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题体验]
(2016·全国卷Ⅲ)与2014年相比,2015年上海市常住人口减少了10.41万人,外来常住人口更是减少了14.77万人,这是近20年首次出现的人口负增长。
调查发现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主要流向上海周边的中小城市。
上海市已制定“十三五”期间人口增长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的策略。
据此完成1~2题。
1.导致2015年上海市外来常住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近年来上海市( )
A.产业转型升级B.食品价格大增
C.环境质量下降D.交通拥堵加重
[解析] 上海市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高,产业逐渐以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要求从业人员具有较高水平和技能,而从事较低层次工作的外来人口不再适应新的工作环境,从而慢慢减少。
[答案] A
2.上海市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多流向周边中小城市,主要原因是这些中小城市( )
①服务设施齐全②承接了上海市转移的产业③适宜就业机会多④生态环境较好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 上海市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向周边中小城市迁移,说明中小城市有较多的就业机会,同时也说明了这些中小城市承接了从上海转移过来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答案] C
3.(2017·天津卷)读材料,回答问题。
义乌市是著名的国际商贸之都,目前外来人口约占常住人口的37%。
说明义乌市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社会经济原因。
请回答两项。
[解析] 本题考查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影响一个地区人口迁入的社会经济原因主要包括经济发展水平高、就业机会多、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基础设施齐全、交通便捷等。
结合材料中“义乌市是著名的国际商贸之都”回答两条社会经济原因即可。
[答案] 商贸发达(商品集散地);就业岗位多(收入高);生活水平高(服务设施完善)。
4.(2016·江苏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候鸟式”养老是当今兴起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
不少北方老年人选择冬季到南方的城市居住、旅游,北方天暖后再回到原地居住。
材料二近年来老钢铁工业城市攀枝花已成为我国冬季养老的热点城市之一。
2015年来此过冬养老人数近10万,攀枝花正在实现由“钢城”向“阳光花城”的转型。
材料三下图为四川省攀枝花市区位示意图,下表为攀枝花气温、降水资料。
月份 1 2 3 4 5 6 7 8
月均
13.6 16.8 21.0 24.4 25.8 26.3 25.2 24.7
温/℃
降水
4.2 3.5 10.0 11.7 4
5.4 133.41 207.1 210.0
量/mm
月份9 10 11 12 全年
月均
22.4 20.2 16.1 12.8 20.8
温/℃
降水
140.9 61.2 20.5 1.5 849.4
量/mm
__________________;此外,其他地理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量外来人口对攀枝花“阳光花城”兴起有哪些积极影响?
[解析] 第(1)题,攀枝花地处四川盆地,结合气温、降水资料知,该地冬季气温较高,晴天多,光照充足。
另外,攀枝花交通发达,铁路、公路、水运、航空齐备;地处西南,自然环境好,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发达。
第(2)题,注意题干要求“积极意义”,从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发展,改善生态环境,促进文化交流等方面分析。
[答案] (1)冬季气温较高晴天多,光照充足交通便利环境优美旅游资源丰富
(2)促进房地产、旅游、养老服务等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带动当地的消费,促进经济发展;促进生态环境改善;促进多元文化交流。
该知识点多以表格、曲线图、柱状图、产业转移图等考查人口迁移的特征和概念的辨析,继而分析判断,人口问题、迁移方向及其变化、迁移的原因和影响等。
考查形式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