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论文篇一:建筑工程招投标和合同管理论文浅析建设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常见问题及对策摘要:为确保工程建设项目公平、有序进行,就要对建设项目进行招投标;为确保建筑合同的权威性、有效性和约束性,就要进行合同管理工作。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我国国内建筑行业未来发展趋势无疑是更加规范化、公平化和国际化的。
在发展过程中,如何平稳而有效地处理招投标工作和合同管理工作所遇到的问题就成了当务之急。
本文对我国建筑行业中常见的诸如:宏观管理体制不完善、法律法规执行不力、行业门槛低和经验不足等现象进行总结,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招投标合同管理问题分析建议中国加入WTO已十三年。
这段时间里,国内经济建设发生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随之而来的城市建设,也大大催生了建筑行业如火如荼的发展行情。
一种制度,若是没有足够长的时间使其自我完善,那么不论它生长的多么旺盛、巨大,都会存在很大的缺陷和漏洞,亟需补救。
1、招投标常见的问题1.1法律法规的解读招投标法和合同管理各有其单独的法律条文。
法律条文的过多,有时易形成”深文刻法”现象,即除了法律专业人士之外,一般人对其并不了解或一知半解——建筑法亦存在此种问题——某些非法律专业的工程界人士对法律条文解读不彻底乃至错误等,从而对工程产生不必要的麻烦。
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以下简称《招投标法》)规定:投标人在招标文件要求提交投标文件的截止时间之前,可以补充、修改或撤回投标文件,并书面通知招标人。
补充、修改的内容为投标文件的组成部分①。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以下简称《合同法》)规定:要约到达受要约人时生效②。
当要约到达受要约人时,投标文件已生效,又如何再进行补充、修改、甚至撤回呢?③这两段法律正确的解读应当是:所谓的“要约”是指内容“具体而确定”的文件。
当标书可以“补充、修改、或撤回”时,它自然是一个不确定的文件,所以此时的标书算不得“要约”。
按以上解读,就可知其实法律条文在现有情况下已经是较完全的了,欠缺的仅仅是专业的解读。
1.2管理结构的不合理以及执行力的不足1.2.1建筑工程招投标和专业工程招投标的重复、冲突建筑工程招投标和专业工程招投标,分属各省建设主管单位和各专业部委设立的工程招投标机构主管④。
由于这两个部门各有属于自己的一套招投标管理规定,所以无形中就将国内的建筑行业分成了建筑工程行业和专业工程行业。
这样的设置最主要会导致:一是,推诿扯皮。
遇到问题相互踢皮球,不愿承担责任,长此以往便降低了规章制度的执行力;二是,一事二主。
由于两个部门都有属于自己的管理条例,所以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出现严重的职能重叠,同样一件事情会有两个相左的处理办法,法律条文的权威性受到严重质疑。
1.2.2管理者或明或暗的插手由于中国的“官本位”思想历史悠久,所以少部分思想觉悟有差的实权领导可以说成为当地的“土皇帝”,不但变相插手招标工作,而且越权包办工程招投标。
除此之外,有些地方盛行地方保护主义,排外思想严重,扰乱市场纪律,破坏公平、公正的竞争。
更有甚者,有些地方的建设主管部门领导身兼数职,既是行业管理者,又是企业负责人,自写自唱,完全成为行业内一霸。
1.3施工方的违规行为1.3.1恶意压价由于我国现行的中标办法是无标底招标中的最低价中标法,此方法的推行一是为了和国际接轨;二是为节约资金。
但某些施工方为了中标,不顾实际情况恶意压低价格。
虽然中了标,但最后往往是和建设单位进行扯皮,给多少钱干多少活,甚至最后根本不能完成工程。
1.3.2向领导和相关管理人员行贿有些建筑单位想尽办法贿赂招标管理人员。
财、色、名、食无所不用其极。
只为获得内幕消息,以便最后中标。
1.3.3建筑行业内部一些约定俗成的陋规一是,某些企业私下商议好一人一次。
集体参投后不论是谁中标,最后都会让给当下轮到的那家企业;二是,有的企业经过上下打点,已经被内定为中标单位,然后该企业再找来其他一些公司做陪衬,走完整个招标环节的“过场”,最后中标。
三是,用分成、转包等好处拉拢其他企业前来作陪衬,最后获得中标。
四是,一家企业打四个牌子,实际中标的都是同一个人。
五是,某些资质不够的企业“借用”大企业的名号,中标后给予对方一定的“感谢”等等。
1.4招标方的违规行为1.4.1刻意跳过招标《招投标法》第三条规定:在中国人民共和国境内进行下列工程建设项目包括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以及与工程有关的重要设备、材料等的采购,必须进行招标:(一)大型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关系社会公共利益、公众安全的的项目;(二)??(条文以后的部分详见《招投标法》)。
虽然法律已经明文规定所有需要招标的项目,但某些单位为了自己的利益挖空心思抵制招标。
从小处讲,是扰乱建筑市场的秩序;从大处讲,就是严重的违法行为。
1.4.2假中标和分包建设单位与施工企业有一定的关系,私下达成协议:一是,找来其他几家企业作为“帮手”,协助其中标,完全是掩耳盗铃;二是,将一个工程的单位项目或分项项目进行分包。
结果部分工程的承包企业和总承包企业间沟通有障碍、工作无法衔接,最后对整个工程的质量造成损害。
1.4.3对关系单位的网开三面一是,有些投标方明明具有很大优势和很强竞争力,但建筑单位在资质审查环节采取一些手段、利用一些不知所谓的借口将其排除,以保证关系单位的顺利中标;二是,根据关系单位的实际情况来设定评定标准,同时想办法为关系企业加分,以保证其最后中标;三是,帮助关系单位“假投标”⑤。
1.4.4不合理压价有些建筑单位不顾实际情况,一味追求压低价格。
施工方为了不亏本,于是偷工减料,最后导致工程质量严重不合格。
对建筑单位本身和施工方的名誉都造成了很大损害。
1.4.5其它建筑单位因为某些原因,在资金不到位的情况下就要求施工单位垫资开工。
最后往往形成“三角债”,严重时,施工方甚至无法支付施工人员工资,为社会治安的稳定带来隐患。
