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将情感教育融入作文教学

将情感教育融入作文教学

将情感教育融入作文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
和真切的体验。

”在作文教学中,要给学生留一席倾诉的空间,激发学生言真情、写真话的欲望和冲动,以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和美好愿望。

我们提倡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因为真情实感
是写好一篇文章的灵魂。

没有哪一篇好文章是缺乏情感的,也没有一位能写好文章的人对周
围事物是麻木不仁的。

作文应该在字里行间蕴含丰富的情感,不能只用“笔”去写,而应当用“心”去写。

一、情感在气氛和情境的熏陶中共鸣
好作文要求内容充实、语言流畅,同时字里行间跳动着作者那真挚的情感。

然而现在大多数
学生的作文内容贫乏、语言枯燥,让人读之如同嚼蜡,其中虽有文采方面的原因,但最关键
的是缺少感情投入,从而导致所写的文章基本上是东拼西凑,这样必然是呆板乏味、没有滋味。

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必须注意培养、激发、启迪学生的情感,使他们在写作之前
就具备了丰富的情感,这样在写作中才会以“情”驭文,以“情”蓄势,以“情”炼字,最终达到
文情并茂。

情感教学心理学认为情感具有感染功能,以情施教就是教师在传授知识、技能和
观点的同时,伴以积极的情感,去感染学生,从而达到以情促知、知情交融的教学效果。


感教学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师在教学中的情绪状态对学生的情绪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教师的
情感起着关键性的激发和调节作用。

在这样的作文教学课堂中,正是通过教师富有感染力的
语言,让学生的思维在语音和声调的感染下畅想,情感在气氛和情境的熏陶中共鸣。

学生们
闭目静思的神情告诉我,这种情感的力量已激起他们内心的共鸣,此时洋溢于整个教室的,
是一种与教师的心境完全协调一致的崇高的美。

二、作文评分要鼓励创造性
写作,是一项最富于创造性的脑力劳动,可学生作文中表现出来的一个严重问题是创造性思
维缺乏,作文显得呆板,没有活力,缺乏生气,缺少新意。

这都是评分制制约着学生创造性
思维发挥的一个重要的直接原因。

特别在考试中作文,都会出现立意求同,选材一致,结构
公式化的现象。

评分标准约束了学生思维的发展,要摒弃这种现象,就得转变教育观念和文
化观念,在评文过程中,对文中表现出的有创造性思维的给以鼓励,适当加分。

即对那些立
意新颖的、结构奇巧的、语言有特色的要给以鼓励。

这样才能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写出
精美的文章,从而避免作文的千篇一律、公式化倾向。

对于一贯写作出色的学生,教师当然
不会吝惜表扬、赞美之词,让这些学生继续保持高涨的写作热情。

那么对于那些并不出色的
文章,甚至有些词不答意的文章又该如何评价呢?我认为此时教师更应该慷慨大方地把赞美
之词赠给这些学生。

在批阅这些学生的作品时,教师手中有笔,心中更应有一面“放大镜”,
把他们不多的优点尽可能“放大”,并“大张旗鼓”地给予热情鼓励,提高他们的写作热情;在
课堂上经常给予学生鼓励与肯定,在课后更应与他们多进行情感交流,让教师的热情鼓励像
一把扇子,煽亮学生原本如萤火般微弱的自信之火,让它逐渐演变成熊熊大火,把对写作的
热情融入到生活中的每时每刻。

三、用感情去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我们在作文引导时,如果热情洋溢,用感情去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他们就会像苏霍姆林斯
基说的那样:“带有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开的真理感到惊奇和震惊。

”文学是人学,人离不开生活,因而生活是写作的唯一源泉。

让学生体验生活,获得新的感受,是培养情感的有效途径。

作文前,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社会调查,去校外参观访问,
自然是体验生活;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在平时多观察生活,感受生活,热爱生活,从而唤起对所要表达的人和事的情感,发现并积累写作素材。

这样写作文,才能
得心应手,左右逢源。

创设写作情境,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

创设写作情境,就是教
师把学生引导到生动的创作环境中,激发写作热情,加深学生的理解,诱发对写作对象的热爱,然后作文。

要引导学生在写真情实感的基础上突出思想意义。

作文的立意至关重要,我
们常说的立意是否正确,主要是指作文中的感情是否正确。

正确的情感首先应该是真实的。

因此,要启发学生写真情实感,要表现对祖国、人民、家庭、父母的热爱之情,要表现奋斗
的乐趣,朋友的情谊,人生的感想等。

四、评价融入情感
教师对学生真诚的爱和美好的希望,是学生搞好学习的内因。

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组
成部分,教师在评改中流露出对学生的爱和希望尤为重要。

在懂得这一道理之后,我在评改
作文时不管学生作文中出现怎样的情况,总是冷静地提醒自己:热爱我的学生吧,给他们以
自信,给他们以希望。

评语中要对学生内心感情表示理解,表明自己是否被作者表达的情感
所打动,是否赞成这种情感。

在作文评价时,就应像琴师抚琴一样,和缓地触动学生思想感
情上的琴弦,或安慰之,或兴奋之,或鼓励之,让学生在和谐宽松的气氛中领悟道理,在平
等的对话中、在情感交融的理解中获得启迪,切不可伤害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教师在批改和讲评时必须得尊重学生,不要伤害他们的自尊心,不要挫伤他们写作的积极性;要坚持多鼓励、少批评,多就少改的原则。

情感的产生总是渗透着深刻的理智因素,对于写
得好的,自然应予以表扬,并指出不足之处。

对于写得较差的,也要善于发现优点,发现进
步之处,对其进行鼓励,并指出写作的方向,不要一味批评。

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