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数学第十一章第1节全等三角形人教新课标版一、学习目标:1. 通过实例理解全等图形的概念和特征,并能找出全等图形。
2. 能叙述全等三角形的定义及相关概念,并能找出两个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和对应角。
3. 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会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进行简单的推理和计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重点、难点:重点是全等三角形的概念,难点是全等三角形的对应顶点要对应写,对应关系要明确。
三、考点分析:本讲所涉及的考点是全等三角形的概念与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在这里,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属于了解范畴,而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属于掌握范畴,对其性质还要求会运用。
这两个知识点不会单独出大题,只会以小题的形式出现,或在大题中用到。
所以,大家只要在掌握各概念性质的基础上弄清对应关系即可。
1. 全等三角形的基本概念:(1)全等图形的定义: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图形。
(2)全等三角形的定义: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重合的顶点叫做对应顶点。
重合的边叫做对应边。
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
(3)全等三角形的表示方法:△ABC≌△A’B’C’(如图1)A’B C ’图12.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2)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知识点一:全等三角形的基本概念例1.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①用一张底片冲洗出来的10张一寸照片是全等图形②我国国旗上的4颗小五角星是全等图形③所有的正方形是全等图形④全等图形的面积一定相等A. 1个B. 2个C. 3个D. 4个思路分析:1)题意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全等图形定义中对“能够完全重合”的理解。
2)解题思路:根据全等图形的定义:“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图形。
”来判断题目中每一句话中所谈到的图形是否能完全重合。
解答过程:用一张底片冲洗出来的10张一寸照片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它们是全等图形,所以①正确;我国国旗上的四颗小五角星的形状和大小也完全相同,它们也是全等图形;所以②正确;所有的正方形只是形状相同,但大小不一定相同,所以它们不是全等图形,故③不正确;全等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所以面积一定相等,所以④正确。
因此,①②和④是正确的,故选C。
解题后的思考:在判断全等图形或全等三角形时,一定要根据定义看我们所要判断的图形是否能够完全重合。
例2.已知:如图2,△ABD ≌△CDB,若AB∥CD,则AB的对应边是()A. DBB. BCC. CDD. AD思路分析:1)题意分析:本题一方面考查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另一方面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对应顶点、对应边、对应角是否对应。
本题通过给出条件AB∥CD,得出∠ADB=∠CBD,从而得出点D和点B是对应顶点。
2)解题思路:由于AB和DB、BC、AD都不可能相等,所以不可能是对应边。
解答过程:由于对应边一定是全等三角形能够重合的边,所以对应边必须相等才可能重合,而DB、BC、AD都不等于AB,所以都不是AB的对应边,故AB的对应边是CD。
答案选(C)。
解题后的思考:本题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定义及全等三角形各顶点的对应关系。
例3. 观察图3中的各个图形,其中的全等图形为(图形用编号表示):。
图3思路分析:1)题意分析:全等图形是指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目前要判断两个图形是否全等,一般是通过观察法,看它们经过平移、翻折、旋转之后能不能完全重合。
2)解题思路:判断图形是否全等,一般要通过平移、旋转、翻折后看其是否完全重合,在解答本题时,首先找出同类图形,然后看其通过平移、旋转、翻折后能否完全重合。
解答过程:(1)和(6)通过平移能够重合,所以(1)和(6)是全等图形;(2)和(5)通过翻折、平移后能够重合,所以(2)和(5)是全等图形;(3)和(8)通过旋转、平移后能够重合,所以(3)和(8)是全等图形。
因此,本题中的全等形为(1)和(6),(2)和(5),(3)和(8)。
解题后的思考:本题一方面考虑到全等图形的定义:“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全等图形。
”另一方面,应考虑到网格图、简笔画图的全等图形一般都是通过对图形的平移、旋转、翻折得到的。
小结:本题组主要考查了全等图形的基本概念,在判断两个图形是否能够完全重合时,一般要通过平移、翻折、旋转这三种变换。
令学生初步渗透初中平面几何中三种全等变换的意识。
知识点二: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例4. 如图4,已知△ABD≌△ACE,AB=AC,写出这对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和对应角。
图4思路分析:1)题意分析:要写出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和对应角,首先要判断出两个三角形能够重合的边和能够重合的角。