有的建筑单位请来的评标人员鱼目混珠,最后导致某些企业滥竽充数,严重影响评标质量。
2、合同管理中的一些问题建设工程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社会生产过程,它可以分为不同的建设阶段,每一阶段根据其建设内容的不同,参与的主体也不尽相同⑥。
建设工程合同,无疑是规范建筑活动的有力工具。
目前合同管理已经成为工程项目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也已大大超越了纸面上的合同条款及条款中的内容,它已覆盖了合同策划、签订、实施、争议解决、风险管理、索赔及信息管理等多个方面⑦。
建设工程由于耗资较大、涉及面广、主体差异性大和履约时间长。
因此,客观上要求合同条款细致严密,尽可能做到面面俱到。
在实际工作中,甲、乙双方由于缺乏施工合同管理的经验,而导致所订立合同约束条款不全、内容不明、职责不清等的现象经常发生。
总体上来说,合同管理常见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合同拟定时的一些错误2.1.1合同中甲乙双方的确定若要一份合同成立,那么合同的利益相关主体就必须是明确的。
《合同法》第二条明确表示“本法所称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因此可见,一个合格的主体必须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法人或是其他组织。
当合同签订时,首先要保证合同的主体双方合格。
篇二:建筑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论文建筑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论文班级:造价《姓名:严新斌学号:2》班2011020402150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建设项目中建筑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工程实际阶段约束承、发包双方行为的法规性文件,也是承、发包双方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最高的行为准则。
工程合同管理是建立和维持良好建筑市场中经济秩序的重要手段和有效方法。
同时也是形成公开、公平、公正、市场竞争机制、提供工程质量、降价工程造价和缩短工程工期等工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建筑筑市场概述:建筑市场是进行建筑商品及相关要素交换的市场,是建筑活动中各种交易关系的总和。
它包括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
一、招标投标概述(一)招标投标主体介绍建设工程招标投标主体包括:建设工程招标人,建设工程投标人,建设工程招标代理机构,建设工程招标投标行政监管机关。
1.招标人建设工程招标人是指提出招标项目,进行招标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通常为该建设工程的投资人即项目业主或者建设单位。
(1)招标人的资质招标人办理招标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是:有编制招标文件的能力;有组织评标的能力。
“对建设工程招标人招标资质的管理,目前国家也只是通过向招标投标管理机构备案进行监督和管理,没有具体的等级划分和资质认定标准,随着建设工程项目招标投标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我国应该建立一套完整的对招标人进行资质认定和管理的办法。
①”(2)招标人的权利①自行组织招标或者委托招标的权利招标人发包工程项目,凡具备招标资格的,有权自己组织招标,自行办理招标事宜;在招标人委托招标代理机构代理招标的情况下,招标人对招标代理机构办理的招标事务要承担法律后果,因此不能委托了事,还必须对招标代理机构的代理活动,特别是评标、定标代理活动进行必要的监督,这就要求招标人在委托招标时仍需保留参与招标全过程的权利,其代表可以进入评标组织,作为评标组织的组成人员之一。
②进行投标资格审查的权利。
③择优选定中标人的权利。
④享有依法约定的其他各项权利。
论建设工程招标投标过程与合同管理(免费)一、招标投标概述(一)招标投标主体介绍建设工程招标投标主体包括:建设工程招标人,建设工程投标人,建设工程招标代理机构,建设工程招标投标行政监管机关。
1.招标人建设工程招标人是指提出招标项目,进行招标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通常为该建设工程的投资人即项目业主或者建设单位。
(1)招标人的资质招标人办理招标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是:有编制招标文件的能力;有组织评标的能力。
“对建设工程招标人招标资质的管理,目前国家也只是通过向招标投标管理机构备案进行监督和管理,没有具体的等级划分和资质认定标准,随着建设工程项目招标投标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我国应该建立一套完整的对招标人进行资质认定和管理的办法。
①”(2)招标人的权利①自行组织招标或者委托招标的权利招标人发包工程项目,凡具备招标资格的,有权自己组织招标,自行办理招标事宜;在招标人委托招标代理机构代理招标的情况下,招标人对招标代理机构办理的招标事务要承担法律后果,因此不能委托了事,还必须对招标代理机构的代理活动,特别是评标、定标代理活动进行必要的监督,这就要求招标人在委托招标时仍需保留参与招标全过程的权利,其代表可以进入评标组织,作为评标组织的组成人员之一。
②进行投标资格审查的权利。
③择优选定中标人的权利。
④享有依法约定的其他各项权利。
投标人是建设工程招标投标活动中的另一主体,它是指响应招标并购买招标文件参加投标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建设工程投标人主要是指:勘察设计单位、施工企业、建筑装饰装修企业、工程材料设备供应(采购)单位、工程总承包单位以及咨询、监理单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