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房屋建筑学复习重点-自己亲自做的

房屋建筑学复习重点-自己亲自做的

房屋建筑学复习重点-自己亲自做的民用建筑——概论篇(第1篇概论)一、建筑概念建筑是一个统称,包括建筑物和构筑物。

(一)构筑物人们不在其中生产、生活的建筑,则叫作“构筑物”。

(二)建筑物概念:与构筑物相对,凡供人们在其中生产、生活或其他活动的房屋或场所。

/为了满足社会需要,利用所掌握的物质技术条件,在科学规律和美学法则的支配下,通过对空间的限定、组织而创造的人为的社会生产环境。

1、空间2、满足社会需要(1)物质需要(2)精神需要3、建筑形式与内容、手段的辨证关系二、建筑分类建筑的构成要素:建筑功能、物质技术条件、建筑形象相互联系、约束、不可分割、充分发挥设计者主观作用使建筑形象更具文化特征和美感、历史优秀建筑作品辩证统一(一)建筑分类生产性建筑工业建筑(生产厂房、动力建筑、储藏建筑)建筑农业建筑(温室、粮仓、水产品养殖场)非生产性建筑民用建筑(二)民用建筑的分类1、按使用功能分1)居住建筑2)公共建筑2、按层数分住宅建筑1)低层(1-3层)2)多层(4-6层)3)中高层(7-9层)4)10层及10层以上为高层住宅公共建筑1)普通建筑,建筑高度大于24m的单层公共建筑2)高层(10-30层或总高在24米以上的公共建筑不适用与大于24m的体育馆、食堂、剧院、防空地下室3)超高层(高度大于100米的民用建筑)3、按主要承重结构材料分1)砖木结构2)砖混结构3)钢筋混凝土结构4)钢结构5)其他结构建筑物的等级一般按其耐久性和耐火性进行划分4、按耐久等级分1)一级(耐久年限:>100年)2)二级(耐久年限:50-100年)3)三级(耐久年限:25-50年)4)四级(耐久年限:<25年)5、按耐火等级分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分为四级,标准是依据房屋的主要构件的燃烧性能和它的耐火极限来确定耐火极限:建筑构件耐火极限是指按建筑构件的时间-温度标准曲线进行耐火试验,从受到火的作用时起,到失去支持能力或完整性被破坏或失去隔火作用时为止的这段时间。

构件的燃烧性能分为:1不燃烧体:天然石材、人工石材、金属材料2燃烧体:木材、纸板、胶合板3难燃烧体:沥青混凝土构件、木板条抹灰三、建筑物的主要组成部分基础、楼地层、墙或柱、楼电梯、屋盖、门窗。

四、建筑物的构成系统分析包括三个系统,即结构支承系统,围护分隔系统,设备系统。

五、建筑设计的内容和过程(一)建筑设计的内容建筑设计有两个概念,一是指一项建筑工程的全部设计工作,包括各个有关专业,确切的应称为建筑工程设计;另一是单指建筑设计专业本身的设计工作。

建筑工程设计是整个工程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包括建筑设计、结构设计和设备设计等部分。

确定建筑热工设计分区及设计要求:严寒(东北)、寒冷、夏热冬冷(长江中下游)、夏热冬暖、温和(云南)(二)建筑设计的过程和设计阶段0、设计权的取得:设计阶段的划分1、方案设计阶段2、初步设计阶段3、施工图设计阶段六、建筑设计的要求1、满足建筑功能要求2、采用合理的技术措施3、具有良好的经济效果4、考虑建筑美观要求5、符合总体规划要求七、建筑设计的依据1、人体尺度及人体活动的空间尺度2、家具、设备尺寸和使用它们所需的必要空间3、温度、湿度、日照、雨雪、风向、风速等气候条件4、地形、地质及地震烈度地震烈度表示当发生地震时,地面及建筑物遭受破坏的程度。