另外,要注意在全等三角形中,对应边所对的角是对应角,对应角所对的边是对应边。
2)解题思路:在△ABD与△ACE中,AB=AC,所以AB与AC是对应边,它们所对的角是对应角,即∠ADB与∠AEC是对应角,∠A是公共角,所以∠A与∠A是对应角,剩下的∠B与∠C对应,这些对应角所对应的边是对应边,所以,AD与AE对应,BD与CE对应。
解答过程:因为AB=AC,所以∠ADB与∠AEC是对应角,因为∠A=∠A,所以∠A 与∠A是公共角,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180°-∠A-∠ADB =180°-∠A-∠AEC,可得∠B=∠C,所以∠B与∠C是对应角;根据对应角所对的边是对应边,可以知道,AD 与AE是对应边,BD与CE是对应边。
综上可得,∠A与∠A,∠ADB与∠AEC,∠B与∠C是对应角,AB与AC,BD与CE,AD与AE是对应边。
解题后的思考:本题除了运用前面介绍的方法外,也可用简便的方法来找出对应角、边。
对照图4,发现条件中的△ABD≌△ACE是按照对应顶点的顺序写的,所以可按顺序写出它们的对应边:AB与AC,BD与CE,AD与AE;对应角:∠A与∠A,∠ADB与∠AEC,∠B与∠C。
例5. 如图5甲,已知△ABE≌△ACD,∠1=∠2,∠B=∠C,指出其他的对应边和对应角。
甲乙图5思路分析:1)题意分析:已知两个三角形△ABE和△ACD全等,同时知道了两对角相等:∠1=∠2,∠B=∠C,要找出其他的对应边和对应角。
2)解题思路:先将两个全等的三角形分离出来,通过观察,找出能够重合的边和角。
解答过程:将两个全等的三角形△ABE和△ACD分离出来,如图5乙,因为∠1=∠2,∠B=∠C,所以另一组对应角为∠BAE=∠CAD;又因为∠B和∠C的对边分别是AE,AD,∠1和∠2的对边分别是AB和AC,所以它们的对应边为AB与AC,AE与AD,BE与CD。
解题后的思考:在复杂图形中找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时,首先要把两个全等的三角形从图形中分离出来,再通过平移、翻折、旋转找出对应顶点,从而找出对应边,对应角。
(变式)如图6,△ABD≌△ACE,试说明∠EBD与∠DCE的关系。
思路分析:1)题意分析:已知两个三角形△ABD和△ACE全等,要求∠EBD与∠DCE的关系,注意找出这两个角与已知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的关系。
2)解题思路: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得到∠D与∠E,再利用对顶角相等得到∠DOC=∠BOE,再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及等式性质得到∠EBD=∠DCE。
解答过程:因为△ABD≌△ACE,所以∠D=∠E。
又因为∠DOC=∠BOE,所以180°-∠D-∠DOC=180°-∠E-∠BOE。
即∠EBD=∠DCE。
解题后的思考:在解决这类问题时,一定要仔细辨析图形,找准全等三角形中的对应元素,并应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例6. 如图7,△DAC和△EBC均是等边三角形,AE、BD分别与CD、CE交于M、N,有如下结论:①△ACE≌△DCB;②CM=CN;③AC=DN,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A. 3个B. 2个C. 1个D. 0个思路分析:1)题意分析:已知两个等边三角形,用学过的方法,即全等三角形的定义判断两个三角形全等:△ACE≌△DCB,同理可以判断另外两个三角形△MCE≌△NCB,从而得出CM=CN。
2)解题思路:由△DAC和△EBC均是等边三角形,得到CA=CD,CB=CE,且∠ACD=∠ECB=60°,从而想到把△ACE绕点C旋转60°后与△DCB重合,把△MCE绕点C旋转60°后与△NCB重合。
进一步得到△ACE≌△DCB,△MCE≌NCB。
进而得出结论①和②正确;由于CM=CN,∠MCN=60°,所以,△CMN是等边三角形,所以,△CDN不是等边三角形,所以CD≠DN,从而AC≠DN。
解答过程:∵△DAC和△EBC均是等边三角形,∴CA=CD,CE=CB,∠ACD=∠ECB=60°,∴把△ACE绕点C顺时针旋转60°后与△DCB重合∴△ACE≌△DCB∴∠AEC=∠DBC∵∠DCN=60°,∠BCN=∠ECM=60°,∴180°-∠AEC-∠DCE=180°-∠DBC-∠ECB∴∠CME=∠CNB又因为CE=CB∴把△MCE绕点C顺时针旋转60°后与△NCB重合∴△MCE≌△NCB∴CM=CN∴选B。
解题后的思考:在没有学习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之前,要会运用全等三角形的定义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从而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在运用定义判断两个三角形全等时,会灵活运用平移、旋转、翻折这三种几何变换,注意经过平移、旋转、翻折后的图形与原图形全等。
例7. 如图8,△ABC绕顶点A顺时针旋转,若∠B=20°,∠C=50°。
(1)顺时针旋转多少度时,旋转后的△AB’C’的顶点C’与原三角形ABC的顶点B和A 在同一直线上;(2)原△ABC再继续旋转多少度时,C,A,C’在同一直线上(原△ABC是指开始位置)。
思路分析:1)题意分析:已知在△ABC中,∠B=20°,∠C=50°,要求△ABC绕顶点A顺时针旋转多少度时,使得点C’落在线段AB上。
第二问要使得C,A,C’在同一直线上,即AC’落在CA的延长线上。
2)解题思路:要求△ABC绕顶点A顺时针旋转多少度时,使得点C’落在线段AB上,则关键应抓住三角形中的重要线段AC绕A点顺时针旋转多少度时,使得AC’落在AB上,即∠CAC’,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求出∠CAC’的度数即可。
第二问,要使得C,A,C’在同一直线上,即使得∠CAC’成为一个平角。
如图10所示。
解答过程:(1)如图9所示:∵∠B=20°,∠C=50°,且∠B+∠C+∠CAB=180°∴∠CAB=180°-20°-50°=110°∴△ABC绕顶点A顺时针旋转110°时,旋转后的△AB’C’的顶点C’与原三角形ABC 的顶点B和A在同一直线上。