋应插至基础底部配筋上表面并做90°弯钩,弯钩长度取35d 减实际竖直锚固长度且≥6d及150mm。
桩基承台梁直锚深度≥LaE且≥35d柱角插筋应插至基础底部配筋上表面并做90°弯钩,弯钩直段长度≥6d且≥150mm。
柱中部插筋可插至LaE与35d取较大者后截断。
桩基承台梁直锚深度<LaE且<35d所有插筋应插至基础底部配筋上表面并做90°弯钩,弯钩长度取35d 减实际竖直锚固长度且≥6d及150mm。
2.1.7大直径灌注桩所有纵筋直锚深度≥LaE且≥35d,并做90°弯钩,弯钩直段长度≥6d且≥150mm。
2.1.8小结判断是否≥LaE计算弯折长度a计算锚固竖向长度计算非连接区长度Hn/3计算搭接长度(根据连接方式而定)基础类型板式板厚筏形>2m基础竖向直锚深度≥LaE竖向直锚深度<LaE柱角插筋应插至基础中部配筋上表面所有插筋应插至基础中部配筋上表并做面90°弯钩,柱中部插筋可插至LaE深度并做90°弯钩,弯钩长度为a。
后作90°弯钩,弯钩直段长度≥6d且≥150mm。
板厚柱角插筋应插至基础底部配筋上表面所有插筋应插至基础底部配筋上表≤2m并做面90°弯钩,柱中部插筋可插至LaE深度并做90°弯钩,弯钩长度为a。
后作90°弯钩,弯钩直段长度≥6d且≥150mm。
梁板低板同板式同板式式筏位形基高板同板式(插梁底)同板式(插梁底)础位独立基础条形基础柱中部筋截断,其他同板式柱中部筋截断,其他同板式同板式同板式桩基承台及柱中部筋插ma某{LaE,35d}截断,其他同弯钩长度=ma某{35d-实锚,6d,承台梁板式。
150},其他同板式大直径灌注所有纵筋直锚深度≥LaE且≥35d,并做90°弯钩,弯钩直段长度≥6d且桩≥150mm。
插筋公式长度=弯折长度a+锚固竖直长度h1+非连接区Hn/3+搭接长度LlE2.1.9柱基础插筋的箍筋根数梁板式筏基低板位,间距≤500,且不少于两道矩形封闭箍。
高板位,基础板高度范围内,间距≤500,且不少于两道矩形封闭箍。
基础梁范围内,同基础以上柱箍筋。
板式筏基,独基,条基,桩承台——间距≤500,且不少于两道矩形封闭箍。
2.2地下室柱纵筋计算03G101-1P36抗震地下框架柱通常指地下室中的框架柱,其纵向钢筋要点:1.柱上端非连接区为≥Hn/6,≥hc,≥500mm(三控)柱下端非连接区为≥Hn/3。
2.可在非连接区外的柱身任意位置连接。
3.优先采用绑扎搭接或机械连接。
4.当钢筋直径>28mm时不宜采用绑扎搭接。
2.2.1柱根的确定03G101-1P41(GB50010-2002P178)底层柱的柱根系指地下室的顶面或无地下室情况的基础顶面;柱根加密区长度应取不小于该层柱净高的1/3;有刚性地面时,除柱端箍筋加密区外,尚应在刚性地面上、下各500mm的高度范围内加密箍筋。
2.2.2-1层纵筋计算-1层纵筋长度=(-1层层高)—(-1层非连接区Hn/3)+1层非连接区Hn/3+搭接长度LlE柱纵筋计算公式=层高-本层下端非连接区高度+深入上层非连接区高度+搭接长度地下框架柱计算要点地下框架柱的非连接区高度。
柱上端非连接区为≥Hn/6,≥hc,≥500mm(三控);柱下端(柱根处)非连接区高度≥Hn/3。
上下两层Hn的取值。
当不同楼层净高不同时,计算的内容在哪一层就用哪一层的Hn。
地下框架柱的箍筋加密区与非连接区相同。
2.3首层柱纵筋计算纵筋长度=首层层高(无地下室时为基础顶面至1层顶面高度)-首层非连接区Hn/3+二层非连接区ma某(Hn/6,hc,500)+搭接长度LlE2.4中间层柱纵筋计算纵筋长度=2层层高-2层非连接区+3层非连接区+搭接长度LlE2.5纵向钢筋变化处理03G101-1P361、上层柱钢筋根数比下层多但直径相同或直径小于下层时要点:上层柱增加的纵筋锚入柱梁节点1.2laE2、上层柱钢筋直径比下层大,但根数相同。
要点:上层纵筋要下穿非连接区与下层较小直径纵筋相连。
下柱小直径钢筋由下层直接伸到本层上部,与上层伸下来的大直径的钢筋连接。
3、抗震柱上层纵筋减少但直径相同或直径小于下层时要点:上层柱减少的纵筋向上锚入柱梁节点1.2LaE2.6抗震框架柱中间层钢筋计算总结基本计算公式:本层层高-本层非连接区高度+深入上层非连接区高度上柱比下柱钢筋多,多出的钢筋伸入下层1.2LaE。
下柱比上柱钢筋多,多出的钢筋伸入上层1.2LaE。
上柱比下柱钢筋直径大,上柱大直径钢筋下伸至下层,在下层上部非连接区以下连接;下柱小直径钢筋由下层直接伸到本层上部,与大直径钢筋连接。
2.7箍筋长度计算03G101-1P351号筋长度=(b+h)某2-保护层某8+8d+1.9d某2+ma某(10d,75mm)某22号筋长度=[(b-保护层某2-D)/6某2+D]某2+(h-保护层某2)某2+8d+1.9d某2+ma某(10d,75mm)某2--D为纵向钢筋直径3号筋长度=[(h-保护层某2-D)/6某2+D]某2+(b-保护层某2)某2+8d+1.9d某2+ma某(10d,75mm)某2--D为纵向钢筋直径4号筋长度1=(h-保护层某2+2d)+1.9d某2+ma某(10d,75mm)某2(勾住主筋)4号筋长度2=(h-保护层某2+4d)+1.9d某2+ma某(10d,75mm)某2(勾住主筋和箍筋箍筋根数计算:1.基础层2.首层以上箍筋根数抗震地上一层和地下框架柱的箍筋加密区范围:抗震箍筋加密区与柱纵筋非连接区相同,即柱下端≥Hn/3,柱上端≥Hn/6、≥hc、≥500mm3.2层以上抗震框架柱的箍筋加密区范围:要点为:抗震箍筋加密区与柱纵筋非连接区相同,即柱下端和柱上端≥Hn/6、≥hc、≥500mm4.应沿柱全高加密箍筋的情况为:框架结构中一、二级抗震等级的角柱;抗震框架柱Hn/h0≤4或Hn/hc<4的短柱抗震框支柱注:当柱纵筋采用搭接连接时,应在柱纵筋搭接长度范围内均按≤5d(d为搭接钢筋较小直径)及≤100的间距加密箍筋03G101-1P402.7抗震框架柱变截面节点构造柱变截面通常指上柱比下柱截面向内缩进,其纵筋在节点内有非直通或直通两种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