烈度在6度以下时,地震对建筑物影响较小,一般可不考虑抗震措施。

烈度在9度以上的地区,地震破坏力很大,一般应尽量避免在该地区建筑房屋。

建筑物抗震设计的重点是7.8.9度地震烈度的地区。

5、建筑模数和模数制建筑模数:建筑中选定的标准尺寸单位,也是建筑设计构配件生产和建筑施工中互相协调的增值单位,其目的是是构配件安装吻合,并有互换性分模数:指整数除基本模数的数值基数为M/10 M/5 M/2 相应尺寸为10mm、20mm、50mm标准尺寸、构造尺寸(构件预制的尺寸)和实际尺寸(构件加工之后的实有尺寸)。

实际尺寸应控制在构造尺寸及其允许范围误差内。

标志尺寸为构造尺寸与缝隙尺寸之和。

我国采用的基本模数M=100mm。

民用建筑——设计原理篇(第2篇建筑空间构成及组合)第1章建筑平面的功能分析和平面组合设计建筑平面设计(从平面、剖面、立面三个不同方向的投影来综合分析建筑物)组成平面各部分的使用性质:分使用部分和交通联系2部分1.使用部分是指各类建筑物中的使用房间和辅助房间2.交通联系是建筑物中各房间之间、楼层之间以及室内与室外之间联系的空间,如各类建筑物中的门厅、走道、楼梯间、电梯间建筑面积=结构面积+有效面积有效平面=使用面积+交通面积平面利用系数K=使用面积/建筑面积一、使用房间的平面设计(一)使用房间的分类和设计要求1生活用房2工作学习用房3公共活动房间(二)用房间的设计要点1、房间的面积(1)房间面积的组成:A 家具和设备所占用的面积;B 人们使用家具设备及活动所需的面积;C 房间内部的交通面积。

(2)房间面积大小影响因素:A使用人数的多少及活动特点B家具的类型和数量以及布置方式C经济条件及所要求的舒适度(3)确定方法:A 查表B 调查2、房间的形状房间形状的确定受多种因素的制约:(1)室内使用性质要求和活动特点。

(2)家具设备类型及布置方式。

(3)采光、通风、视线、音响的要求。

(4)结构、构造、施工等技术经济合理性。

(5)空间观感。

(6)建筑物周围环境和基地大小。

方形教室优点:进深加大,长度缩短,外墙减少,相应交通线路缩短,用地经济。

同时,方形教室缩短了最后排的视距,视听条件有所改善,但为了保证水平视角α的要求,前排两侧均不能布置课桌椅3、房间平面尺寸1.第一排座位距黑板的距离必须大于或等于2.00m,以保证垂直视角大于45度2.后排距黑板的距离不宜大于8.5m3.水平视角(前排边座与黑板远端的视线夹角)应大于或等于30度中学教室轴线尺寸6.30m*9.00m/6.60m*9.00m/6.90m*9.00m 办公室、宿舍、旅馆等小空间为主建筑,开间尺寸常去3.30m、3.60m,住宅楼梯间的开间尺寸常取2.40m、2.70m确定房间的开间、进深尺寸,应很好地考虑以下因素:(1)家具布置的要求及人们活动的要求。

卧室开间尺寸3.3,深度3.9——4.5;小卧室开间2.7-3;医院病房3-4人,3.3-3.6m;6-8人 5.7--6(2)采光、通风和视听等环境要求。

当房间采用单侧采光时,通常窗户上沿离地的高地应大于房间进深得一半。

当房间允许两侧开窗时,房间的高度不小于总深度的1/4.(3)结构布置的合理性和施工方便以及我国现行的模数制。

设计视点是划分可见与不可见范围的界限。

设计视点越低,视觉范围越大,房间地面升起坡度越大;设计视点越高,视野范围越小,地面升起坡度越平缓。

视线升高值C的确定与人眼到头顶的高度和视觉标准有关,一般定为120mm。

当错位排列(后排人的视线擦过前面隔一排人的头顶而过)时,C值取60mm;当对位排列(后排人的视线擦过前面人的头顶而过)时,C值取120mm。

4、门的设计(1)宽度门的宽度要根据通过人流多少和搬进房间家具设备的大小和防火要求决定。

单股人流通行最小宽度取550m,一个人侧身通行需要300mm。

门的最小宽度一般为700mm,常用于厕所浴室。

卧室取900mm、厨房取800mm。

普通教室、办公室考虑一人正面一人侧身,采用1000mm。

(2)数量门的数量应根据使用人数的多少和具体使用要求来确定。

非高层建筑房间使用人数超过50人,面积超过60m2时,至少需设两个门。

观众厅内疏散走道的净宽度应按每100人600mm计算,且不应小于1000mm,边走道的净宽度不宜小于800mm。

走道的宽度和长度主要根据人流通行、安全疏散、防火规范、走道性质、空间感受来综合考虑。

(3)形式依据房间内部的使用特点来考虑。

(4)开启方式(5)位置门的位置应分布均匀,方便交通,利于疏散。

门窗位置应尽量使墙面完整,便于家具设备布置和充分利用室内有效面积。

门窗位置应有利于采光、通风。

5、窗的设计窗的面积大小取决于室内采光的要求,可根据现行的建筑设计规范(如图)来确定的。

采光面积比即窗的净面积和地面净面积的比值。

窗台一般常取900-1000mm,设有高侧窗的陈列室,为消除和减少眩光,应避免陈列品靠近窗台布置。

实践中总结出窗台到陈列品的距离要使保护角大于14度,一般将窗下口提高到离地2.5m以上。

厕所,浴室窗口可提高到1800mm左右为了既保证各项使用功能,又提高窗的保温节能性能,减少能源消耗,采取措施(1)控制各向墙面的开窗面积(2)提高窗的气密性,减少冷风渗透(3)窗扇的形式与节能(4)减少窗的传热耗热,主要措施A.。

提高窗的保温性能B.减少窗玻的传热(5)窗的遮阳(2)位置二、辅助房间的平面设计设计思路:确定设备类型——确定所需设备的个数——根据计算所得的设备数量,考虑在整幢建筑物中辅导房间的分布情况。

——最后在建筑平面组合中,根据整幢建筑的使用要求适当调整并确定这些辅助房间的面积、平面形式和尺寸。

(一)厕所1、厕所的面积、形状和尺寸厕所的面积、形状和尺寸是根据室内卫生器具的类型和数量来确定的。

2、布置方式厕所的平面形式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无前室,一种是有前室的。

3、位置要求(1)一般要求厕所在建筑平面中应处于既隐蔽,又方便的位置,并与走廊、大厅、过厅等有方便的联系。

(2)面积较大、使用人数较多的厕所应有良好的自然采光和通风。

少数人使用的厕所允许间接采光,但必须有抽风设施。

(3)在确定厕所位置时,还要考虑到尽可能节约管线。

(二)浴室、盥洗室(三)厨房,一二类住宅的厨房净面积不小于4m2,三,四类住宅不小于5m2厨房按平面布置方式有单排、双排、L形、U形几种。

厨房设计都应满足以下几方面要求:1、应有良好的采光、通风条件。

为此在平面组合中应将厨房靠外墙布置,有天然采光窗、并设有垂直通风道,以便在灶台上方设置专用排烟罩。

2、厨房家具设备布置要紧凑,并符合操作流程和人们使用特点。

3、厨房的墙面、地面应考虑防水、便于清洁,地面应比一般房间地面低20-30mm。

4、厨房应有足够的贮藏空间,可以利用案台、灶台上部、下部的空间贮藏。

三、交通联系的平面设计(一)分类交通联系部分包括水平交通空间,垂直交通空间,交通枢纽空间等。

(二)设计要求1. 满足使用高峰时段人流、货流通过所需占用的安全尺度;2. 符合紧急情况下规范所规定的疏散要求;3. 方便各使用空间之间的联系,交通路线简捷明确;4. 满足采光、通风等方面的需要。

5. 力求节省交通面积。

6. 考虑空间处理等造型问题。

(三)设计程序1.结合平面布局考虑交通联系部分在建筑平面中的位置2.确定走廊、楼梯等通行疏散要求的宽度3.确定门厅、过厅等人们停留和通行必需的面积4.综合协调考虑空间组合情况(四)各种交通联系部分的平面设计1、走道(1)分类(2)宽度走道的宽度主要根据A人流和家具通行、B安全疏散、防火规范、C走道性质、D空间感受来综合考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